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二十二

明贤法师 | 作者:明贤法师 [投稿]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第一次经典结集

首先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形成,这与释迦牟尼佛的圆寂有关。

释迦牟尼佛圆寂前,讲述了《涅槃经》,讲述了僧团将来应如何发展、如何管理、僧团和居士弟子间应如何交流、如何进行参学。虽提出了这些要求,但后来还是出问题了。大约在佛圆寂不久,就已开始有些问题了。(《大唐西域记》卷九说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后三个月。)

佛灭后三个月,在王舍城,阿阇世王作外护,在毗婆罗山旁的七叶窟建立了一个很大的精舍,迦叶尊者作主持,集合五百位阿罗汉进行第一次结集,叫做第一次经典结集。

阿阇世王的结集有一个要求:把佛说的所有经典全部结集到一起,以后不能再随意窜改文意,而且以后佛教的僧团,要顺这一大方向发展。

首先由阿难尊者背诵佛所说的法,迦叶尊者向他提问题,他回忆,然后大会批准他的复述。在结集过程中,就发现有漏洞了。

首先,关于释迦牟尼佛遗嘱中,杂碎戒可以舍、随方毗尼该如何安排,这个问题阿难尊者就不能确定。只要这个问题一留下,就埋下了第二次结集的伏笔:第一次既然解决不了,我们就尽所有人的力量,搜集更多证据,来进行第二次。对第一次结集,吉藏大师则说有近千人在七叶窟结集。

结集过程中,阿难、迦叶等大尊者都参与了,迦叶尊者凭自身的威信,使其中大大小小的是非都化险为夷、化为无有了,但结集完后还是出了一件事。

当时有一位叫富兰那的大尊者,就跟迦叶尊者辩论律藏和经藏的问题。富兰那尊者与富楼那尊者不是一个人,富楼那尊者在佛的弟子中善于说法,而富兰那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剃度出家的第七人,可想而知,在当时僧团中有多大威信。虽然迦叶尊者掌握着衣钵,威信很高,但第一次结集完后,富兰那长老仍然认为有问题。一结集完,富兰那长老就带领五百位比丘来到王舍城,跟迦叶尊者辩论律藏和经藏的问题。

富兰那尊者说:“我亲自从佛那里听到教诫:我们吃东西,不用净人往手上过渡,施主若供养,可以接过来直接吃;若吃水果,并不需要作净,不需要把水果去皮也可以吃;若没人帮忙,乞食时遇到困难,比如向七户人家乞食还化不到饭,就可以开缘,向更多人乞食。”

但第一次结集中明令:比丘托钵只能托七家,若托完七家还找不到饭,当天就只能挨饿,不能再找了。

这些意见提到迦叶尊者面前,已经非常激烈了,因为富兰那尊者的意见也是佛亲口对他说的。他说:“我绝不妄语,我在佛身边也有很多年,也是佛亲手剃度的第七位比丘。你们如此结集,虽然口径一致了,但不符合我听到佛亲口说的法。”

这里其实就已有一问题:佛的这种开缘,很可能是在二转*轮和三转*轮中说的。二转*轮和三转*轮的法要,很多是大乘典籍,而他们的这一次讨论,可说基本只是讨论初转*轮的律藏,初、二、三转*轮法要的归类工作,当时并没有做得很妥善。

因此,这个争论在当时肯定没有结果,就因为迦叶尊者的权威性,富兰那尊者最后放弃了。但这些讨论、疑议依然存在,这种疑议逐渐就隐藏下来,过了不久,发生了另一件事,进行第二次佛教的经典结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