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志第二十五行五

○土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

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

乾德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府二十二饥。

开宝四年,州府六水、一旱,诸州民乏食。五年,大饥。六年,水,民饥。九年,州府十二饥。

太平兴国四年,太平州饥。

淳化元年,开封、河南等九州饥。五年,京东西、淮南、陕西水潦,民饥。

咸平五年,河北及郑、曹、滑饥。

景德元年,江南东、西路饥。二年,淮南、两浙、荆湖北路饥。三年,京东西、河北、陕西饥。

大中祥符三年,陕西饥。四年,河北、陕西、剑南饥。五年,河北、淮南饥。七年,淮南、江、浙饥。八年,陕西州府五饥。

天禧元年,饥。三年,江、浙及利州路饥。

天圣三年,晋、绛、陕、解饥。

明道元年,京东、淮南、江东饥。二年,淮南、江东、西川饥。

宝元二年,益、梓、利、夔路饥。

嘉祐三年,夔州路旱,饥。

熙宁三年,河北、陕西旱。四年,河北旱,饥。六年,淮南、江东、剑南西川、润州饥。七年,京畿、河北、京东西、淮西、成都、利州、延、常、润、府州、威胜、保安军饥。八年,两河、陕西、江南、淮、浙饥。九年,雄州饥。十年,漳泉州、兴化军饥。元丰元年,河北饥。四年,凤翔府、凤阶州饥。七年,河东饥。

元符二年,饥。

崇宁元年,江、浙、熙河饥。

大观三年,秦、凤、阶、成饥。

重和元年,京西饥。五年,河北、京东、淮南饥。

建炎元年,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余胔。三年,山东郡国大饥,人相食。时金人陷京东诸郡,民聚为盗,至车载干尸为粮。

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淮南、京东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二年春,两浙、福建饥,米斗千钱。时餫饷繁急,民益艰食。三年,吉、郴、道州、桂阳监饥。五年,湖南大饥,殍死、流亡者众。夏,潼川路饥,米斗二千,人食糟糠。兴元饥,民流于果、阆。秋,温、处州饥。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夏,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复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宜导谀。」坐黜爵。七年夏,钦、廉、邕州饥。九年,江东西、浙东饥,米斗千钱,饶、信州尤甚。十年,浙东、江南荐饥,人食草木。十一年,京西、淮南饥。十八年冬,浙东、江、淮郡国多饥,绍兴尤甚。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万六千人,不给,乃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十九年春、夏,绍兴府大饥,明、婺州亦如之。二十四年,衢州饥。二十八年,平江府饥。二十九年,绍兴府荐饥。

隆兴元年,绍兴府大饥,四川尤甚。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军大饥,随、枣间米斗六七千。二年,平江府、常、秀州饥,华亭县人食粃糠。行都及镇江府、兴化军、台、徽州亦艰食。淮民流徙江南者数十万。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是岁,台、明州、江东诸郡皆饥。夏,亡麦。二年夏,亡麦。三年九月,不雨,麦种不入。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盗延八郡,汉饥民至九万余。五年夏,饶、信州荐饥,民多流徙。徽州大饥,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军亦饥。秋冬不雨,淮郡麦种不入。六年冬,宁国府、广德军、太平、湖、秀、池、徽、和州皆饥。七年秋,江东西、湖南十余郡饥,江、筠州、隆兴府为甚。人食草实,流徙淮甸,诏出内帑收育弃孩。淮郡亦荐饥,金人运麦于淮北岸易南岸铜镪,斗钱八千。江西饥,民流光、濠、安丰间,皆效淮人私籴,钱为之耗。荆南亦饥。八年,江西亡麦。隆兴府荐饥,南昌、新建县饥民仰给者二八千余。九年春,成都、永康、邛三州饥。秋,台州饥,温、婺州亦饥。

淳熙元年,浙东、湖南、广西、江西、蜀关外皆饥,台、处、郴、桂、昭、贺尤甚。二年,淮东西、江东饥,滁、真、扬州、盱眙军、建康府为甚。是岁,镇江、宁国府、常州、广德军亦艰食。诏奖建康留守刘珙振济有方。三年,淮甸饥。夏,台州亡麦。冬,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德安府大饥;四年春,尤饥。六年冬,和州饥。泰、通、楚州、高邮军大饥,人食草木。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是岁,江、浙、荆、湘、淮郡皆饥。八年春,江州饥,人采葛而食,诏罢守臣章骍。冬,行都、宁国、建康府、严、婺、太平州、广德军饥,徽、饶州大饥,流淮郡者万余人,浙东常平使者朱熹进对论荒政,请蠲田赋、身丁钱,诏江、浙、淮、湖北三十八郡并免之。九年春,大亡麦。行都饥,于潜、昌化县人食草木。绍兴府、衢、婺、严、明、台、湖州饥。徽州大饥,

