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处暑养生 处暑节气养生吃什么好

秋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它与大暑、小暑以及大寒、小寒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程度的节气,处暑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处暑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这个时候,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秋燥来临要清热

  天气转凉后,感觉无力、疲惫、口鼻干燥等秋乏症状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而暑热散去后,机体的代谢逐渐恢复平衡,一时难以适应。

  因此,这个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虽然夏天已过去,但多喝开水、淡茶等也同样能减少秋燥。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中医认为,这个时段要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处暑食谱:芝麻菠菜

  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后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具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的功效。

  处暑过后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此外,还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古代养生家认为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由于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中的很多维生素能迅速排除代谢物,加快代谢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所以,少油腻、多蔬果,是使人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

  处暑养生益肾养肝多吃咸

  处暑节气,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指出,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也可多吃新鲜果蔬,以及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

  精神调养宜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和调。此外,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以防暑气伤人。不要贪凉,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避免受凉。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