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宝藏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台北宝藏寺
台湾台北宝藏寺

  寺院简介

  根据碑文记载:“宝藏岩亦名石壁潭寺,以新店溪至此淮为石壁潭,故名。创建于清康熙中叶(约西元一六八0年),崇祀观音佛祖,乾隆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九一年)复扩建东西厢殿,均系郭治亨舍其山园与康全合建,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整修后,增祀文昌帝君及注生娘娘暨释迦佛祖。民国二年改称为宝藏寺,逍五十七年恢复宝藏岩原名,六十二年初重修,并配祀天上圣母及阷圣帝君,六十三年经政府核定为古迹之一。岩踞担余山脉拳山之麓,林木荔郁,景色清幽,新店溪洁涸如带,纵目远眺,狮子山头悠然在望,在其左者为景美之仙迹岩,风光如画,诚属人间之胜境,礼佛之圣地。”

  地磅拳山恒指迷佛手

  神滩璧为现救世真身

  宝筏渡迷津共登彼岸

  藏径开觉路并悟诸天

  脉注拳山一揩消千劫

  神现璧水弘航沩万民

  极个拳头欲拯诸般若

  回兹石壁常观自在

  石壁映澄浮圆光回面

  拳头持法界妙手空回

  初到已有二百零八年历史的宝藏寺,第一眼看到的是“偈语”,大雄宝殿外的石柱上、门上,到处都是发人深省的对偈龙飞鴓舞及苍劲有力的行书。

  大雄宝殿主供小的观音菩萨圣像,大大小的观世音菩萨圣像,罗列佛桌上,尊贫严,尊尊慈眉善目,庄重之心油然而生。

  苦海同提登彼岸

  慈航遍渡泽恩波

  宝藏山岩境胜神明诚可仰

  庙建石壁地灵佛佑保平安

  柱上对偈又入眼帘。

  大雄宝殿右侧是妈祖殿,内奉妈祖娘娘,“不生不灭拯饥溺,救苦救鸡发慈悲”的门联对语,正是民间信仰妈祖婆的最贴切写照。

  妈祖殿前石柱上有“陀山倚石现如来”一偈,却找不到对句,有些惋惜。

  大雄宝殿左侧为注生殿,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天上石麟来夜半,人间玉树长阶前”。

  注生殿内石柱上有“潭华水月见如来”,殿外则有“石壁云天观自在”偈。宝藏寺除了历史悠久外,我想,对偈之多,应该也可以成为该寺的另一特色。

        寺院格局

  大雄宝殿的后殿,是新盖的大殿,一楼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恩主公、天上圣母及阷圣帝君等民间信仰的神祇;二楼则为三宝殿,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以及阿弥陀佛三宝佛坐镇,佛像非常大,但配上空旷的空间,却是恰到好处,简单的法器配饰,更显出三宝殿的庄严、清净。

  寺院交通指南

  交通:搭公车在公馆站下,循福和桥下走,约二十分钟可达。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2)2365-5537。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