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经原文 | 作者:支娄迦谶 [投稿]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中

  佛言:“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欲食时,则自然七宝机、自然劫波育、自然罽氎以为座。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皆坐已,前悉有自然七宝钵,中皆有自然百味饮食。饮食者,亦不类世间饮食之味也,亦复非天上饮食之味也。此百味饮食者,都为八方上下众,自然之饮食中精味,甚香美无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饮食自在所欲得味甜酢,钵自在所欲得。诸菩萨、阿罗汉中有欲得银钵者,中有欲得金钵者,中有欲得水精钵者,中有欲得琉璃钵者,中有欲得珊瑚钵者,中有欲得琥珀钵者,中有欲得白玉钵者,中有欲得车渠钵者,中有欲得玛瑙钵者,中有欲得明月珠钵者,中有欲得摩尼珠钵者,中有欲得紫磨金钵者,皆满其中百味饮食,自恣若随意则至,亦无所从来,亦无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诸菩萨、阿罗汉皆食,食亦不多亦不少,悉自然平等。诸菩萨、阿罗汉食亦不言美恶,亦不以美故喜。食已,诸饭具、钵、机、坐皆自然化去,欲食时乃复化生耳!诸菩萨、阿罗汉,皆心清洁,不慕饭食,但用作气力耳!皆自然消散糜尽化去。”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法时,都悉大会讲堂上。其国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悉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却坐听经。无量清净佛便则为诸比丘僧,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民,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经道,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即四方自然乱风起,吹国中七宝树,七宝树皆复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华,华覆盖其国,皆在虚空中下向。华甚香极自软好,香遍国中。华皆自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皆厚四寸。华适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华自然去。则四方俱复自然乱风起,吹七宝树,七宝树皆复自作五音声。乱风吹七宝树华,华复如前,皆自然散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华堕地复厚四寸。华小萎,则自然乱风吹,萎华悉自然去。乱风吹华,如是四反。则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梵天上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皆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百种杂色华,百种杂香,百种杂缯彩,百种劫波育迭衣,万种伎乐,转倍好相胜,各持来下,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则供养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皆复大作伎乐,乐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当是之时,快乐不可言。诸天人前来者,转去避后来者,后来者转复供养如前,更相开避。则东方无央数佛国,不可复计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悉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西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北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南方无央数诸佛国,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则复四角无央数诸佛国,各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各如是,诸佛各复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前为无量清净佛作礼已,头面著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

  佛言:“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更遣诸菩萨,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听经供养,转更相开避。如是则下面诸八方无央数佛国,一方者各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复如是,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都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前为阿弥陀佛作礼,以头面著佛足,悉却坐听经;听经竟,诸菩萨皆大欢喜,起为无量清净佛作礼而去。上方诸佛,更遣诸菩萨,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听经供养相开避,前来者则去避后来者,后来者供养亦复如是,终无休绝极时。

  “譬若如恒沙刹, 东方佛国如是,

  各各遣诸菩萨, 稽首礼无量觉。

  西南北面皆尔, 如是恒沙数土,

  是诸佛遣菩萨, 稽首礼无量觉。

  此十方菩萨飞, 皆以衣裓诸华,

  天拘蚕种种具, 往供养无量觉。

  诸菩萨皆大集, 稽首礼无际光,

  绕三匝叉手住, 叹国尊无量觉。

  皆持华散佛上, 心清净称无量,

  于佛前住自说, 愿使我刹如此。

  所散华止虚空, 合成盖百由旬,

  其柄妙严饰好, 悉遍覆众会上。

  诸菩萨都往至, 诸尊刹难得值,

  如是人闻佛名, 快安隐得大利!