穜稑亦绝。湖北七郡荐饥。蜀潼、利、夔三路郡国十八皆饥,流徙者数千人。十年,合、昌州荐饥,民就振相蹂死者三千余人。十一年,泉、汀、漳州、兴化军亡禾。邕、宾、象州饥。十二年,福建饥,亡麦。江西、广东西饥。金州饥,有流徙者。十四年,金、洋、阶、成、凤、西和州人乏食。七月,秀州饥,有流徙者。临安府九县饥。十六年夏,成州亡麦。冬,际、成、凤、西和州荐饥。

绍熙二年,蕲州饥。夔路五郡饥,渝、涪为甚。阶、成、凤、西和州亡麦。三年,资、荣州亡麦,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亡麦,殍死者众,民流成都府至千余人,威远县弃儿且六百人。扬州亦多饥。四年,简、资、普州饥,绵州亡麦。夏,绍兴府亡麦。安丰军大亡麦。五年冬,亡麦苗。行都、淮、浙西东、江东郡国皆饥,常、明州、宁国、镇江府、庐滁、和州为甚,人食草木。

庆元元年春,常州饥,民之死徙者众。楚州饥,人食糟粕。淮、浙民流行都。三年,浙东郡国亡麦,台州大亡麦,民饥多殍。襄、蜀亦饥。四年秋,浙东西荐饥,多道殣。六年冬,常州大饥,仰哺者六十万人。润、扬、楚、通、泰州、建康府、江阴军亦乏食。

嘉泰元年,浙西郡国荐饥,常州、镇江、嘉兴府为甚。二年,四川饥,广安、怀安军、潼川府大亡麦。衡、郴州、武冈、桂阳军乏食。三年春,邵、永州大饥,死徙者众,民多剽盗。夏,行都艰食。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殍死者不可胜瘗,有举家二十七人同赴水死者。

开禧二年,绍兴府、衢、婺州亡麦。湖北、京西、淮东西郡国饥,民聚为剽盗。南康军、忠、涪州皆饥。

嘉定元年,淮民大饥,食草木,流于江、浙者百万人。先是淮郡罢兵,农久失业,米斗二千,殍死者十三四,炮人肉、马矢食之。诏所至郡国振恤归业,时邦储既匮,郡计不支,去者多死,亦有俘掠而北者。是岁,行都亦饥,米斗千钱。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康府大饥,米斗钱数千,人食草木。淮民刲道殣食尽,发瘗胔继之,人相搤噬。流于扬州者数千家,度江者聚建康,殍死日八九十人。是秋,诸路复大歉,常、润尤甚。冬,行都大饥,殍者横市,道多弃儿。三年春,建康府大饥,人相食。五月,衢州饥,颇聚为剽盗。七年,台州大亡麦。八年,淮、浙、江东西饥,都昌县为盗者三十六党。九年,行都饥,闾巷有殍。十年,台、衢、婺、饶、信州饥,剽盗起,台为甚。蜀石泉军饥,殍死殆万余人。十一年秋,淮、浙、江东饥馑,亡麦苗。十二年春,潼川府饥而不害。十三年春,福州饥,人食草根。十六年春,海州新附山东民饥,京东、河北路新附山西民亦饥。湖南永、道州大饥。是岁,行都、江、淮、闽、浙郡国皆亡麦禾。十七年春,余杭、钱塘、仁和三县饥,镇江府饥,真、鄂州亦乏食。

嘉熙四年,绍兴府荐饥,临安府大饥,严州饥。

咸淳七年,江南大饥。八年冬,襄阳饥,人相食。

德祐二年正月,扬州饥。三月,扬州谷价腾踊,民相食。

乾德二年五月,扬州暴风,坏军营舍仅百区。三年六月,扬州暴风,坏军营舍及城上敌棚。

开宝二年三月,帝驻太原城下,大风,一夕而止。八年十月,广州飓风起,一昼夜,雨水二丈余,海为之涨,飘失舟楫。九年四月,宋州大风,坏甲仗库、城楼、军营凡四千五百九十六区。

