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中可能都是六亲眷属,今世身形、智慧、能力等虽不相同,但在贪生怕死、追求幸福安宁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佛教第一戒律就是戒杀,要求佛教徒善待一切生命,培养慈悲为怀、报众生恩以及普度众生的情怀。素食就是实践不杀生戒,以食用植物为主,不吃动物肉的饮食方式。《大乘入楞伽经》卷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楞伽经》云:“大慧,我未开许任何人食众生肉,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大慧,出家众不得食肉。”又《大般涅盘经》亦云:“善男子,自此之后,我不开许声闻乘行者食肉。”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一)佛教素食观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价值
1、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动物有灵性和善良的感知,要得到保护;众生在六道轮回,眼前所见的众生有可能是人死后转生而来,动物是我们的亲友,是有关系的,何忍将它宰杀烹煮?《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谓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今天,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受到破坏,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类吃掉了。因此,素食对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2、对资源保护的价值
佛教认为,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是生命的个体,都应得到尊重,基于对生命的尊重所以要素食。伤害无辜生命,随意砍伐山林,浪费资源,都是一种对生命不够尊重的表现。因此,人们要选择简朴的生活,少消耗、不浪费,而素食是消耗非常少的生活方式,对土地、水等资源保护和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极重要的价值。过量肉食导致资源的浪费,生产肉食的牲畜饲养与森林争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的报告《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畜牧业目前占用了整个地球土地面积的30%,其中大部分为牧场,但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饲料生产用地。鉴于森林被清除,用来开辟新的牧场,畜牧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情况在拉丁美洲尤为突出,例如在亚马逊地区,原有森林的大约70%现在被用来放牧。”
英国伦敦的农场动物福利非政府组织“关怀世界农业”(CIWF)CIWF从2004年开始发起“少吃肉类”运动。该组织指出过去40年来,全球肉类消费量在直线上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粮食用于饲养牲畜,获取一公斤牛肉要消耗十公斤饲料与十万公升的水。全球农场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亿吨的废弃物,污染土壤与河川,加剧全球暖化趋势。据报道,美国80%~90%的谷物拿来喂食经济动物,人类再食用牠们。全球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量占水的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美国、澳大利亚和许多其他国家干旱地区所仰赖的地下水源已因畜牧养殖而日渐枯干;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离不开石化燃料,而动物性食品生产则要花费更多的能源,据计算,生产动物蛋白所需的化石能源平均是生产植物性蛋白所需的8倍多。如果每个中国公民一年增加1磅猪肉,就需要增加250万吨谷物。相对应的是,地球上有近十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之苦,每年有四千万人死于饥荒,其中大部分是小孩。
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博士谈到:生产肉类的畜牧业影响食物供给、耗水量很大,生产食物的用水量:以生产1公斤重量计,玉米需900公升的水、稻米需3000公升、鸡肉需3900公升、猪肉需4900公升、而牛肉耗水竟高达15500公升,整个生产过程也是密集耗水。全球三分之一的谷粮和超过90%的大豆都进了牲畜的肚子,毫无效益可言。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0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4到5.5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禽肉则需要2至3公斤饲料。
(二)佛教素食观对减少环境污染的价值
过量肉食导致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出现,必然产生大量粪便污染环境。在畜牧业中,适量的牛羊与草场之间会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时粪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养殖场从效益考虑,必然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聚集最多数量的养殖动物,这时,高密度排放的粪便就成为巨大的污染源,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2006年,我国牲畜粪便排放量达到26亿吨”动物身体中排泄出大量硝酸盐、农药、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毒素,渗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体。”