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第一丛林:昭觉寺

寺院旅游 | 作者:网络 [投稿]

川西第一丛林:昭觉寺

  昭觉寺座落在成都市北面,毗邻市动物园。还没走近昭觉寺,就见到山门前路的两边摆满占卜算命、香烛、饮食、喝茶、理发、日杂等各种各样的摊档,俨如集市。一个寺庙竟然可以衍生出这么大的生意营盘,可想游人之多、香火之盛。据说每年的大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更有近20万的香客持烛燃香、拜佛祈福,搞到消防车都要驻场待命。

  在昭觉寺,是监院智僧法师和知客广兴师父接待的,监院职掌全寺内外寺务行政。知客就是负责待客、应酬的僧人,作为知客,一般对寺庙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发展都非常了解。有这两位师父的讲解,对于了解昭觉寺,我信心满满。

  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故后来改建为佛刹时名叫建元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时,才奉旨改寺名为“昭觉寺”。

  昭觉寺的山门题匾“第一禅林”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殿上的脊饰是一组很漂亮的艺术品,有众神仙列位其中,罗汉伏狮、罗汉降龙于两边,精致生动,很难想象以水泥、瓷片等坚硬之物能塑造出如此柔美、曼妙的组图。

  昭觉寺有很多与别的寺庙不一样的地方。在殿内,一般都是供奉着神或佛,但在山门殿中除了哼哈二将外,竟然还有一尊人像,这尊人像是清朝名将福康安。福康安怎么会坐在这儿呢?这里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年间,昭觉寺上道魁祖师进京为太后说法,后来19岁的福康安被任命为四川总督,临行前,太后特地嘱咐他问候祖师。他到成都后,每隔三日必入昭觉寺,请师开示。一天,福康安对上道魁祖师说:“我不当总督时,倒愿来此看门。”后来福康安病逝,托梦祖师,希望皈依佛门,祖师命其坐守山门。故人们在山门为他塑了一尊像。

川西第一丛林:昭觉寺

  昭觉寺曾是成都占地最大的寺庙,后来被动物园占去近半土地,但仍不失大庙的之风。每个殿堂前的香炉塔都是专门铸造,都有该殿的名字,一个四、五米高的香炉塔,居然专殿专用,看看那气势!

  按照传统大殿的排列,地藏菩萨是本寺的主供菩萨。据说地藏菩萨俗名叫光目,母亲喜欢吃鱼子而犯下杀孽,死后在地狱受尽苦难。光目愿替母亲受苦,救母亲脱离苦海。之后,他见到有很多前生作恶的人在地狱受苦,心生不忍,于是发下宏愿,要“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狱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空呢?所以地藏菩萨一直没能成佛。其实地藏菩萨的修行,完全达到了佛祖的等级。因为他的这个宏愿,人们也称呼他为大愿地藏。

  智僧法师和广兴师父带我走到地藏殿时,刚好殿里正在诵经。这样的活动应该在大雄宝殿举行,但大雄宝殿正在维修,所以每天下午四点的上殿诵经活动在地藏殿举行。为了让我更清楚的看到里面的情况,智僧法师带我穿过正在诵经的地藏殿,殿里一边坐着僧人,一边跪着信徒,场内没有一点杂音,全是那低沉、雄厚的诵经的声音,虽算不上震撼,那种空间感、立体感充斥着整个大殿。在那股直逼心房的声浪笼罩下,我真切地感受到,漫天神佛就在头顶。那声音非常纯净,好像在洗涤你的心灵,象心灵做了一次SPA。

  我们有一部分人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拜神是有明确目的,是想趋吉避凶、避祸求福,或者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中顺顺利利、万事大吉,甚至升官发财,他们只是一种泛神崇拜、一种交换膜拜。但在僧人的身上你是看不到那种世俗的功利,而是一种无我的神情。

川西第一丛林:昭觉寺

  正在维修的大雄宝殿大概要到年底才能投入使用,我们才能一睹我佛尊容。大雄宝大雄宝殿前面的大树号称“天府树王”,大树碧绿翠嫩,充满生气,树冠覆盖的直径至少有几十米,寓意黎民百姓在佛祖的庇荫之下。以前人们祈福,都喜欢把愿望写在纸上、布上、锦囊上,然后或抛、或挂在树上以求平安,把“树王”当做许愿树。现在已还树王一个“干净之身”,人们不再把愿望抛向树上,而是留在心中。

  昭觉寺除了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殿、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殿,还有其他的配殿和配套设施,主要有圆通宝殿、五观堂(僧人的斋堂)、达摩殿、三圣殿、大师殿、三大士殿、药师殿、卧佛殿、钟楼、鼓楼、客堂(寺庙的办公室)、精舍(僧人住的地方)等。

  我仔细观察一下,每座寺庙的五观堂(斋堂)前面都悬挂着一条大木鱼,那木鱼叫“鱼梆”,敲梆是提醒僧人到了用斋时间。据寺内的知客解释,悬挂鱼梆的朝向是有讲究的,只有号称“丛林”的寺庙,鱼梆的头才能朝外,能称得上“丛林”的寺庙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僧侣才行,僧众和合居住于一处,犹如树木聚集的丛林,所以用来比喻僧众的住所。

  昭觉寺内常驻僧侣160人,僧人们除了打坐修行,还有一大任务就是在寺内广种树木,所以,寺内到处绿树成荫,繁森茂密,其中不乏名贵树种。几乎每一座殿堂的旁边都种满树木,每一间精舍都在树木掩映中。一进山门就可以见到的虔心亭(也称八角亭),在高耸的树木中显得格外雅致。

川西第一丛林:昭觉寺

  昭觉寺之前号称“川西第一丛林”,连康熙皇帝都曾题诗赞它“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寺内规模宏大的建筑、无处不成林、无处不成荫的园林和游人如织、香客如梭的景象,你很难想象在五代十国时,因战乱迭起,昭觉寺仅存“房舍五间,田土三百廛”的境况。

  寺庙的运作,除了常住的僧侣,还要请人,请人的主要是对外性质的项目,如“居士住宿楼”的工作人员、“茶园”的伙计等,还有一群人是寺庙里的义工,这群人是自愿参加寺庙的工作,他们主要是信徒,主要工作是搞清洁,比如每天打扫殿堂、打扫庭院、清理烛台架、清理香炉、擦拭墓碑等。他们觉得能为寺庙做点事情是自己的福气、是一种缘分。

  可能由于成都人有喝茶的习惯,稍大一点的寺庙都无一例外的设有茶园,只是每家寺庙茶园的客人对象有些不一样,昭觉寺的茶客以信徒为主。本来想在寺庙里住一个晚上体验一下,接待住宿的人说要皈依证,我没有皈依证,在智僧法师的首肯下,同意我入住,但那里没有单间,最小的是三人间,必须与他人同住,我独自包下一间三人间都不行,而我晚上要写稿和整理资料,怕影响其他人,只能放弃了。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