太平兴国二年六月,曹州大风,坏济阴县廨及军营。四年八月,泗州大风,浮梁竹笮、铁索断,华表石柱折。六年九月,高州大风雨,坏廨宇及民舍五百区。七年八月,琼州飓风,坏城门、州署、民舍殆尽。八年九月,太平军飓风拔木,坏廨宇、民舍千八十七区。十月,雷州飓风坏禀库、民舍七百区。九年八月,白州飓风,坏廨宇、民舍。

端拱二年,京师暴风起东北,尘沙曀日,人不相辨。

淳化二年五月,通利军大风害稼。三年六月丁丑,黑风自西北起,天地晦暝,雷震,有顷乃止。先是京师大热,疫死者众,及北风至,疫疾遂止。

至道二年八月,潮州飓风,坏州廨、营砦。

咸平元年八月,涪州大风,坏城舍。四年八月丙子,京师暴风。

景德二年六月甲午,大风吹沙折木。八月,福州海上有飓风,坏庐舍。三年七月丙寅,京师大风。四年三月甲寅夕,京师大风,黄尘蔽天,自大名历京畿,害桑稼,唐州尤甚。

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乙未,大风起京师西北,连日不止。五年八月,京师大风。七年三月戊辰,京师大风,扬沙砾。是日,百官习仪恭谢坛,有陷仆者。八年六月辛亥,京师风起巳位,吹沙扬尘。

天禧二年正月,永州大风,发屋拔木,数日止。三年五月,徐州利国监大风起西南,坏庐舍二百余区,压死十二人。四年四月丁亥,大风起西北,飞沙折木,昼晦数刻。五月乙卯,暴风起西北,有声,折木吹沙,黄尘蔽天,占并主阴谋奸邪。是秋,内侍周怀政坐妖乱伏诛。

天圣九年十二月辛酉,大风三日止。

景祐元年六月己巳,无锡县大风发屋,民被压死者众。九月甲寅夜漏上,风自丑起有声,摆木鸣条。二年六月戊寅平明,风自未来,占者以为百谷丰衍之候。

皇祐四年七月丁巳,大风起西北方,拔木。

嘉祐二年正月元日平旦,有风从东北来,遍天有苍黑云,占云:「大熟多雨。」

熙宁四年二月辛巳,京东自濮州至河北旁边,大风异常,百姓惊恐,六年四月,馆陶县黑风。九年十一月,海阳潮阳二县飓风、潮,害民居田稼。十年六月,武城县大风,坏县廨,知县李愈妻、主簿寇宗奭妻之母压死。七月,温州大风雨,漂城楼、官舍。

元丰四年六月,邕州飓风,坏城楼、官私庐舍。七月甲午夜,泰州海风作,继以大雨,浸州城,坏公私庐舍数千间。静海县大风雨,毁官私庐舍二千七百六十三楹。丹阳县大风雨,溺民居,毁庐舍。丹徒县大风潮,飘荡沿江庐舍,损田稼。六月,邕州飓风,坏城楼、官私庐舍。五年六月,朱崖军飓风,毁庐舍。

元祐八年,福建、两浙海风驾潮,害民田。

绍圣元年秋,苏、湖、秀等州有风害民田。

靖康元年正月望夜,大风起西北,有声,吹沙走石,尽明日乃止。二月戊申,大风起东北,扬尘翳空。三月己巳夜五更,大风乍缓乍急,声如叫怒。十一月丁亥,大风发屋折木。闰十一月甲寅,大风起北方,雪作,盈数尺,连夜不止。二年正月巳亥,天气昏噎,狂风迅发,竟日夜,西北阴云中如有火光,长二丈余,阔数尺,民时时见之。庚戌,大风雨。二月乙酉,大风折木,晚尤甚。三月巳亥,大风。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辛酉,北风益甚,苦寒。

建炎元年正月丁酉,大风吹石折木。十二月乙酉,大风拔木。

绍兴二十八年七月壬戌,平江府大风雨驾潮,漂溺数百里,坏田庐。三十二年七月戊申,大风拔木。温州大风,坏屋覆舟。

隆兴元年,浙东、西郡国风水伤稼。二年八月,大风雨,漂荡田庐。

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五年十月,台州大风水,坏田庐。八年六月丙辰,惠州飓风,坏海舰三十余。时枢密院调广东经略司水军,四舰覆其三,死者百三十余人。

