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
钟鼓楼
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东侧鼓楼内悬一纯铜巨钟重约2万斤,钟声浑厚悠扬,声传方圆十数里;西侧鼓楼内置一巨鼓,大鼓直径2米,鸣响风起云涌,滚雷漫漫天边来。寺院一天的生活,始于晨钟终于暮鼓。有一幅对联写的好,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大 雄 宝 殿
与天王殿相接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17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双檐歇山式建筑结构,雄伟壮观。大雄宝殿又称佛宝殿、正殿、大殿,是全寺主体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处。大雄,以佛具智德,能破除一切烦恼,故称大雄。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者,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皆归此殿传持正法,雄镇大千。
(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最重要的内容。简单的说,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是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这是主持三宝。更重要的是自性三宝,佛是觉悟,法是正知正见,僧是清静无染,这是一切众生本有的,是一切众生真实的归依处,能生出一切功德,故称之为宝。)
大雄宝殿前的两幅对联,一幅是:“恒守正念不间断常乐柔和充法喜,勤行精进无懈怠永离尘秽竟清静”。它劝戒人们要持久地坚守正确的信念,不染浮尘,勤奋敬业。另一幅是:“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主人梦,试看庭前月色色色全彰古佛心”。它描述深夜寺院钟声清脆悠扬,皎月当空佛院宁静安谧,别是一道美景。
大雄宝殿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像高八米六,纯铜铸造,重约4万斤。佛是印度梵语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觉悟的意思。佛教扩展开来,即佛陀教育,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地教育。
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他的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4月8日,卒于公元前486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逝世。他与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同时代人,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的儿子。释迦牟尼在19岁时,感慨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是一个仁慈、清净、智慧都圆满的人。他一生讲经教学,弘传正法,他的弟子很多,常随从就有1250人,其中著名的有10人。
海岛金山寺在唐宋时期闻名全国,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大唐时期,释迦牟尼佛见唐人信佛谦恭,愚钝可化,于是,驾祥云到东土中华巡视降福。释迦牟尼佛祖在经过庆云的时候,看到这里一派祥瑞之气,便按落云头,止住和风,降身地上,在一村庄驻足小憩,从此该村取名庆云,便有了庆云镇、庆云县的称谓。后来,村村有寺院,家家观世音,人人颂弥陀,当地民心淳朴人心向善。海岛金山寺更是名声大振。
海岛金山寺名声远扬,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唐僧当年就在这里出家。
唐僧,法号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和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师之一。唐僧祖籍河南,出身官吏家庭。据民国3年编纂的《庆云县志》“轶事”中记述,隋朝末年,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携妻殷满棠赴无棣县上任,那时的无棣县城在今天的庆云县于家店村北。陈光蕊走到志门刘村,乘船渡河,船夫刘洪见殷满棠生的俊美,顿起歹心。当船行到河中心时,刘洪将陈光蕊推入河中,陈光蕊不习水性,溺水身亡,刘洪强行霸占了殷满棠。当时,殷满棠已有身孕,只好忍辱偷生。孩子生下后,刘洪又要加害孩子。为防不测,殷满棠将写有孩子身世的布条缝在孩子胸襟上,然后将孩子放进一个木匣里,偷偷放入河水中。而后,殷满棠自尽身亡。
木匣顺水漂到金山寺河段,被寺内僧人发现救起。法明长老先将孩子寄养在附近康家村一个姓梁的家中,这个村子如今已不存在。梁氏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孩子。孩子几岁后,法明长老将他接回寺院剃度为僧,取名海流,这就是后来的唐僧。后来艺人将此事编成戏曲“倒听门”、“殷满棠诉苦”或评书段子,流传至今。
隋朝推崇佛教,著名寺院僧人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唐僧13岁那年,隋朝在洛阳考选和尚,由于他经历特殊,天资聪慧,被破格录取。从此,唐僧离开了庆云海岛金山寺,开始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唐太宗贞观3年,唐僧从长安出发,经玉门关西行,来到现在的印度国取经,历时17年,回国后著书立说,为传播佛教文化和对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因唐僧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3类经典著作,被赐号三藏法师,人称“唐三藏”。
大雄宝殿内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雕塑,十八罗汉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佛的16个弟子和降龙伏虎二罗汉的合称。佛教中,破了执着烦恼的圣人就称罗汉。释迦牟尼为使佛法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众弟子常来人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像背后的这尊佛像,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有33化身,广化众生,在信男善女心中无处不在。观世音飘游八方,四海为家,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千手千眼。“千”代表圆满。凡人学佛,也表示我们帮助别人,要具备全方面的能力,眼到手到方称圆满。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
