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诸侯章第三

  诸侯章第三

  【章旨】这一章书,是讲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所以在上不骄和制节谨度、为诸侯孝道的基本条件,列为第三章。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白话】‘诸侯的地位,虽较次于天子,但为一国或一地方的首长,地位也算很高了。位高者,不易保持久远,而易遭危殆。假若能谦恭下士,而无骄傲自大之气,地位虽高,也没有危殆不安的道理。其次,关于地方财政经济事务,事前,要有计划的管制,有预算的节约,并且照著既定的方针,谨慎度用,量入为出,自然收支平衡,财政经济,便充裕丰满。然满则易溢,如照以上的法则去切实执行,那库存虽然充盈,不浪费,自然不至于溢流。’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白话】‘地位很高,没有丝毫的危殆,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爵位。财物充裕,运用恰当,虽满而不至于浪费,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富有。’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白话】‘诸侯能长期保持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他的身子,那他自然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权管辖人民,而和悦相处。这样的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白话】孔子引述诗经小雅篇小旻章的这一段话说:‘一个身任诸侯职位的大员,常常要警戒畏惧,谨慎小心。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进了深渊,时时有灭顶的危险。又像践踏在薄冰之上,时时有陷入冰窟的危虑。’

  【释义】本章共分四段。自‘在上不骄’至‘满而不溢’,为第一段。说出诸侯孝道重点的所在。因为诸侯的权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所有一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这种地位,极容易犯著凌上慢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他危险的日期就快到了。如果用戒慎恐惧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那末,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可以保持得很长久,而不至于危殆。财物处理得恰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财政金融稳定。人民生活丰足。那末,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呢?自‘高而不危’至‘长守富贵’为第二段,说明‘不危不溢’,‘长守富贵’,乃为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自‘富贵不离其身’至‘盖诸侯之孝也’为第三段。说明诸侯之孝的最后效果。引诗经证语为最后一段,表明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