孝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事君章第十七

  事君章第十七

  【章旨】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中于事君的道理。为人子女的,始于事亲,是孝的小部份,中于事君,就是在于能为国家办事,为全民服务,这是孝的大部份。所以孔子特别把事君,列于十七章。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白话】孔子说:‘凡是有德有位的君子,他的事奉长官,有特别的优点。进前见君,他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计划方略,全盘贡献。必思虑以尽其忠诚之心。既见而退了下来,他就检讨他的工作,是否有未尽到责任?他的言行,是否有了过失?必殚思竭虑来弥补他的过错。至于长官,有了美好的德行和善事,在事前就鼓励奖助,进行时,就悦意服从。如果长官有了未善之处,在事前预为匡正。既成事实,就设法补救。总之为部属的事奉长官,以能陈善闭邪,防患未然,乃为上策。若用犯颜谏诤,尽命守死为忠,不若防微杜渐于未然之为有益。为人部属的,如能照这样的事上,长官自然洞察忠诚,以义待下,所谓君臣同德,上下一气,犹如元首和四肢百骸一体,君享其安乐,臣获得尊荣,上下自能相亲相爱了。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白话】孔子引诗经小雅篇隰桑章的这一段话说:‘只要为臣的一心爱君,虽地处边陲,还能说不远。这就由于他的爱出自心中,爱藏于中。故无日遗忘,虽远亦常在念。这就证明君与臣是一心之意。’

  【释义】本章计分两段,首段说明事君尽忠的道理。二段引诗证明为臣爱君,虽远处异地,都不忘怀。君臣到了这种程度,可谓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政治还能不好吗?国家还能不太平吗?按孝亲到了事君的阶段,这正是青年有为之时。如能照孔子所指示的方法去实行。那么,不但爱敬之心尽于父母,那治国平天下的责任,都搁在青年自己的身上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