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经论 净宗法脉 因果启示 净土论著 净土旨归 净宗早晚课 净土圣贤录

从律宗入净土

从律宗入净土

  元照律师 回修净土

  生弘律范 死归安养

  宋朝的元照律师,字湛然,俗姓唐,是余杭人。

  他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精研戒律,后来又跟随神悟谦法师,学习天台教观,谦法师勉励他以探究和明白妙法莲华经为本务。

  他又向广慈才法师,求受菩萨戒,因为发现戒光,才广博探究南山宗(因为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宣律师住在终南山,所以律宗又名南山宗)。每天拿著锡杖,托著钵,在街上乞食。

  元照律师晚年当了杭州灵芝寺的住持三十年,传戒度僧一共多达六十次,而且对于净土法门也颇有归向的意思。他时常说:‘在生的时候,弘扬律宗,死后寄归极乐净土,我平生所得到的只有这两个法门!’

  他曾经编写了一本净业礼忏仪,并且在序文里头说:‘自从我受完具足戒以后,我便知道要学习戒律,但因禀性平庸,根器浅薄,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如法。后来遇到天台宗的神悟法师,苦口婆心地提携和教诲我,才知道要更改修行方向,深入研究(天台)祖师的教法和广博探究佛乘。于是我发了广大的誓愿:愿意时常出生在娑婆这五浊恶世,做一位大导师,以劝勉众生,登上佛道。

  ‘后来我读了高僧传中慧布法师的一段话:‘西方的净土虽然清净,不是我的愿望。假如十二劫在莲华中享受快乐,那里会比得上在三恶道极苦的地方救度众生。’由于坚持这种见解,所以对于净土法门也就没有归向心了,甚至看到修持净土法门的人,还产生轻视和毁谤。’

  ‘后来我得了重病,身体和力气都非常虚弱,神识不清,生活毫无目标。病痊愈后,我突然感到过去的观念错误,悲泣感伤,深深地自我苛责。我感叹自己的志向虽然弘大,可是力量却没办法胜任。于是,我阅读了智者大师的十疑论,上面记载:‘初发心的菩萨尚未体悟不生不灭的真理,必须时常不离佛。’十疑论又引用大智度论的一段说:‘烦恼和束缚的凡夫众生,有大悲心,想要出生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丝毫没有益处,譬如婴儿不能够离开父母,又好比尚未长好羽毛的小鸟,只能依树传枝,不能够远飞。’

  ‘当我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把平生所学全部放弃,专心寻找净土教门。二十年来,未曾暂时停下。我详细地研读古今的净土教典和义理。许多疑惑马上忽然消释,愈加深信念佛法门殊胜和稳当。’

  ‘后来,我又读到善导大师所说的‘专修与杂修’—如果专修,则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都能往生;如果杂修,则成千上万的人,只有一、两个人往生。因为心识散乱,观想修行难以成就。所以要一心专持阿弥陀佛这四字名号。’

  ‘我多少世来未曾明白念佛的奥妙,直到现在才知道净土是我的归宿,我仍要用我修行得利的净土法门,辗转教化和引导众生。如果我不断赞叹净土法门和广大佛恩,直到无穷的未来,也是说不完的!’

  ‘虽然善巧方便的法门不少,但净土法门必须要有信心才能证入。例如大势至菩萨以虔诚的念佛心,证悟圆通自在,进入甚深的禅定境界。’

  ‘我想自己从前曾经造了无量罪业,不信净土,毁谤佛法和念佛的人,这些业因既然已经种了,将来我有一天必会尝到苦果。我内心感到惭愧万分,朝夕战战兢兢,惶恐不安,于是,我亲自在佛菩萨的面前,竭尽诚心,五体投地,恳切忏悔。我发愿:要普遍摄受众生,同修念佛法门,大家都往生净土。’

  ‘如果要时常修习净土法门,需要建立仪轨;所以我搜集许多经论,编成这个忏悔仪轨,从头到尾,依照次第,列了十章。全部依据佛说,遵照古德设立的仪式。事项和仪式必须简要,而修法需以专精为主。后代的贤人阅读本书,就会明白我的志向了。’

  元照律师又撰写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的注解,其他著述多达数百卷之多。

  政和六年,元照律师吩咐弟子诵念观无量寿佛经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而他则趺坐而化。西湖一带的渔夫,都听到空中发出天乐。(乐邦文类,佛祖统纪、西湖高僧事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