念 佛 堂
西侧是念佛堂。念佛堂共有两层,它的建筑形式是船的形状。它象一艘巨轮,劈波斩浪,隐喻苦海慈航度众生。念佛堂是四众弟子念佛共修的场所,平日早晚功课都在这里进行,常年佛七不间断,每天4小时听经,10小时念佛。
四 合 院
东边是四合院,是僧众的生活区。
藏 经 楼
大雄宝殿后面是巍耸的藏经楼,藏经楼投资1000多万元,地上建筑4层,高26米,面积1258平方米。珍藏有乾隆版《大藏经》、《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书籍,诚然镇寺之宝。
佛教经典称“藏”,是“容纳收藏”之意。所谓“大藏”就是把一切经典汇集在一起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佛学大丛书。《龙藏》是清代惟一也是中国最后一次官刻汉字大藏经,是目前最为完整的一部汉字大藏经。,每一部都是大部头,每部《龙藏》约有15万页。厚厚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总页数不到1800页。如果算上纸张厚薄差别,一部《龙藏》大概能有100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厚度。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
玉 皇 殿
藏经楼西边是玉皇殿,玉皇殿里面供奉玉皇大帝,现寺院不是在原址上修建的,原址位于西南2公里处的汾水王村。现玉皇殿附近原先有一玉皇庙。建在延陵台上,本地人称之为高墓台,为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长子墓。在明代,因此处常有马驴车受惊、人失迷之事出现。为此,修一玉皇庙,立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有庙会。1929年,此庙被国民党扒掉。清康熙六十年夏由当时庆云县知县蒋锡震立,现仍存于海岛金山寺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季札是春秋吴国国王之弟,被封为“延陵”。季札应燕国招聘,在赴燕时行至于此,长子病故。为不携棺之义,故葬于此处,古曰“延陵台”,当地称高墓台。)
方 丈 楼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大 玉 佛
藏经楼后面的这尊庄严的雕塑就是光中之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师。阿弥陀佛是印度梵语,“阿”翻译成汉语是“无”,弥陀是“量”,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无量的德能,总之一切都是无量的。金山寺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为佛教净土宗的道场,净土宗的信众的修行方法是,通过念诵“阿弥陀佛”圣号进行修行,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也是我们寺院为什么要有阿弥陀佛的缘故了。
弥 陀 村
大玉佛的东侧是弥陀村,弥陀村的一楼是可容纳千人的斋堂。一楼以上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到寺院求往生的老年人。
贵 宾 楼
大玉佛西面是寺院的贵宾楼是寺院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地方。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
地 宫
藏经楼地下一层设地宫,地宫里布置以台湾画家江逸之先生所画的地域变相图为蓝本雕刻的千余尊香樟木雕,木雕形象各异、栩栩如生,配有声光电等。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人们时有错误或犯罪举动,究起根本,实是欠缺道德教育的过失,人们不明因果任性妄为。有感于此,建造地宫,地狱将向人们展示: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绝对是恶报。意在警醒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地宫的建造,得到多方支持肯定,实是引导社会人心的一大善举。
佛教认为,佛陀教育是智慧觉悟的教育,它教人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其它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归心净土。
佛教讲究修行首要落实孝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即是真心本性,“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上下一体称为孝。世出世间法,都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有一切善法,一切善行,都是从孝敬孝顺衍生出来的,这是真正的大根大本。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悬空寺,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又名崇虚寺。现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建筑主要是明、清遗物,该寺历代均予重修。悬空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扶风县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地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是国内仅存的佛、道、
武汉归元寺又名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
雷音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黄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势,寺院重迭,以集中、紧凑、高雅著称。设计以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台浑然一体。寺院显得非常庄重宏伟、气势非凡。
红螺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公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建于384年,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所建。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始祖。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故琼州历来即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于佛教盛行之梁天监年间,唐贞观中寒山曾至此而得名。梵宇历劫,屡毁屡建,佛子之心可鉴;千五百年,几经沧桑,沿革当理分明。原《志》志寺第二,今列《沿革》卷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