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禅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城南贤明山麓的半山腰。它的前身为水陆院,系近处乌伊(眉)山下安福院的功德院。始建于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大中祥符年间安福院改建为昌国院,水陆院也改为广福院。皇佑中,因原地狭窄不易发展,于是迁移到贤明山麓。
广福院自移建贤明山后,由于背山面对葛溪,又邻近城郭,加上此地又是原东安八景之一的“贤明舒啸”,站在山顶,北眺城关,但见屋宇参差,鱼鳞栉比,视野甚是开阔。山腰处有泉出于石窟间,清寒冰骨,盛夏不枯,号称“寒泉”。于是这里很快成为古城名刹,除了善男信女烧香礼佛外,更有骚人墨客涉足于此览景或消暑,并留下了不少佳句。
宋新登人,与苏轼、曾巩同榜进士,曾任复州刺史的许广渊有《广福院》诗:“溪光山色照天晴,开豁襟怀远眼明。每日风清生竹韵,有时雨过沸滩声。夷犹水上渔舟逸,奋迅檐前燕羽羽旌。珍重老僧无个事,坐观群动竞经营。”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僧法藏重建广福禅寺。其后,明代邑人为振奋本邑文运,于寺后贤明山巅新建了联魁塔。明末著名戏剧家李渔,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特来新登广福禅寺小息数日,写下了他在禅院生活所体验到的《苋羹赋》、《赛神记》等诗赋文章。
清雍正七年(1729年)僧源圣等重修广福禅寺时,在寺内立《贤明山广福院置产碑》。寺后山腰处因有泉出于石间,清寒冰骨,盛夏不枯,此泉正好位于广福禅院的法堂左首,清代新登县令吴墉于泉潭上题“清心泉”额,意为禅门普济众生,饮此泉则可六根清净。于是禅院、宝塔、寒泉融为一体,映影成辉,并与东西两翼的“登云钓月”、“塔山拥翠”组成了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而招来了更多的文人学者前来光顾。如清道光二年(1822年)新登知县吴墉作《和张莳塘无韵》诗:“精舍城南登古禅,层峦雨冼早秋天。一龛香火因缘在,半榻茶烟诗句联。后度欲随前度客,出山同品在山泉。漫从两宋征遗迹,胜地还凭法藏传。”
清道光三年(1823年)新登知县题《广福院》额。光绪年间寺僧熊会重修广福禅寺。进入民国后寺院逐渐衰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寺院及周边山林归属新登林埸,由于长期失修寺院塌圮。
2002年5月20日,经富阳市政府同意,广福禅寺迁建贤明山南,百丈山西的乌眉山脚。总体规划占地八十亩,包括三圣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15个殿堂。同年7月15日新登各界人士5000余人,在乌眉山下举行广福禅寺动迁仪式。由隆慈法师率四众弟子,十方护法檀越,破土启建,具有初期规模,建道场,安僧侣、立清规、定法门,为净修念佛法门,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承弥陀之慈愿,得生极乐莲帮。
2004年10月15日三圣殿举行开光仪式,宁波铁塔寺可祥大和尚、九华山圣君大和尚、天台国庆寺允观大和尚等万余民众参加了开光仪式。九华山圣君大和尚有《贺广福禅寺三圣殿》诗:“佛光照法界,三圣显金身。广福开盛会,龙天庆祥云。”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悬空寺,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又名崇虚寺。现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建筑主要是明、清遗物,该寺历代均予重修。悬空寺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庆云县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之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记载。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扶风县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地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是国内仅存的佛、道、
武汉归元寺又名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
雷音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黄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势,寺院重迭,以集中、紧凑、高雅著称。设计以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台浑然一体。寺院显得非常庄重宏伟、气势非凡。
红螺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公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建于384年,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所建。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始祖。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故琼州历来即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