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景点介绍

寺院旅游 | 作者:网络 [投稿]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相传晋太康三年,古印度传来一舍利塔,内悬宝磐,中藏舍利,系阿育王所建,佛徒建亭以供此塔。是我国佛教“中华五山”之一,与日本交往甚多。

浙江阿育王寺景点介绍之西塔

  西塔,据宋濂《阿肓王山广利禅寺碑铭》云:始建于唐玄宗。危索《重建下塔记》谓:大千照禅师撒旧塔而新之,始工于元至正二十四年(一三六四),越四年成,崇十又三丈五尺,广二丈三尺,中为级道,下设世尊像。一九七九年,国务院拨款重修。浙江省文物保障单位定为元塔,属省级保护之文物。

浙江阿育王寺景点介绍之东塔

  东塔,始建年代不详,1992年,寺方依据日本入明画僧雪舟绘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的《育王三塔图》重建。东塔七层八面,高达53米,混凝土结构。

  佛塔塔基石质须弥座。底层为副阶,24根石柱支撑,顶部由斗拱结构,雕梁画栋。底层直径11米,南北开壶门,其余各面为火焰券壶窗。塔中中空,塔内有木质楼梯,可登塔顶。门上落锁,不得攀登。

  佛塔每层都有平座,平座由木质栏杆围挡,平座底部由斗拱支撑。腰檐挑角下有铜铃,随风摇动。副阶、腰檐和塔顶覆盖灰瓦。塔身通体红色。铜制塔刹由覆钵、仰莲、相轮、葫芦等组成,相轮九重,八条浪风锁各系八角。

  佛塔为近年所修,缺少特色。塔前摆放一些石质构件,西侧立有修塔石碑。鄞州学者桑文磁老人撰《东塔碑记》中道:“论其方位,在寺之东。面对玉几,背倚鄮峰。七级浮屠,八面玲珑。刻饰雕文,鹅黄猩红。藻井绮丽,飞檐凌空。金铃和谐,铁马叮咚。”

浙江阿育王寺景点介绍之五百罗汉殿

  阿肓王寺的五百罗汉殿殿内陈列了500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罗汉。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波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

浙江阿育王寺景点介绍之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后,高约十四公尺,建筑面积计八六九点四一平方公尺,式样与天王殿同。殿之中塑释迦牟尼佛。东塑消灾延寿药师佛及阿难尊者。西为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两旁为十八罗汉。后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海岛图》及文殊、普贤像。殿之前方上檐下悬有“大雄宝殿”四字方匾,为清高宗御笔。内外对联,见《艺文志》。殿内左壁嵌有宣统三年之重修大殿记碑。

浙江阿育王寺景点介绍之舍利殿

  舍利殿,在大雄宝殿后,正屋五大间,高约十三公尺。建筑面积计五四点三平方公尺。工艺精美,超过以上两殿。传说宗亮住持为重建舍利殿事,曾亲去北京,揣摩主宫式样。屋顶上尽用黄色琉璃瓦。殿前屏门,浮雕绮丽。殿之正中供奉舍利石塔,塔下列利宾及阿青王像(护法)。殿内右角塑有秽迹金刚,左角壁有韦陀菩萨。殿内后方,塑有释迦涅架像。

  殿前上有“妙胜之殿”四大字,为宋孝宗御笔;下有“舍利殿”三字,为竹禅所书。殿内栋上有“佛顶光明之塔”一匾,系宋高宗所赐。殿外后壁有唐石雕天王像四块,极可珍贵。后庭左右两壁,有重建舍利殿碑(详记建造经过及四方檀越姓名)。涅梁忏主塔铭及来真身舍利塔碑记(文详《碑碣志》)。后庭之中有“母乳泉”,奉化江五民书字,慈溪前三照题跋。泉上刻有“散曼陀华”四大字,为宁波高振香所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