而奶牛养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畜牧业造成了全球64%的氨排放。畜牧业还带来了其它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土,如地沙漠化、能源滥用、空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可见,将土地、水、能源和人力用来生产肉类,不是有效使用地球资源的方式,素食能减少畜牧业规模,减少畜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三)佛教素食观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价值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冰川融化水源短缺、海平面上升、旱灾水灾频繁,发展趋势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为因素。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全球气候变化就是人类的“共业”,是人类欲望膨胀产生的,要消除“共业”需要更多的人实践慈悲之道,实践素食,这是有效的解决之道。魏德东分析佛教业报论:“有业就有报。‘业’有‘共业’与‘不共业’之别,报分‘共报’与‘别报’。‘共业’是众生共同造作的业力;它影响大众,招致大家共同受的报应,称作‘共报’。‘不共业’指众生个体的个别业因;它只影响自身,感召自己受用的报应,称作‘别报’。‘共报’又称‘依报’,指众生所依止的山河大地承受的果报。人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并且影响环境;人不仅要关心自己行为对个人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大众环境的作用。佛教的共报、依报概念,突出表现了它对生态环境的关怀。”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 年的报告《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畜牧生产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环境问题的最大责任方之一。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对这一情况进行补救。”“与运输业相比,畜牧业产出的温室气体更多,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占总量18%。畜牧部门占来自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但是所产生的更为有害的温室气体的比例则高得多。它占与人类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其中大部分来自粪便。此外,它还分别占人类排放甲烷(是二氧化碳暖化潜能的23倍)和氨(主要导致酸雨)总量的37%和64%。世界银行环境专家RobertGoodland和JeffAnhang所发表的最新报告《畜牧业和气候变化》,修正了联合国2006年的报告《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认为“畜牧业及其副产品每年制造三百二十六亿吨碳排,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51%以上。研究发现以前的计算低估和忽略了一些排放源。例如,一些属于和畜牧业相关的排放被分到其他的部门。作者找出了以前的分析报告中对牲畜呼吸,使用土地和甲烷排放的差异。基于所作的研究,RobertGoodland和JeffAnhang认为用豆类制品和其他可供选择的饮食来代替动物性产品是扭转气候变化的最好策略。这一进程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素食对减缓气候暖化速度要比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石化燃料更加快速有效。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近来呼吁:发达国家应少吃肉类,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一份心力。他鼓励民众从每星期选一天不吃肉做起,慢慢减少餐桌上肉类消耗。
近期研究表明,甲烷在大气中只停留 10年就几乎侦测不到,20年后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将甲烷的温室效应分摊为100年来计算,大大低估了它的影响。由于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来计算,得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72倍。正如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全球环境健康”教授寇克·史密斯博士(Dr。KirkSmith)所言,畜牧业才是最严重的人为甲烷排放源。他说:“我们所有吃肉的人,还有我必须指出,包括那些喝牛奶的人,都难辞其咎。”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每个人现在都能善尽一份心力,藉由减少吃肉和奶制品来降低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针对这点,史密斯教授直言不讳地证实道:“即刻 见效的方法就是少吃肉。”目前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对策都偏重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最近这项关于甲烷的信息却指出一个事实,即我们应该更加着重于减少甲烷的污染。寇克·史密斯博士认为气候科学家应该多强调甲烷所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当然必须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廿年内扭转气候变迁,则应设法减少留 存期较短的温室气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烷。”可见,若能立刻减少全球甲烷的排放,会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来转换成使用可持续能源,而立刻大幅降低甲烷的排放,人人都能采行的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无动物成分的纯素饮食方式。
