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宗四
二年春正月乙亥朔,大元城利州、阆州。诏湘潭县民陈克良孝行,表其门。
二月甲辰朔,诏太常厘正秦桧谥,因谕辅臣曰:「谥'缪狠'可也。」荧惑犯权星。乙巳,诏利州统制吕达战没,赠官四转,官一子承信郎,一子下班祗应。己酉,余晦兼四川屯田使。庚申,诏饶州布衣饶鲁不事科举,一意经学,补迪功郎、饶州教授。辛酉,日晕周匝。戊辰,故直华文阁李燔,先儒朱熹门人,赐谥文定。
三月壬午,王元善使大元,留七年来归。戊子,雪。诏蠲江、淮今年二税。己丑,诏录襄城功,高达带行环卫官、遥郡团练使,职任依旧;王登行军器监丞、制司参议官;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千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甲午,城东海,贾似道以图来上。
夏四月辛亥,诏边兵贫困可闵,闲田甚多,择其近便者分给耕种,制司守臣治之。乙丑,以徐清叟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董槐参知政事。
六月壬寅朔,罢临安府临平镇税场。甲辰,四川制司言:合州、广安军北兵入境,王坚、曹世雄等战御有功。诏坚官两转,余各补转官资。甲寅,侍御史吴燧等论故蜀帅余玠聚敛罔利七罪,玠死,其子如孙尽窃帑庾之积以归。诏簿录玠家财。以李曾伯为资政殿学士,依旧节制四川。丙辰,利州王佐坚守孤垒,降将南永忠以兵薄城下,佐骂之,永忠流涕而退。初,隆庆教授郑炳孙不从南永忠降,先缢死其妻女,亦朝服自缢。诏奖谕:佐进官一秩,炳孙赠朝奉郎、直秘阁,仍访其子,官以文资。王伯大乞致仕,诏进一秩,允所请。丁巳,以贾似道同知枢密院事,职任依旧。庚午,诏余晦赴阙。闰六月壬申,董槐疏:蜀事孔棘,愿假臣宣抚之名,置司夔门,以通荆、蜀。上优诏答曰:「士大夫以事功自勉者鲜,卿请帅蜀,足见忠壮。然经理西事,当在庙堂,宜竭谋猷,以副委任。」诏蒲择之暂权四川制置司事。甲戌,录嘉定战功。先是,大元兵围城五旬,帅守俞兴、元用等夜开关力战而围解。诏俞兴等十六人各官五转,将士补转有差。以包恢提点浙西刑狱,招捕荻浦盐寇。乙亥,台州海寇积年,民罹其害,路分董橚洎进士周自中等擒获,诏橚官一转,余推赏有差。壬午,以李曾伯为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进司夔路,诏赐曾伯同进士出身。罢江湾浮盐局,戊戌,大元使离扬州北归。
秋七月己酉,诏「前蜀帅余玠镇抚无状,兵苦于征戌,民困于征求,兹俾其家输所取蜀财,犒师振民;并边诸郡田租,其复三年。」诏思、播两州连年捍御,其守臣田应庚、杨文各官一转,余推恩。诏贾似道开阃,以枢密行府为名。庚戌,有流星大如太白。甲寅,故光禄大夫贾涉谥忠肃。壬戌,复安西堡。己巳,荻浦海寇平,包恢进直龙图阁,刘达授横行、带遥郡。李性传赴阙,以王坚为兴元都统兼知合州。
八月乙亥,诏以前知阆州兼利西安抚王惟忠付大理狱,寻命台臣监鞫。辛巳,徐清叟乞罢机务,诏不允。癸巳,谢方叔等上《玉牒》、《日历》、《会要》及《七朝经武要略》、《中兴四朝志传》,诏方叔、徐清叟、董槐等各进秩。戊戌,籍王惟忠家财。
九月辛亥,祀明堂,大赦。辛酉,诏诣西太一宫,为国祈祥,起居郎牟子才再疏谏而止。丙寅,诏戒外戚毋干请。诏:山阴、萧山、诸暨、会稽四县水,其除今年田租。丁卯,太白昼见。
冬十月庚午朔,谢方叔等进宝祐编《吏部七司续降条令》。癸酉,皇子禥进封忠王。甲午,斩王惟忠于都市。丁酉,追削余玠资政殿学士,夺余晦刑部侍郎告身。戊戌,段元鉴上隆庆堡战功。
十一月壬寅,日南至。忠王冠。丁未,大元城光化旧治。十二月庚午,排保甲,行自实法。癸未,雷。四川苦竹隘捷至。甲午,隆庆部兵周荣被获归北,密约段元鉴入隘解围,事觉就禽,不屈而死,马徽、白端战殁。诏四川宣抚司为之立庙。安西堡受攻五月,将士力战解围,居民以资粮助军实。诏四川宣抚司具名推恩,在城人并赏一资,复租赋五年。余玠男如孙征所认钱三千万将足。诏如孙削三秩、勒停。
