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诸佛——学佛入门须知

入门须知 | 作者:李炳南 [投稿]

早晚课例(个人或家庭自修用)

  (1)上香:上香后,合掌肃立,心中默想:“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诸佛所、或“菩萨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萨,可随意更换)愿慈悲垂护,赐与众生乐。”

  (2)问讯:请参“礼拜”第八项。

  (3)第一拜:拜下时默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继则观想自己分身无数,叩礼十方三世无数诸佛,佛的左右后方有十方无数菩萨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顶礼膜拜,每一自己的后面,均有无数历生父母眷属冤亲和众生在自己的率领下,同时顶礼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头,我之头顶,即有冰凉的感觉。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礼。”或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皈命礼。”

  (4)第二拜:先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法。”随即观想自己面前虚空;陈有十方三世无数无尽经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头顶深入心房,同时默念:“为求智慧如海,辩才无碍,法乐充满,法味常施皈命礼。”

  (5)第三拜:先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萨们。)再即观想自己化身无数,顶礼十方三世无数无量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和已成道果的贤圣僧和各宗的祖师们。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灭障消灾,冤债病苦远离皈命礼。”

  (6)礼佛:礼佛,就是以你虔诚敬仰之心,祈求三宝加被之意。有人在佛七中,拜到忘其所以,异像重重,不知疲累。我有一次在知觉法师(基隆十方大觉寺僧)率领下,朝礼台北土城清凉山承天寺,其时惟恐晚上寒冷,穿了很多衣服;又怕中途口渴,因此,又带了一大壶。我自称是“菩提甘露”的冷开水,谁知近五个小时的拜礼和唱念“南无地藏王菩萨”的行程中,既不冷,也不热,口中也不渴,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处。

  佛菩萨很多,而且将来你自己也是,如果一一去礼,会使心意分散,因此,我们可以找几个与自己有缘而具有代表性的去常礼,礼久了自然会发生感应;就如你拨超短波收音机;拨久了,转来转去,总有对正你所想收听的频道的时候。好像电影明星陈莉莉的母亲吊颈自杀,瞪大突出的眼眼和伸出很长的舌头,打针、灌药、热敷都不能生效还原,而且脸孔青得吓人,她父亲陈创奕居士持笔者所传他的大白伞盖陀罗尼七遍,不但复原了,而且还出现了美丽的笑容(详六六、六、十五、七一九期觉世旬刊),所以,礼佛只要虔诚,一心一意,必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

  我们一般所礼的,除了前面提过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外,都是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的佛菩萨,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没有他,我们就无佛可信,也就无法可修了——。每一拜时,心里要观想世尊如来,举右手摩我的头顶,我的头顶上,就有清凉如冰的感觉(不管有没有,一定要专心的作此观想。因为佛学就是“唯心”之学,所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的常作此想,自会有无穷的功德和效果)。心则默念:“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另一种词,一般忏法中也用的(如法华三昧忏中)是: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拜下时,观想,佛放白光照我,光中有无数菩萨,我在佛前礼佛,我身后也有很多众生在和我一齐礼佛。起来时则合掌念:“我昔所造诸恶业……”一偈。如此三称三拜。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此名为俗称。实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大医王,曾发十二大愿(详药师经),拯救众生病源,治无明痼疾。人生难免有身心不适,四大欠调的病痛,佛弟子们,如没有健康的色身,求佛道是很困难的。佛弟子们有很多是很穷的,尤其是出家二众中的一般和尚和尼姑们(都市的例外)。他(她)们生了病那真是可怜,常住没钱,自己也没钱,因此只有求佛了(笔者就有此经验)方法是:看药师如来的造型是一种,(或者你专观一种也可),有右手结吉祥手印,左手托塔者,拜下时,观佛无名指放出明亮的小火珠,入我头顶,并一直深入心中莲花上;结药师印相的,举右手摩我头顶;持摩尼珠的,以珠触我头顶;无论那一种,触或摩时,均应想有清凉之感,心里也要默念:“为求消灾延寿、债障远离身心俱健皈命礼。”三称三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是每一佛弟子都崇仰的主尊,拜下时,应观想阿弥陀佛左手宝钵朝我倾斜,钵中流出白色透明如胶质之不死甘露,像山顶的直线瀑布似的,一直下注入我的头顶,并直入心脏,进入全身每一细胞中,此时,我头顶就有清凉的感觉,我身因之而轻快舒畅;佛的右手,也随之举起摩我的头。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皈命礼。”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与娑婆世界最有缘的菩萨之一,连外道都供奉,因为观音菩萨能解除我们世间的一切苦恼故也。所以我们中国二千多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故,拜下时,观想菩萨宝瓶中之甘露,喷酒在我的头顶和全身,清冰舒适,即时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灾障远离、病苦消失、福寿增长、一切顺遂皈命礼。”三拜三念。

  “南无大势至菩萨”,隋炀帝赞之为:“踵武观音,连衡大势”的菩萨。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教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必可成道。

  拜下时,观想菩萨赐下大粉红色莲花一朵,我即拜伏于该莲花中,这莲花就是我将来往生时所乘用并成道的宝座,菩萨并以净光照我,我在净光中虔诚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是说:像海一样广大的清净庄严世界中的很多很多菩萨,我都礼敬。拜下时,观想空中地面、我的四周,都遍布着或站或坐的菩萨,同时均以像电波一样的灵力或灵光加持我,心里还要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南无文殊、普贤、地藏、护法诸天诸菩萨等”,均可如前面一样的拜念和作观。