淳熙三年六月,大风连日。四年九月,明州大风驾海潮,坏定海、鄞县海岸七千六百余丈及田庐、军垒。六月乙巳夜,福清县、兴化军大风雨,坏官舍、民居、仓库及海口镇,人多死者。五年正月庚戌,大风。六年十一月,鄂州大风覆舟,溺人甚众。七年二月,江陵府大风,火及舟,焚溺死者尤众。十年八月辛酉,雷州飓风大作,驾海潮伤人,禾稼、林木皆折。

绍熙二年三月癸酉,瑞安县大风,坏屋拔木杀人。四年七月,兴化军海风害稼。五年六月丙子,大风。七月乙亥,行都大风拔木,坏舟甚众。绍兴府、秀州大风驾海潮,害稼。秋,明州飓风驾海潮,害稼。十月甲戌,行都大风拔木。

庆元二年六月壬申,台州暴风雨驾海潮,坏田庐。六年三月甲子,大风拔木。

嘉泰三年十月丁未,暴风。十一月癸未,大风,四年正月乙亥亦如之。

开禧元年四月乙卯、九月庚戌,大风。

嘉定元年九月乙丑,大风。二年二月戊子,大风。七月壬辰,台州大风雨驾海潮,坏屋杀人。三年八月癸酉,大风拔木,折禾穗,堕果实。宁宗露祷,至于丙子乃息。后御史朝陵于绍兴府,归奏风坏陵殿宫墙六十余所、陵木二千余章。四年闰月丁未,大风。六年十二月,余姚县风潮坏海堤,亘八乡。七年正月庚辰,江州放镫,黑云暴风忽作,游人相践,死者二十余。十年正月乙未,大风拔木。十一月丁丑,大风。十一年二月甲寅,大风。十月戊午,大风。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壬子,大风。十二月戊午,大风。十四年六月辛巳,大风。十六年秋,大风拔木害稼,十七年秋,福州飓风大作,坏田损稼。冬,鄂州暴风,坏战舰二百余,寿昌军坏战舰六十余,江州、兴国亦如之。

嘉熙二年,风雹。三年,风雹。

淳祐十一年,泰州风。

景定四年十一月,福州飓风。

咸淳四年闰月丁巳,大风雷雨,居民屋瓦皆动。七年五月甲申,绍兴府大风。十年四月,绍兴府大风拔木。

端拱二年,京师暴风起东北,尘沙曀日,人不相辨。

淳化三年六月丁丑,黑风自西北起,天地晦冥,雷震,有顷乃止。

大中祥符二年九月,无为军城北暴风,昼晦不可辨,拔木,坏城门、营垒、民舍。

天圣六年二月庚辰,大风昼暝。

康定元年三月丙子,大风昼暝,经刻乃复。

嘉祐八年十一月丙午,大风霾。

治平二年二月乙巳,大风昼晦。四年正月庚辰朔,大风霾。是日,上尊号,廷中仗卫皆不能整。时帝已不豫,后七日崩。

熙宁四年四月癸亥,京师大风霾。

元祐八年二月,京师风霾。

靖康二年正月己亥,天气昏曀,风迅发竟日。三月丁酉,风霾。

建炎元年正月辛卯朔,大风霾。丁酉,风霾,日色薄而有晕。二月丁酉,汴京风霾,日无光。是日,张邦昌僭位。二年七月癸未,风雨昼晦。是日,东京留守宗泽薨。

绍兴十一年三月庚申,金人居长安,昼晦。

乾道五年正月甲申,昼霾四塞。

淳熙五年四月丁丑,尘霾昼晦,日无光。

庆元九年十二月乙未,天雨霾。

开禧元年正月壬午,雨霾。

嘉定十年正月乙未,昼霾。二月癸巳,日无光。

德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既,天地晦冥,咫尺不辨人,鸡鹜归凄,自巳至申,其明始复。

至道二年秋九月,环、庆州梨生花,占有兵。明年,契丹扰北边。

景德元年二月,保顺军城壕冰,陷起文为桃李花、杂树、人物之状。

大中祥符九年正月,霸州渠冰有如华葩状。

大观二年十月乙巳,龚丘县桧生花,萼如莲实。

绍兴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张宗元出抚淮西军,寓建康。槃冰有文如画,佳卉茂木,华叶相敷,日易以冰,变态奇出,春暄乃止。二十七年四月,徽州祁门县圃桃已实复华。

