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心经

心经 | 作者:马明博 [投稿]

  ——写给天下赵州禅茶社在柏林禅寺闭关三年的那些普洱

  马明博/文

  早已经习惯了听寺院打板的声音。

  “空!空!空!……”

  心中并没有期待。只是响起板声时,会想起《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自问:空了吗?

  哪里那么容易空!虽说关房内无长物,不还是有这么多:一禅床,一卧榻,一橱经,一尊佛,一炉香,一蒲团,一串念珠……

  有的,还有远处的事、近处的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为什么,心总是天高处的云,而不是广袤无际的蓝天?

  为什么,心总是竹梢上的风,而不是支撑竹木的大地?

  为什么,心总是殿角的风铎,而不是殿内庄严的玉佛?

  ……

  这么多为什么,也是散心杂话处。

  且止!

  继续在这如芥子许的蜗居里做道场!

  观!

  一不小心,观到的不是自在,而是烦恼生起处。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谁烦恼你?

  能被人烦恼,你还是不能自在。

  能被人烦恼,是心还是做不了自己的主。

  做不了自己的主,就依然是玩偶者手中提线左右的傀儡。

  我不想成为谁的傀儡!

  接着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声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自观自在的,就是菩萨啊。

  自在是连着欢喜的。你看,佛菩萨哪个不在微笑?

  所以,何必愁眉苦脸?

  给谁看?

  关房里,只有你自己。

  甚至,连个镜子也没有。

  要想窥见另一个“你”,只能在夜深处,望望窗户上的玻璃。

  当初来这里,只为闭关。

  三年之约,只为重新认识自己。

  因为“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好像是苏格拉底说过的吧?

  整日禅坐,心偶然如止水。

  但大多时候,波澜起伏,后浪推前浪。

  自——这个字,《说文解字》中说,古老的意指,是鼻子。

  观自在,岂非就是察觉自己在呼吸?

  一呼一吸间,心湖的水,真地静了下来。

  三年的呼吸,少哪一次都不可以。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就是生命的秘密!

  岂非也是观自在菩萨的秘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东侧粉壁上,阳光描绘的树影,密了、稀了,已经三次。

  不知不觉,窗外,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已然三度。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年期满。

  积淀了三年的时光是否化成生命的能量与滋味?

  没有肯定的答案。但心里有底。

  即便再去面对世事的沧桑,红尘的喧嚣,我已经学会了“观自在”。

  有人说:白茶是蕴藉的白领,绿茶是清丽的少女,黄茶是优雅的“潮男”,红茶是风韵的少妇,青茶是体硕的力士。

  那么,黑茶呢?

  比如说,普洱是什么?

  有人说是禅者。

  闭关三年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静坐闭关的禅者。

  关房的门打开了。

  远远地,一袭缁衣轻缓而来。

  我想喊一声“师父”,却没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

  我虽闭关,依然是茶啊。

  所以,只能静静地看他,走到跟前,低眉,合掌,道:“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