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文摘32

明一法师 | 作者:明一法师 [投稿]

《与祖师同行》文摘32

——衲子转身

前几天看《真歇禅师示众文》很是喜欢,尤其被真歇禅师评为未足奇的古德衲子的转身事迹所迷倒。看到“或为愚痴而再来”时,迟迟想不起来是谁,查了好多的资料,问了好多的人也没有得到答案。今天在座上,肚子饿了想到午斋,忽然想到洞山良价禅师的愚痴斋。好开心!

真歇禅师示众文

“真歇了禅师示众云:‘悟得纸衣下事,只解恁么去。明得一色边事,未会先师意。自余则隐峰倒卓,灌溪步归,无业问随后之人,大颠说无声三昧。或闻鼯鼠而便脱,或为愚痴而再来。或竖指而休,或翻船而往。一一坐亡立化,个个逞神现通。其显也目击正容,其混也忘踪失迹。用得纯熟,措手自由。满路光生,迥无依著。此乃衲僧平常转身,亦未足为奇也。若也已见未明,眼光落地,如生龟脱壳,似方木逗圆,为形躯之所滞,被火风之所迫。盖一生念念散乱,心识分飞,临终之时,暂欲澄心静虑,闭目合眼,意不为幻妄磨灭者,岂易得乎。要须硬鱍鱍地,壁立千仞,一念恁么去,彻底休歇去,气息都无去,那边了却去。直得行如鸟道,坐若虚空,空想亦无,个点灵明,迥然超卓,曾无改变也。只如今日,还有光影落时、不昧生死底汉么?’良久,云:‘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这段里面所说的“悟得纸衣下事。只解恁么去”是“真性不化”的公案,这在前几天写的《不借借》里有说到的。“明得一色边事。未会先师意。”这是石霜圆寂后首座与石霜的侍者九峰的公案,这在前几天写的《不借借》里也有说到的。“隐峰倒卓”这是唯一“倒着走的祖师”,我最喜欢的祖师之一,在我的《铁壁银山》的文章里有详细记载。“灌溪步归”就是那位走了七步后入灭的祖师。无业大家应该很熟的啦,皇帝一再请他去,最后他把皇帝骗了一把,从别的路走回了老家了。大颠善说无声三昧,死了也舌头不化,生也如是说,死也如是说。听到鼯鼠叫而便脱的人是大梅法常禅师,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祖师之一,他正给人开示了一半,听到鼯鼠叫后说了一句:“既此物,非他物”,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就跑了。

其实这里所列的几位祖师,仅是无数禅河里惊世骇俗的祖师们的几个例子,祖师们得大自在后,随随便便转个身,去哪里自在得很。异类中行的有,为请法再来的有,为完夙愿而来的有……如此等等举不胜举。他们的特点都是想来就来,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像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投胎投错地方已经算是笨的了。

所以学佛学到今天,发现当初的念头没有错。佛教不光有启迪人心的功能,更有着教人解脱的特点,能够让人知道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从目前来看,学人虽然还没有得大自在,更谈不上得大智慧,但从眼前明显的烦恼淡化,身心清净就已经很受用了。何况还有像前面说的这些祖师们的逍遥自在这个大饼悬在眼前,激励学人“努力殷勤空里步”,向他们靠近。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