淳熙初,秀州吕氏家冰瓦有文,楼观、车马、人物、芙蓉、牡丹、萱草、藤萝之属,经日不释。淳熙中,兴化军仙游县九巫山古木末生花,臭如兰。

建隆二年九月,渭南县虸蚄虫伤稼。三年七月,兖州、济、德、磁、洺蝝生。

乾德六年七月,阶州虸蚄虫生。

太平兴国二年六月,磁州青黑虫群飞食桑,夜出昼隐,食叶殆尽。七月,邢州钜鹿、沙河二县步屈虫食桑麦殆尽。五年七月,潍州虸蚄虫生,食稼殆尽。七年九月,邠州虸蚄虫生,食稼。九年七月,泗州蠓虫食桑。

雍熙二年四月,天长军蠓虫食苗。

端拱二年七月,施州虸蚄虫生,害稼。

淳化二年四月,中都县蜴虫生。七月,单州蜴虫生,遇雨死。

景德元年八月,陕、宾、棣州虫暝害稼。

大中祥符四年八月,兖州虸蚄虫生,有虫青色随齧之,化为水。六年九月,陕西同、华等州虸蚄虫食苗。

天圣五年五月戊辰,磁州虫食桑。

景祐四年五月,滑州灵河县民黄庆家蚕自成被,长二丈五尺,阔四尺。

嘉祐五年,深州野蚕成茧,被于原野。

熙宁九年五月,荆湖南路地生黑虫,化蛾飞去。金州生黑虫食苗,黄雀来,食之皆尽。

元祐六年闰八月,定州七县野蚕成茧。七年五月,北海县蚕自织如绢,成领带。

元符元年七月,藁城县野蚕成茧。八月,行唐县野蚕成茧。九月,深泽县野蚕成茧,织纴成万匹。二年六月,房陵县野蚕成茧。

政和元年九月,河南府野蚕成茧。四年,相州野蚕成茧。五年,南京野蚕成茧,织?五匹,绵四十两,圣茧十五两。

绍兴二十九年秋,浙东、江东西郡县螟。三十年十月,江、浙郡国螟蝝。

隆兴元年秋,浙东西郡国螟,害谷,绍兴府、湖州为甚。二年,台州螟。

乾道三年八月,江东郡县螟螣。淮、浙诸路多言青虫食谷穗。六年秋,浙西、江东螟为害。九年秋,吉、赣州、临江、南安军螟。

淳熙二年秋,浙、江、淮郡县螟。四年秋,昭州螟。五年,昭州荐有螟螣。七年秋,永州螟。八年秋,江州螟。十二年八月,平江府有虫聚于禾穗,油洒之即堕,一夕,大雨尽涤之。十四年秋,江州、兴国军螟。十六年秋,温州螟。

庆元三年秋,浙东萧山、山阴县、婺州,浙西富阳、盐官、淳安、永兴县、嘉兴府皆螟。四年秋,铅山县虫食谷,无遗穗。

嘉定十四年,明、台、温、婺、衢蟊螣为灾。十五年秋,赣州螟。十六年:永、道州螟。

绍定三年,福州螟。

端平元年五月,当涂县螟。

淳祐二年五月,两淮螟。

景定三年八月,浙东、西螟。

乾德三年,眉州民王进牛生二犊。四年,南充县民马全信及相如县民彭秀等家牛生二犊。

开宝二年,九陇县民王达牛生二犊。

太平兴国三年,流溪县民白延进牛生二犊。五年,温江县民赵进牛生二犊。六年,广都县赵全牛生二犊。七年,什邡县民王信、华阳县民袁武等牛生二犊。八年,彭州民彭延、阆州民陈则、安乐县民王公泰牛生二犊。九年七月,知乾州卫升献三角牛。

雍熙三年,果州民李昭牛生二犊。四年郪县民鲜于志鲜于皋、眉山县海罗参、仁寿县民阴饶、成都县民李本、成纪县民王和敏牛生二犊。

端拱元年,眉州民陈希简、晋原县民张昭郁、魏城县民鲜于郜、罗江县民袁族、河阳县民李美、曲水县民曾虔、梓潼县民文光懿、永泰县民罗德、绵竹县民陈洪牛生二犊。

淳化元年,绵竹县民李昌远薄逸、阆州民和中、忠州民民王钦、眉州王图、九陇县民杨皋、玄武县民羊迈达牛生二犊。二年,永川县民梁行良、仁寿县民梁

犎食?I??俊H?辏?啥几?衽砥肭洹⒑檠畔孛癯倘谩⒂啦?孛裉镎选?椭菝穸盼腻丁⒙?较孛癜兹蚺I??俊K哪辏?啥几?袢嗡场⑶??孛裾潘挤健⑴砩较孛窭畛性杜I??俊?/font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