  吾等类得是德, 诸此刹获所好,

  计本国若如梦, 无数劫净此土。

  见菩萨绕世尊, 威神猛寿无极,

  国觉众甚清净, 无数劫难思议。

  时无量世尊笑, 三十六亿那术,

  此数光从口出, 遍照诸无数刹。

  则迴光还绕佛, 三匝已从顶入,

  色霍然不复现, 天亦人皆欢喜。

  廅楼亘从坐起, 正衣服稽首问,

  白佛言何缘笑, 唯世尊说是意。

  愿授我本空莂, 慈护成百福相,

  闻是诸音声者, 一切人踊跃喜。

  梵之音及雷霆, 八种音深重声,

  佛授廅楼亘决, 今吾说仁谛听。

  众世界诸菩萨, 到须阿提礼佛

  闻欢喜广奉行, 疾得至得净处。

  已到此严净国, 便速得神足俱,

  眼洞视耳彻听, 亦还得知宿命。

  无量觉授其决, 我前世有本愿,

  一切人闻说法, 皆疾来生我国。

  吾所愿皆具足, 从众国来生者,

  皆悉来到此间, 一生得不退转。

  若菩萨更兴愿, 欲使国如我刹,

  亦念度一切人, 令各愿达十方。

  速疾超便可到, 安乐国之世界,

  至无量光明土, 供养于无数佛。

  其奉事亿万佛, 飞变化遍诸国,

  恭敬已欢喜去, 便还于须摩提。

  非有是功德人, 不得闻是经名,

  唯有清净戒者, 乃逮闻此正法

  曾更见世尊雄, 则得信于是事,

  谦恭敬闻奉行, 便踊跃大欢喜。

  恶骄慢弊懈怠, 难以信于此法,

  宿世时见佛者, 乐听闻世尊教。

  譬从生盲冥者, 欲得行开导人,

  声闻悉或大乘, 何况于俗凡诸!

  天中天相知意, 声闻不了佛行,

  辟支佛亦如是, 独正觉乃知此。

  使一切悉作佛, 其净慧智本空,

  复过此亿万劫, 计佛智无能及。

  讲议说无数劫, 尽寿命犹不知,

  佛之慧无边幅, 如是行清净致。

  奉我教乃信是, 唯此人能解了,

  佛所说皆能受, 是则为第一证。

  人之命希可得, 佛在世甚难值,

  有信慧不可致, 若闻见精进求。

  闻是法而不忘, 便见敬得大庆,

  则我之善亲厚, 以是故发道意。

  设令满世界火, 过此中得闻法,

  会当作世尊将, 度一切生老死。”

  佛语阿难:“无量清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竟,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则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辄随其本宿命求道时,心所喜愿大小随意,为说经辄授之,令其疾开解得道,皆悉明慧各自好喜,所愿经道莫不喜乐诵习者。则各自讽诵经道,通利无厌无极也。诸菩萨、阿罗汉中有诵经者,其音如雷声;中有说经者,如疾风暴雨。时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各如是,尽一劫竟终无懈倦时也。皆悉智慧勇猛,身体皆轻便,终无有痛痒,极时行步坐起。皆悉才健勇猛,如师子中王在深林中,当有所趣向时,无有敢当者。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勇猛,无有疑难之意,则在心所作为不豫计百千亿万倍,是猛师子中王也。如是猛师子中王百千亿万倍,尚复不如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勇猛百千亿万倍也。无量清净国诸菩萨、阿罗汉,皆胜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也。”

  佛言:“如摩诃目揵连勇猛,于诸佛国诸阿罗汉中最为无比。如摩诃目揵连飞行进止,智慧勇猛,洞视彻听,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百千亿万倍都合为一智慧勇猛。当在无量清净佛国诸阿罗汉中者,其德尚复不如无量清净佛国一阿罗汉智慧勇猛者,千亿万倍也。”

  是时坐中有一菩萨,字阿逸菩萨。阿逸菩萨则起前,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般泥洹去者不?愿欲闻之。”

  佛告阿逸菩萨:“若欲知者,如是四天下星,若见之不?”

  阿逸菩萨言:“唯然,皆见之。”

  佛言:“而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数星,知有几枚也。如是四天下星甚众多,不可得计,尚为百千亿万倍是四天下星也。”

  佛言:“如天下大海水,减去一渧水,宁能令海水为减不?”

  阿逸菩萨言:“减大海水百千亿万斗石,水尚复不能令海减少也。”

  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虽有般泥洹去者,如是大海减一小水耳!不能令诸在阿罗汉为减知少也。”

  佛言:“减大海水一溪水,宁能减海水不?”

  阿逸菩萨言:“减大海百千万亿溪水,尚复不能减海水,令知减少也。”

  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有般泥曰去者,如是大海减一溪水耳。不能减诸在阿罗汉,为减知少也。”

  佛言:“而大海减一恒水,宁能减海水不?”