(四)佛教观素食对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价值
佛教不仅从戒律的角度阐述吃肉的弊端,并为避免乃至消除因食肉导致的今生及来世之恶报而坚决戒杀断肉,重视以佛子的悲心,大慈的积极态度,投身到关爱有情、救护众生的行动中。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所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大佛顶首楞严经》中:“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佛教认为不杀生、从慈悲出发才能修行成佛,素食有利于佛子的灵性成长。这为人们提供了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方法,只要人们实践素食,人们的灵性就会成长,从而过得幸福,每一个实践素食的人都能得到快乐的回报,这样欲望过度也就得到修正,人类破坏生态的根源也就解除了。当代西方动物保护和素食思想从动物、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与人一样平等的权利出发,突出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存在价值和权利,提出素食有利于保护动物和生态系统,有其特色与针对性。但佛教素食观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实践素食给他的回报,为人们实践素食保护生态提供了更好的动力 ,是从根源上着手,无疑是更为深 刻的。从佛教素食观来理解,素食不仅可以拯救受苦的动物、解决环境危机及气候变暖,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实践个体变得更高贵、更慈悲,从灵性上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使人类社会更和谐,使人和自然更和谐
观察食物的属性除了在种类上区分外,更应依据烹饪的方法,有时一种蔬菜也可以被做的变成惰性食物。食物的品质富于营养,认为食物使人发胖是不正确的,这种极端的看法会对人产生有害的影响。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乐融融。他们有一小块土地,父子俩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得的农作物卖出去,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慢慢存下一笔积蓄。有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好日子过,父亲对你感到很歉疚,
身心都有益 吃素的12大好处 1、吃素使人聪明 素食者的一个标志就是头脑灵活。嗜肉者的标志是头脑沉钝。不少人改为素食之后,发觉自己脑筋灵活了,想象力丰富了,领悟力提高了,思考敏捷了,有些记忆力增加
黄:我信佛,我吃素的,吃了很多年的素,朋友们在一起吃饭,我就吃点青菜。我是3年前开始就吃全素了,吃素以后,心态变了,欲求的东西会比较少。
问:牛奶是素食吗?受五戒能喝牛奶吗? 妙舍法师答: 医生说吃净口素缺少营养,缺少蛋白质,免疫力会下降,是真的吗?首先牛奶不算素食,因为它和动物有关,但是受五戒是可以喝牛奶的。医生说吃净口素缺少
海带不但碘含量丰富,还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和钙元素,海带胶质还能促使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但食用干海带时,需要先用水浸泡6小时,然后再烹调。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29岁的小伙子5年“过午不食”,结果胃粘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这些年,笃信“过午不食”的人不少,主要是因为一直流传的某著名中医专家说“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的说法,而反对此说者也多将矛头
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理膳食口诀,就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
台湾的有些患者认为吃素对健康有帮助,但也有人认为吃素容易营养不足,生病的人不宜吃素。对此,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复健科主治医师简世霖表示,刚开始接触素食的人,通常会犯下一些错误,以致于营养摄取不均衡,事实上,吃素是有学问的,建议想吃素的人应把握四原则。
邻居杀鸭子,男主人主刀,女主人帮忙。割颈放血,再把鸭头别进翅膀后,男主人洗洗手,掉头去上班。女主人则开始烧水,准备为鸭褪毛。然而,当女主人端着一盆滚烫的水出来准备往鸭子身上浇下去时,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差点就将手中的开水倾盆洒掉。
材料:蚕豆400g,花椒粒1大匙,干辣椒2~3个,糖1小匙,盐1小匙。做法:1 选带壳蚕豆为佳。锅烧热下宽油,将花椒粒小火煸香,然后下入切碎的干辣椒和带壳蚕豆,大火翻炒。2 接着倒入半碗水,转小火,焖8分钟左右,加盐糖调味,继续加热直到汤汁基本
材料:去壳蚕豆300g,新鲜茴香100g,干辣椒1~2个,盐1 2小匙,糖1 2小匙。做法:1 茴香切末,干辣椒切丝待用。2 锅烧热下油,放入干辣椒和一半的茴香末,小火炒香。3 加入蚕豆仁同炒。加蚕豆一半量的水和1 2小匙的糖,盖上锅盖中火加热5分钟
上海青别称有青菜、瓢菜等,芸薹属。富含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味甜口感好,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材料:糙米、上海青、腐竹、干香菇、姜片。做法:1 在锅中放入泡发好的糙米、干香菇、姜片和适量的水一起熬煮。2 糙米变软的时候加入泡好的腐竹一起煮
材料:小油菜400g,口蘑200g,盐1小匙,干辣椒1~2个。做法:1 小油菜洗净,掰成2cm左右的小段,加1小匙盐抓均匀,静置半小时,炒之前挤掉过多的水分待用。2 口蘑切片待用。3 锅烧热下1大匙油,下入干辣椒爆香,入蘑菇片炒香,然后下入手捏菜拌炒均匀至菜色翠绿
