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资讯 素食主义 素食生活 素食护生 素食达人 素食减肥 素食文化 素食美容 素食菜谱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素食护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我们都知道,人要是没有健康,那生活几乎没有快乐可言。但矛盾的是,一旦我们痊愈,我们又轻易地忘了生病时的痛苦。所以,下一次生病时,我们不妨列下想做的事情。我们会发现列下的清单是这么多,也才会再度了解健康的重要。

  有了健康,我们才能做任何想做的事,而均衡的营养是身体健康的基础。除了营养之外,规律的运动、良好的身心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功臣。做了多年的观察之后,我发现良好的生活态度与决心有关。

  举例来说,在美国几乎有一半的成人想要减重,每年都花了大把的银子在减肥上。但大部分人付出了辛苦的代价,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或是他们减到了自认的理想体重之后,仍把暴饮暴食视为一种解放。

  据估计,只有2%~5%的人在减到理想体重后,能有效地持续维持,而还没达到目标就放弃的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在实行减肥计划的第一天就放弃了。

  我再举一个戒烟的例子(抽烟也许是一种最难戒的习惯)。通常能成功戒烟的人,是先了解尼古丁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然后才下定决心的。也有些具有烟瘾的人,只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自己早晨时的口腔气味,才决定戒烟。更有些人只是因为答应了孩子,要活到能参加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才决定戒烟的。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运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过去大家一直认为,只要有运动,在饮食方面是不必忌口的。但事实上,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之冠。

  本书的内容,便是着重在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我不是从物理医学的角度来写,而是从道德与生态的角度,因为我知道从后者的角度,才能使人们下定决心。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会只为个人的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的。

  多年来,在我主持的研讨会中,我总是会听到有观众说:“不要忌口,什么都适度地吃一点,也是很好啊。”这一直是最让我感到沮丧的话。因为这是个人的偏差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事实。

  有一次,我对这句话做了回应:“什么都适度地吃,会让你对疾病丧失警戒心。”我会这么说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曾经参观过戒酒中心。与病人深谈后,我才发现,他们也曾经只是适度地饮酒。

  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一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放纵自己的生活习惯,你的生活将会是一团混乱。即使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我们仍是自由的,只是这种自由有别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嬉皮般的放纵。所以,即使“规律”这个字眼隐含了某种程度的剥夺,但我们还是得了解让生活有规律的重要性。

  除了帮助你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我还希望在本书里解开医学神秘的面纱。如果你曾听过医生演讲,你应该知道陷在医学术语里那种茫然的感觉。我在这本书里极少用到专业术语,就是希望读者们能够轻松地阅读与了解。

  在提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之际,我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来自那些对某种食物有特殊偏好的人,或是那些卖垃圾食物的商人。

  例如约翰·罗宾斯(John Robbins)在出版《新素食主义》(Diet for New America)之时,美国肉品业者对他相当愤怒,因为这一本书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与想法。但这些商人们却巧妙地以广告预算来达到目的,像是一家报纸的社论要写关于素食的事情,他们便威胁要删减那家报社的广告来源。

  虽然时代在进步,但许多人对健康的观念却没有随之而进步。更可怕的是,许多人的生活形态是会为自己带来疾病的。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本书除了希望你能变得更健康之外,还希望你能影响自己亲密的家人与朋友,并进而关心这个世界的生态。说不定因为你的关心,你能使自己挚爱的人活得更好、更棒!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