三年春正月己未,迅雷。巴州捷至。庚申,城均州龙山。起居郎牟子才上疏言:「元夜张灯侈靡,倡优下贱,奇技献笑,媟汙清禁,上累圣德。今因震霆示威,臣愿圣明觉悟,天意可回。」帝纳其言。壬戌,诏宗正寺所拟宗子名,以用、宜、季、次、绍五字,续大、由、友、嗣、甫之下。
二月乙亥,诏右千牛卫上将军乃猷授蕲州防御使,奉沂靖惠王祠事。兼给事中王野言:「国家与大元本无深仇,而兵连祸结,皆原于入洛之帅轻启兵端。二三狂妄如赵楷、全子才、刘子澄辈,轻而无谋,遂致只轮不返。全子才诞妄惨毒,今乃援刘子澄例自陈改正,乞寝二人之命,罢其祠禄,以为丧师误国之戒。」从之。己卯,复广陵堡城,贾似道以图来上。壬午,诏发缗钱二百万给四川调度。乙酉,诏以告身、祠牒、新会、香、盐,命临安府守臣马光祖收换两界旧敝会子。
三月己酉,诏沿边耕屯,课入登羡,管屯田官推赏,荆襄、两淮及山砦如之。庚戌,邵武寇平。癸丑,诏自实法宜宽期限,监司、守臣其严戢吏奸,毋烦扰民。以吴渊为观文殿学士、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己未,雨土。
夏四月乙酉,以江万里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五月,久雨。丁未,以监司、州郡辟书冗滥,诏申严禁止。己酉,李性传薨。辛酉,太阴入毕。嘉定大雨、雹,与叙南同日地震。浙西大水。
六月辛未,大风。甲戌,太阴入氐。甲戌,李全子松寿葺旧海城,窥海道,贾似道调兵败之,敕书奖谕,趣上立功等第、姓名推赏。戊子,洪天锡劾内官卢允叔、董宋臣,疏不报,竟去,诏迁太常少卿。辛卯,王野以御史胡大昌言罢给事中,依旧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
秋七月辛丑,太阴入氐。癸丑,以吕文德知鄂州,节制鼎、澧、辰、沅、靖五州。丙辰,谢方叔、徐清叟以御史朱应元言罢。辛酉,有流星大如太白。诏三省枢府机政,令董槐、程元凤轮日判事取旨。壬戌,以谢方叔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八月乙丑朔,以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蔡抗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徐清叟资政殿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任便居住。丁卯,岁星、荧惑在柳。己巳,太阴在氐。马光祖兼节制和州、无为、安庆三郡屯田使。丙子,郑性之薨。庚寅,福建安抚江万里以台臣李衢言罢新命、提举武夷山冲佑观。辛卯,应彳繇薨。
九月甲午朔,雷。丙午,以徐清叟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丙辰,陈显伯兼资善堂翊善,皮龙荣兼资善堂赞读。壬戌,权中书舍人陈大方言:「刘子澄端平入洛之师,贾勇赞决,北兵方入唐州界,子澄巳率先遁逃,一败涂地,二十年来,为国家患者,皆原于此,宜投之四裔。」诏罢子澄祠禄。
冬十月甲戌,太白昼见。丁丑,有流星出自毕。
十一月丁巳,荧惑犯太微垣上相星。十二月乙丑,嗣濮王善奂薨。丙子,少傅、节度使与欢薨,赠少师,追封奉化郡王。
四年春正月乙未,诏谢方叔夺职罢祠,谢修削三秩勒停。乙巳,太阴犯岁星。己酉,太阴犯荧惑。辛亥,以吴渊为京湖制置使兼夔路策应使,军马急切,便宜行事。庚申,蜀阃奏捷。辛酉,诏史嵩之观文殿大学士,依前金紫光禄大夫、永国公致仕。
二月戊辰,雨雹。丙子,诏袭封衍圣公孙孔洙添差通判吉州,不厘务。
三月壬寅,以少师、嗣荣王与芮为太傅。乙卯,日晕周匝。丙辰,帝制《字民训》赐改秩亲民官。