  阿逸菩萨言:“减大海水百千万亿恒水,尚复不能减大海水,令减知少也。”

  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曰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阿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

  佛言:“令天下诸水都流行入大海中,宁能令海水为增多不?”

  阿逸菩萨言:“不能令海水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为天下诸水众善中王也,故能尔耳。”

  佛言:“无量清净佛国亦如是,悉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无央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都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辈甚大众多,不可复计,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众比丘僧,都如常一法不异为增多也。所以者何?无量清净佛国为最快,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国中,众菩萨中王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雄国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珍宝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极长久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之众杰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广大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都自然之无为也。无量清净佛国,为最快明好甚乐之无极也。无量清净佛国独胜者何?本为菩萨求道时,所愿勇猛,精进不懈,累德所致,故乃尔耳。”

  阿逸菩萨则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说无量清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洹去者甚众多,无央数国土快善之极,明好最姝无比,乃独尔乎?”

  佛言:“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则高;中有意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则大;中有意欲令舍宅在虚空中者,舍宅则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中有殊不能令其舍宅随意所作为者。所以者何?中有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能致也。中有不能致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不慈心精进,作善少德小,悉各自然得之。所衣被服饮食,俱自然平等耳。是故不同,德有大小别,知勇猛令众见耳。”

  佛告阿逸菩萨:“若见是第六天上天王所居处不耶?”

  阿逸菩萨言:“唯然,皆见之。”佛言:“无量清净佛国土讲堂舍宅,倍复胜第六天王所居处,百千亿万倍也。无量清净佛国,其诸菩萨、阿罗汉,悉皆洞视彻听,悉复见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复知诸无央数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悉知心意所念善恶,口所欲言;皆知当何岁何劫中,得度脱得人道,当往生无量清净佛国;知当作菩萨道,得阿罗汉道,皆豫知之。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其项中光明,皆悉自有光明所照大小。其诸菩萨中,有最尊两菩萨,常在无量清净佛左右座边,坐侍政论。无量清净佛常与是两菩萨共对坐,议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无量清净佛,若欲使令是两菩萨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是两菩萨便飞行,则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随心所欲至到何方佛所,是两菩萨则俱飞行则到,飞行驶疾如佛,勇猛无比。其一菩萨名廅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光明智慧最第一。其两菩萨项中光明,各焰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常大明。其诸菩萨项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诸阿罗汉项中光明,各照七丈。”

  佛言:“其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一急恐怖遭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廅楼亘菩萨,无所不得解脱者也。”

  佛告阿逸菩萨:“无量清净佛项中光明极大明,其日月星辰皆在虚空中住止,亦不复回转运行,亦无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复现。无量清净佛光明照国中,及焰照他方佛国常大明,终无有当冥时也。其国中无有一日、二日也,无有十五日一月也,无有五月、十月也,无有五岁、十岁也,无有百岁、千岁也,无有万岁、亿岁、亿万岁、十亿万岁也,无有百千亿万岁也,无有千亿亿万岁也,无有一劫、十劫也,无有百劫、千劫也,无有万劫、十万劫也,无有千万劫也,无有百千亿万劫也。”

  佛言:“无量清净佛光明,光明无极。无量清净佛光明,却后无数劫、无数劫,重复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劫无央数,终无有当冥时也。无量清净国土及诸天,终无有坏败时也。所以者何?无量清净佛寿命极长,国土甚好,故能尔耳!”

  佛言:“无量清净佛尊寿,劫后无数劫常未央,无般泥洹时也。无量清净佛于世间教授,意欲适度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欲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之道。其诸有作菩萨者,皆欲令悉作佛,作已悉令转复教授八方上下,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复欲令悉得作佛。作佛时复教授无央数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道去。诸所可教授弟子者,展转复相教授转相度脱,至令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转相度脱皆得泥洹之道悉如是。无量清净佛,常未欲般泥曰也。无量清净佛,所脱度展转如是,复住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有般泥洹时也。八方上下,无央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其生无量清净佛国者,不可复胜数。诸作阿罗汉得泥洹之道者,亦无央数,都不可复计也。无量清净佛恩德,诸所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甚深大无量,快善不可言也。无量清净佛智慧教授所出经道,布告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上天下甚多不原。其经卷数甚大,众不可复计,都无极也。”

  佛告阿逸菩萨:“若欲知无量清净佛寿命无极时不也?”

