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峨眉――大安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大安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亲率大军东征顽敌至此,兵马劳累,又遇风沙骤起,因听元帅进言:“在此小驻一夜为好”,结果次日出兵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即御封此地为“安平”,并敕令动用库银在此兴建一寺以纪之,赐名“大安寺”。 1300多年来,大安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其佛教文化影响历经唐、宋、元、明、清而不衰。直到民国初年,因建寺久远,主体建筑严重老化而坍塌。由于千年名刹的辉煌灿烂历史以及它浓厚隽永的佛教文化底蕴对广大信众根深蒂固的影响,兴寺立院的愿望日渐强烈。

  1992年,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在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以明清北京城为原貌的第一城,大安寺旧址亦位于其内。广大佛教信众纷纷请求人民政府恢复大安寺佛教活动场所。经政府同意、民族宗教部门批准,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负责捐资重建。历经三年时间的精心打造,大安寺再度呈现于世。其建筑气派,工艺精湛,宝殿庄严,堪称寺院建筑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经政府同意、各级宗教部门批准,礼请中国佛协副会长、四川省佛协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大和尚为大安寺方丈。

  大安寺整体规划设计体现了我国传统寺庙风格,同时突破创新,独具特色。其占地面积16953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为一门十三殿的寺院格局。中心位置的万法归宗阁采取了叠加式方法建造,高达四层,周围裙殿相拥,错落有致。远眺气势恢宏,近观高大伟岸。在其东西两侧各设置了与殿宇风格一致的190多级台阶的波形式挂梯,作为方便信众到达各殿礼佛朝拜通道,并在适当位置配备了可供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使用的升降电梯等现代化设备,使其古色古香中透射出现代化气息,是古今建筑与寺庙文化的完美结合。整体建筑堪称佛教文化艺术之经典。

  位于第一城中心位置的第一殿、金佛殿为盛唐时期的风格,堪称目前亚洲室内最大的佛殿,体现了中国佛教界最高规制――一铺九尊的供像形式;弥勒殿、大悲殿、大雄宝殿、五方佛殿、舍利宝殿分别位于寺院中心建筑——万法归宗阁的一至四层,寺院的山门、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分列于寺院一层的四周。还有位于寺院西北的上座部殿堂――释迦殿、玉佛殿和罗汉殿。寺内供奉各式造像共133尊,普遍采用了錾铜贴金、手工彩绘、镂空、雕刻等高超工艺。大安寺完整体现了南北佛教圆融、显密圆通的普贤道场。

  大安寺自恢复落成之日起,寺院庄严,法事不断。先后举行了金佛殿洒净法会、佛像装藏洒净法会、永寿大和尚晋院法会、大安寺恢复落成庆典暨佛像开光法会、为奥运祈福法会等大型佛事活动,历次大型法会与会者都在数千人以上,盛大而庄严。每逢佛菩萨纪念日、农历初一、十五礼佛日等时间都要举行相应的法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亲临大安寺出席恢复落成开光庆典。宏伟的建筑、深远的文化、旺盛的香火、如法如律的佛事活动,深深吸引着海内外高僧大德、佛学者前来瞻仰礼拜、参观考察。每天来此参观礼佛的信众和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