夏四月庚午,月晕周匝。癸未,以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同知枢密院事;贾似道参知政事,职任依旧;李曾伯资政殿大学士、福建安抚使;吴渊进二秩,职任依旧;吴潜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马光祖焕章阁直学士,职任依旧。
五月甲午,孙梦观兼资善堂赞读,章鉴兼资善堂直讲。先圣五十代孙孔元龙赐迪功郎,授初品官。甲辰,罗氏鬼国遣报思、播言:大元兵屯大理国,取道西南,将大入边。诏以银万两,使思、播结约罗鬼为援。徐清叟夺资政殿大学士、罢祠禄,王野夺端明殿学士罢祠,仍褫执政恩数。丁未,太白昼见。诏申严老鼠隘防戍。襄、樊阃臣奏捷。甲寅,赐礼部进士文天祥以下六百一人及第、出身有差。
六月甲戌,朱禩孙太府寺簿、知泸州兼潼川路安抚,任责泸、叙、长宁边防。浙江堤成。癸未,董槐罢。台臣丁大全既累疏击之,辞极诋毁,且以台牒役隅兵夜半迫槐出关,物论殊骇;三学生屡上书以为言,诏以槐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诏程元凤、蔡抗可轮日判事,军国重务取旨。丁亥,太白入井。
秋七月甲寅,知叙州史俊调舟师与大元兵战,凡十三合,诏俊官三转,仍带阁门行宣赞舍人。乙卯,以程元凤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蔡抗参知政事,张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八月甲子,程元凤上疏言正心、待臣、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八事。
九月壬辰,西南蕃吕告蛮目宁名天兄弟慕义与乌苏蛮合力为国御难,诏各补承信郎。丙申,知邕州程芾以贪暴,诏削二秩罢之。甲寅,监察御史朱熠言:「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奉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纳解。欲宽民力,必汰冗员。」帝纳焉。冬十月壬戌,太阴犯斗。
十一月戊子朔,荆、襄阃臣以功状来上,诏推赏将士。戊戌,京湖继上战功。诏:「蜀罹兵革,吾民重困,所当劳来抚摩,使之乐业。比闻官吏乃肆诛求,殊失培植邦本之意。自今四川制司戒饬属郡,违者罪无赦,御史台其严觉察。」乙巳,以监察御史吴衍、翁应弼劾太学武学生刘黻等八人不率,诏拘管江西、湖南州军,宗学生与亻匈等七人并削籍,拘管外宗正司。癸丑,以张磻同知枢密院事,丁大全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诏戒群臣洗心饬行,毋纵于货贿,其或不悛,举行淳熙成法。又开国以来勋臣之裔,有能世济其美而不世其禄者,所在州郡以闻。参知政事蔡抗辄擅去国,勉留不返,诏授职予祠,寻以林存言,寝其命。十二月戊午朔,荧惑犯填星。庚申,大元城枣阳。乙丑,以张磻兼参知政事。甲戌,奖谕荆阃吴渊,其有功将士,趣上姓名、等第推赏。
五年春正月丁亥朔,以赵葵为少保、宁远军节度使、京湖宣抚使、判江陵府兼夔路策应大使,进封卫国公;贾似道进知枢密院事、职任依旧;吴渊参知政事;李曾伯荆湖南路抚使兼知潭州;吴潜、赵与[B170]各官一转。乙巳,雷。丙午,禁奸民作白衣会,监司、郡县官等失觉察者坐罪。辛亥,吴渊薨,赠少师,谥庄敏。
二月戊午,四川嘉定上战功。以贾似道为两淮安抚使。辛酉,命赵葵兼湖广总领财赋,余晦淮西总领财赋。壬戌,筑思州三隘。丁丑,布衣余一飞、高杞陈襄阳备御策,诏命赵葵行之。
夏四月丁卯,诏襄阳安抚高达以白河战功,转行右武大夫、带遥郡防御使;犕醯且跃诤佣秸焦僖蛔???泵馗螅?⒅叭我谰伞<好??笤??タ嘀癜???┖?鞅?υ?H蛩脑录撼螅?淘?锏冉?队耠骸贰ⅰ度绽?贰ⅰ痘嵋?贰ⅰ毒?湟?浴贰⒓啊吨行怂某?敬?贰<孜纾??烀糇友戏犁摺⒁恕<河希?月牢牡轮?钢荩?叭我谰伞F碛辍?/font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