  至于对行者(修学佛法的人)个人的皈依师、剃度师、得戒师、传法师、金刚上师……等,均一拜,拜时可观摩顶加持、无畏印加持、吉祥印持或宝瓶加持……等均可。(有些法师有喜欢夹菜给弟子们吃的习惯,你就以夹菜给你时算是加持也未尝不可)。佛教是讲“唯心”的,只要你心力虔诚,念力纯一,自然有其奇妙的效果。拜时,心中观想默念则与礼拜诸菩萨时一样。

  其他拜忏时,可随各人意思去观去念(如果是代别人——如赶经忏的法师们——礼佛菩萨时,则“观”与“念”时,其主体均不应为自己,而是你所代表的人或鬼魂),总之要不是糊涂叩拜,务期每一顶礼,均能有所赞美或祈求,并能在冥冥中获益为是。

  附记:如果是随在出家人——法师之后为超度亡灵而礼佛时,应眼观佛像,头叩下时心中默念:“为求某某蒙佛(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皈命礼。”

早晚课应修的课程

  在家信众,早晚礼佛之后,可随时间多少,念诵佛经或佛号。诵经念佛的目的,一是消除自己以往无量劫来的宿业和冤债障类,也就是“解冤释结”。二是为自己或众人亲友修福,并储备往生的资粮。所以,时间充裕的人,早晨可念“金刚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如果吃素的人——注意:不可吃蛋,因为蛋也是荤的,它不仅是生命的胚胎体,而且是腥的、脏的;它是“卵”。

  先念《大佛顶首楞严咒》,此咒为诸咒之王,每句都是以往诸佛及神圣成道心咒的结晶,诵时可得诸佛灌顶,感动一切法界,保护修行的人,千万不可草率)。晚上可念:“阿弥陀经”,(这是一部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美景,并教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宝典,只要纯笃自能三根普被接引的经)。“往生咒”(这是鬼魂最需要的咒语,可以长持)或礼拜念诵“大忏悔文”。(这是北宋不动法师所集各种忏悔文的精华,拜之功德极大,不可忽视)。

  之后,早晨持“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或“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晚上持“南无阿弥陀佛”洪名,越多越好(其实,佛菩萨圣号,行住坐卧,随时可持;最好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利益无穷,时间紧凑的人,可用十念法。经云:“念弥陀佛,现在消灾延寿。”此佛曾发大愿:“设我作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声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如果你没有多余的时间,早晚于盥洗后,可合掌向西,(有佛堂或客厅悬有佛像的,即对佛像前念。)三揖或一问讯之后,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之后,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为了替你自己修福,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作到行、住、坐、卧中都能口不离佛,心恒念佛,那冥冥有说不完的好处,真会是不可思议。

  我把一些道理讲给人听时,有的人曾笑我迷信,要知:“修佛(也就是“修福”愿),首先必须“信”,有了诚笃的信心:再发“愿”,靠愿力去“行”持。佛法是“一切唯心造”的,只要你“正心”、“诚意”的去“信”,“正心”、“诚意”的去立下“愿”心,“正心”、“诚意”的去“行”持,你的成就,绝对是无可限量的,你所得到的好处,必定是超过任何人的。心理学上有一种“念力”的说法,无论东、西密法,都是靠心念专一去行持。

念佛的方法

  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没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种拘束的。只要恭敬虔厉,心念专一,屋内、屋外(厕所或不洁之处默念),山林、旷野、立念、坐念、大声、小声、有声、无声……无一不可,若能心专意诚的多念,自然会有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的大利益到来(当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无念而念,一心不乱,除佛以外,心之内外都为佛所充满时,就已达到禅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连梦中在遭遇各种情况之下,也能把佛号念到脱口而出时,则生西已是毫无疑问了,你的道业也可说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

忏悔

  忏悔是在佛菩萨圣像前,至心发露自己今生或 以往不当的过错,誓不再犯的意思。详细一点说:“忏”是梵语“忏摩kkasa mayau”的略称,与我国“悔过”的上一个字合并,就叫“忏悔”(如今各寺传三坛大戒,登坛所行的忏悔礼拜 仍叫“忏摩”,其他时候很少用),意思就是请求容忍我悔罪,让我有改过迁善的机会,并祈求谅恕的意思。也就是检讨自己的过失,陈露先恶,改往修来,求佛菩萨鉴察。有些人除每日功课后常行忏悔之外,有时在得罪了人、触犯了尊亲师长,或做错了事心中感到不平安时,或犯了自己所不知的过错时,也常在佛菩萨贤圣像前忏悔。在寺院中,除了以上个人的方式外,另外就是团体的,逢双日的晚课拜“大忏悔文”。其他如“法华忏”、“梁皇忏”、“观音忏”、“地藏忏”、“金刚经忏”……等,都是为超度亡魂用的,个人也有拜的,但不多。念珠的含义

  “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球” ,因为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有两三种外道,他们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本木患子经说: “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串 )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掐)一木木患子(今日“念珠”也)。如是渐次度(掐)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 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满一百万遍者,常得断百八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