  阿逸菩萨言:“愿皆欲闻知之。”

  佛言:“明听!悉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得人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共坐禅一心,都合其智慧,为一勇猛,共欲计知无量清净佛寿命,知寿几千亿万劫岁数,皆无有能计知极无量清净佛寿者也。”

  佛言:“复令他方面各千须弥山佛国中,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复得人道,悉令作辟支佛、阿罗汉,皆令坐禅一心,共合其智慧,都为一勇猛,共欲数无量清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计千亿万人,皆无有能数者也。”

  佛言:“无量清净佛,年寿甚长久浩浩,浩浩照明善甚深无极无底,谁当能信知其者乎?独佛自知耳!”

  阿逸菩萨闻佛言,即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说无量清净佛寿命甚长,威神大智慧光明,巍巍快善,乃独如是乎?”

  佛言:“无量清净佛至其然后般泥洹者,其廅楼亘菩萨便当作佛,总领道智,典主教授,世间八方上下所过度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佛泥洹之道。其善福德,当得复如大师无量清净佛。住止无央数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不可复计劫,惟法大师尔乃般泥曰。其次摩诃那钵菩萨,当复作佛,典主智慧,都总教授,所过度福德,当复如大师无量清净佛。止住无央数劫,常复不般泥洹,展转相承,受经道甚明,国土极善,其法如是,终无有断绝,不可极也。”

  阿难长跪叉手问佛言:“佛说无量清净佛国中,无有须弥山者。其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何等住止乎?愿欲闻之。”

  佛告阿难:“若有疑意于佛所耶?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有边幅,其诸天下大海水,一人升量之,尚可枯尽得其底;佛智亦如是,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有边幅。”

  佛言:“我智慧所知见,诸已过去佛,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者,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甫始诸来欲求作佛者,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者,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佛正坐直南向,视见南方今现在佛,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者,复如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八方上下,去来现在诸佛,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者,各如十恒水边流沙,一沙一佛。其数如是,佛皆悉豫见知之。”

  佛言:“往昔过去无央数劫已来,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万亿劫、亿万劫,劫中有佛,诸已过去佛,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亿佛、亿万佛中有佛,佛各各自有名字,名字不相同类,无有如我名字者。甫始当来劫,诸当来佛,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万劫、亿劫、万亿劫、亿万劫,劫中有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万亿佛、亿万佛中有佛,佛各自有名字,名字各异,不同诸佛名字,时乃有一佛,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耳!诸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今现在佛,次他方异佛国,一佛国、十佛国、百佛国、千佛国、万佛国、亿佛国、万亿佛国、亿万佛国,佛国中有佛,各各自有名字,名字各异多多,复不可同,无有如我名字者。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中,时时乃有如我名字释迦文佛耳!八方上下,去来现在,其中间旷绝甚远悠悠,无穷无极。佛智亘然甚明,采古知今,前知无穷,却睹未然,豫知无极,都不可复计甚无央数佛威神尊明,皆悉知之。佛智慧道德合明,都无有能问佛经道穷极者,佛智慧终不可斗量尽也!”

  阿难闻佛言,则大恐怖,衣毛皆起。阿难白佛言:”我不敢有疑意于佛所也。所以问佛者?他方佛国皆有须弥山,其第一四王天、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之住止。我恐佛般泥曰后,当有诸天人民,若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问我:‘无量清净佛国,何以独无须弥山?其第一四王天、第二忉利天,皆依因何等住止乎?’我等应答之。今我不问佛者,佛去后,我当持何等语答报之乎?独佛自知之耳!其余人无有能为解之者,以是故问佛耳。”

  佛言阿难:“若言是也,第三焰天、第四兜率天,上至第七梵天,皆依因何等住止乎?”

  阿难言:“是诸天皆自然在虚空中住止,无所依因也。”

  佛言:“无量清净佛国,无有须弥山者亦如是。第一四王天、第二忉利天,皆自然在虚空中住止,无所依因也。”

  佛言:“佛威神甚重,自在所欲作为,意欲有所作不豫计也。是诸天皆常自然在虚空中住止,何况佛威神尊重,自在所欲作为乎!”