材料:小油菜200g,年糕片200g,干辣椒2个,八角1个,老抽1大匙,红糖1小匙,香油1 2小匙。做法:1 小油菜叶子掰开洗净,锅烧热后下少许油,放入油菜炒软,加入辣椒、八角,倒入老抽和红糖,倒入一碗水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继续加热10分钟
材料:小油菜100g,大米1 2杯。做法:1 小油菜掰开洗净,切成丝待用。2 米洗净放入电饭锅中,加6倍水,滴几滴油煮熟。3 将小油菜放入粥中拌匀焖1分钟即可。
材料:菠菜300g,孜然粒1小匙,盐1 2小匙。做法:1 将菠菜洗干净,掰成6cm左右的小段,控掉水,待用。2 锅烧热,下一点油,下入孜然粒,小火炒出香味(此时火大容易把孜然炒煳),放入菠菜转大火翻炒至断生。3 加入盐调味拌匀即可。
材料:春笋1000g,姜2片,冰糖4~5粒,老抽1 2小匙,生抽1大匙。做法:1 春笋去掉老根和笋衣,切成寸段。水烧开后,加少许盐,倒入切好的笋焯烫8分钟左右,以去除涩味和过多的草酸,捞出沥干水分。
材料:春笋800g,荠菜50g,盐1 2小匙,糖1 2小匙。做法:1 春笋剥掉外壳,荠菜去掉老叶,保留根部。根部是荠菜香味的主要来源,要仔细反复清洗至完全没有泥沙。2 洗好的荠菜放入沸水中焯烫1分钟,捞出来挤掉水分,切成碎末。
食材:芦笋8根,蒜1头,生抽、花生油、素蚝油各适量。做法:(1)将芦笋洗净,去掉老根,削去底部的老皮,斜切成长段;大蒜剥皮后,拍成蒜末。(2)往炒锅内放入适量的花生油,加入蒜末、芦笋,中火翻炒。(3)芦笋熟透后,加入适量素蚝油、生抽调味,翻炒两下,即可
黑茶因其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属于后发酵茶。在我国藏族、蒙古族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必需品,更有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我国黑茶主要产于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所以,一般可将黑茶按照产地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白芽奇兰属于闽南乌龙茶(青茶),是历史名茶,产于福建省平和县大芹山、彭溪村一带,创制于清乾隆年间。成品茶外形紧结重实、呈半球型,色泽青褐油润,汤色橙黄明亮,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香突出,似兰香幽长,叶底软亮,滋味醇爽细腻,具有独特的山骨风韵。白芽奇
龙井茶,产自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因井得名,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名茶之首,有着绿茶皇后之美誉。西湖区的“狮峰、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梅家坞”是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水源,赋予了西湖龙井山泉雨露之灵气。
英德红茶,中国红茶界的后起之秀,创制于1959年,产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简称英红。因其浓厚、鲜爽的特点,与赫赫有名的祁红、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英德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叶底柔软红亮,口感醇香顺滑。1963年英国女王
很多人都坚信“苦味食物能养生”,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其实,这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依据。植物的苦味,其实是它们抵抗外界环境侵害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苦味食物中的苦味主要来自生物碱、萜类、糖苷类和苦味肽类
中国的铁观音产地有福建安溪、漳州华安、三明大田等地,其中的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是铁观音的原产地与发源地。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充沛的雨量和温和的环境让安溪成为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1985年,国家第一批30个国家级的优良茶树品种
普洱茶之名,最早出自其产地或者集散地,是指产于普洱或者由普洱运出来的茶叶,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普洱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叫起来的?普洱茶涵盖的地域范围是哪里?普洱茶什么时候专指云南晒青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从大方向区分,茶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与黑茶。值得注意的是,此分类并非由茶树的品种来决定,而是制法。亦即,即使是同一茶树所采下的茶叶,若分别以不同方式制作,便成为不同的茶。
黑茶性质温和,老少皆宜,可以刮油解腻。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安化黑茶“性温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辟”,“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饭后饮之可解肥浓”,“去油腻”、“解荤腥”等。黑茶又称边销茶,在历史上主要供西北少数民族饮用,
普洱生茶简称生普,其性寒凉,味苦涩。将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普洱生茶。其色泽墨绿,香气清新,汤色清亮,有绿茶的基本特性。普洱生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是滋味偏于苦涩,刺激性较强。新制的生普之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