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 重如山

净土经论 | 作者:网络 [投稿]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聚集,世尊引领大众往南而行,忽然看见路边聚集了一堆枯骨。这时,世尊至诚恭敬地向这些枯骨五体投地礼拜。阿难尊者见状,合掌请问佛陀:“如来是三界导师,四生的大慈悲父,是众生所皈止敬重的人天师,您为何要礼拜这堆枯骨呢?”

世尊告诉阿难尊者及大众:“这堆枯骨,是我前世的祖先,多生的父母。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至诚顶礼跪拜。你们现在将这堆枯骨分作二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阿难尊者疑惑的问:“为什么男骨是色白且重,女骨是色黑且轻呢?”世尊回答:“男子在世的时候,常到寺院听经闻法,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骨头是色白且重;而世间女子,耽着沉溺于情爱中,故喜欢生男育女,认为这是天职,每生一小孩,须用乳水养命,乳由血变成,所以身体憔悴,死时骨头变成黑色,重量也比较轻。”

阿难尊者及大众听到这些话,心如刀割,垂泪悲泣的问:“世尊!母亲的恩德要如何报答呢?”佛说:“母亲有许多恩德是无以回报的。例如怀胎时百般照顾保护胎儿,任凭胎儿拳打脚踢,昼夜难眠;生产时,生命交关,务必要先知道孩子平安,胜过自己所受极大剧烈苦痛,乃至命在危旦也不顾;为养育孩儿长大,不惜自己受饥受冻,一生奔波劳苦;孩子远行,父母天天担忧挂念,直到看见平安归来,才放下不安的心;遇逆境时,愿代孩子受苦,无限体恤爱怜;从小孩出生到自己两眼闭上,不能照顾了,这份爱仍永无休止。这样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走,担子将皮肉磨破,又穿透骨髓,也不叫苦,鲜血流下淹没了足踝,经过百千万劫,仍报答不了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生于饥荒,为了不让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供父母充饥,经百千劫还是难以报父母恩。因为父母恩重,所以我至诚顶礼父母遗骨。”

典故摘自:《父母恩重难报经》

省思

由佛陀于《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对父母照顾孩子的描述,为人子女者,可以静心回想看看,是不是如此?但是往往,我们总将此重逾须弥之大恩,视为理所当然,而对父母的付出与照顾,总是百般要求,不知珍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天下最幸福、最富贵,莫过于父母亲都能健在,如有句话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其实,父母所求并不多,只需子女的一念真诚问候,都能抚慰过往的含辛茹苦,做子女的,怎忍心吝惜这一简单的问候?

佛经云:“若有孝子能劝父母,于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信信者增长,无净戒者劝受持戒,有悭贪者劝行惠施,无胜慧者劝修胜慧,令善安住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恩。”所以,如果能度化父母归依三宝,修行学佛,能令得解脱安乐,也是报答父母恩德的一种最好方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