  阿难闻佛言,则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智慧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无穷无极,无有边幅,甚高大妙绝,快善极明,好甚无比,威神尊重,不可当也。”

  佛告阿逸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愿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有三辈作功德,有大小转不能相及。”

  佛言:“何等为三辈?其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当亏失经戒,慈心精进,不当瞋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精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当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今世求道时,则自于其卧睡中,梦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翻飞行迎之,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则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则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无量清净佛近。”

  佛言:“诸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精进持经戒,奉行如是上法者,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为众所尊敬,是为上第一辈。”

  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语深当作至诚忠信,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烧香散华燃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贪,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欲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于今世,亦复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其人寿欲尽时,无量清净佛则化令其人,自见无量清净佛及国土。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

  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名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便道见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舍宅中自然内外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华绕,浴池上亦有七宝树重行,皆复作五音声。其饮食时,前亦有自然食,具百味食,在所欲得。其人于城中快乐,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于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无量清净佛,但见其光明,心中自悔责,踊跃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亦复不能得见诸比丘僧,亦复不能得见知无量清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状貌何等类,其人若如是比而小适耳!佛亦不使尔身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诚,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无量清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无量清净佛所闻经,心不开解;亦复不得在诸菩萨、阿罗汉比丘僧中听经;以去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无量清净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欢乐,意不开解。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知经,明健勇猛,心当欢乐,次当复如上第一辈。所以者何?其人但坐其前世宿命求道时,不大持斋戒,亏失经法,心意狐疑不信佛语,不信佛经深,不信分檀布施作善后世当得其福,复坐中悔,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作德不至心,用是故为第二中辈。”

  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华、燃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饮食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可复尊极智慧勇猛。”

  佛言:“其人作是已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土。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心中独欢喜,便止其中。复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自然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比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五百岁竟乃得出,生无量清净佛所,心中大欢喜。其人听闻经,心不开解,意不欢喜,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亦复如是。第二辈狐疑者,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乐,次如上第一辈也。所以者何?皆坐前世宿命求道时,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不信作善后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耳。随其功德有铉不铉,各自然趣向,说经行道,卓德万殊超不相及。”

  佛言:“其欲求作菩萨道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然后皆当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者,皆当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皆当作佛,随心所愿在欲于何方佛国作佛,终不更泥犁、禽兽、薜荔。随其精进求道,早晚之事事同等耳,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欲愿也!”

  佛告阿逸菩萨等诸天帝王人民:“我皆语若曹,诸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大精进禅、持经戒者,大要当作善: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盗窃,三者、不得淫泆犯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欲,不得心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不得随心嗜欲,不得心中中悔,不得狐疑,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作受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愍之,悉令生无量清净佛国。”

  佛言:“世间人欲以慕及贤明,居家修善为道者,与妻子共居,在恩好爱欲之中忧念。若多家事匆务,不暇大斋戒、一心清净,虽不能得离家,有空闲时自端正心,意念诸善,专精行道。十日十夜殊使不能,尔自思惟熟计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女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生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在七宝浴池莲华中化生,可得智慧勇猛,所居七宝舍宅自在其意所欲作为,可次如上第一辈。”

  佛语阿逸菩萨言:“诸八方上下,无央数诸天人民,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其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众等大会,皆共于七宝浴池中,都共人人,悉自于一大莲华上坐,皆自陈道德善。人人各自说其前世宿命求道时,持经戒所作善法,所从来生本末,其所好喜经道,知经智慧,所施行功德,从上次下转皆遍。以知经有明不明,有深浅大小,德有优劣厚薄,自然之道,别知才能,智慧猛健,众相观照,礼义和顺,皆自欢喜踊跃。智慧有勇猛,各不相属逮。”

  佛言:“其人殊不豫益作德,为善轻亏,不信之然,徒倚懈怠,为用可尔,至时都集说经行道,自然迫促,应答迟晚。道智卓殊超绝,才妙高猛,独于边羸。临事乃悔,悔者已出,其后当复何益?但心中戾【忄+亮】,慕及等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