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心地法门之透关
学佛人欲见本来面目,须要打破生死关头。欲打破生死关头,须要扫除无始以来身心恶习。欲扫除无始以来身心恶习,必须痛下持戒工夫。持戒功深,恶习渐除。一旦除尽,本性自现。惟心地法门之心戒,戒相太高,下手不易。兹为便利初机,订定渐消夙习方法,方便名之日透关。透关与持戒意义相同,且有除恶务尽之义。关喻恶业,恶尽曰透。举其要目,束为八端:一曰心口不一,二日杀盗邪淫,三曰两舌恶口,四曰贪戾悭吝,五曰嗔恨嫉妒,六曰自大轻人,七曰信心不坚,八曰我执烦恼。凡此八端,学人各体身戒心戒之旨,各因其习气,就其易犯者先除,难犯者殿後。决心之後,自向佛前严立持戒透关誓愿,痛自忏悔。忏者,自咎既往。悔者,痛绝将来。限定日期,一一透过。或一期限除一种,或一期并革数条。数之多寡,详加斟酌。期之久暂,随缘定之。限期之中,务使除尽。易犯者既不再犯,难犯者自易消除,此为修持之实际工夫。若不能实行透过此中粗重恶习,则浅近佛法,尚隔门墙,何能深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之无相法门耶?
附录二
心地法门之佛魔一心
人之善恶,皆由心生。心善则佛,心恶则魔。佛魔原无定性,但随心念之善恶以为转移而已。诚实、谦恭、慈悲、勤俭,善念也。欺诈、骄慢、嗔恨、淫惰,恶念也。故一念善,则佛应之。身心环境成为祥和,而化於佛。不独善者愈善,恶者亦转而为善。一念恶,则魔应之。身心环境转为恶劣,而化於魔。不独恶者愈恶,善者亦转而为恶。故日“凡圣不出一心,善恶皆由心造。”心佛则佛,心魔则魔,理固然也。末法时代,人多迷暗,善恶不明,自陷苦恼。更有心怀险曲,而故作善言,以为人尽可欺,世莫予智。殊不知恶劣邪魔已丛集其身心,一旦业力发动,小则疾苦丧乱,大则沉沦恶道。纵赖已往善因,暂得幸兔,然福报一尽,恶报无穷,岂不险哉?此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之道,历古今而不爽者也。总之佛魔不离自心。何以故?一切唯心故。所谓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但法无自性,法无邪正。心正修邪法,邪法亦正;心邪修正法,正法亦邪。心善则化魔为佛,心恶则化佛为魔。吾人举心动念之际,可不慎乎?!
兄附录三
记慧明法师乐观法师述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者法师,大江南北,无人不知,尤其为诸方出家禅和子所称道。他籍贯福建,听说是少年出家,我亲近他的时候,他已经是近古稀之年的者人,矮小个子,只有五尺多高,古铜色皮肤,头角峥嵘,两颧高耸,说话音声如洪钟般的宏亮。他在大殿中讲经说法时,嗓音震得殿上铜钟发出嗡嗡声响,可见是个奇人。观他的那一副外表,简直活像“罗汉堂”中那尊降龙伏虎的罗汉,与广东南华寺祖堂里供奉的六祖大师肉身形相颇相彷佛。
慧明者法师,他在俗时原是务农出身,不曾读书,出家後的活计,全是苦行生涯,在丛林中服务外寮,充当菜头、饭头、水头、净头等苦恼职事,闲时欢喜趺坐参禅。他这个目不识丁的苦恼和尚,何以会有法师的尊号?说来倒也是奇事一件,根据林下一般者前辈们的谈说,慧明法师在宁波天童寺当“行堂”(斋堂中给大众装菜饭的职务)时候,每天斋罢,他就喂养狗子,这件事,算是他的日常例行功课之一。狗吃剩下的馀饭,他舍不得丢掉,为了惜福,拿起来用水淘过之後,他自己来吃。如是有好几年,一天,他吃狗饭时候,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同寮们问他笑个什麽?他说:“我常常听得人说,狗子有佛性,今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好笑。”他从那时起,似已悟入佛之知见。此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正是。
随後,天童寺里延请法师讲圆觉经,他虽是行单,却很发心,天天随众听经。一天,他听法师讲说经里面“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的道理,当即心开意解,豁然见到本性。每次听完了经,他还要向他的同寮讲说一番,表示他对经义上的领会。同寮们都讥笑他,说:“你把镜子照一照你的面孔,像你这样一副苦恼相,又一个大字不识,你还妄想当讲经法师吗?”他当时气愤不过,回答说:“你们就估计我不能当法师吗?好,从今天起,我偏要做个法师给你们看看。三年之後,我还要回到天童来讲经呢!你们等著瞧罢!”同寮们听他说出这样大话,都一齐拍巴掌大笑!有的说:“像你这副材料,就可以当讲经法师,那除非是铁树开花,黄河之水倒流。”他也不与他们争辩,马上回到房里,收起衣单,背著包袱,走出山门。
自从离开天童之後,他到处行脚,效五十三参故事,遍访善知识,并且朝拜了中国四大名山,不觉已经三年。在第三年的春天,他听说天童寺又有讲经法会,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触动念头,乃背起包袱,又回到天童寺来。当他走进客堂坐下之後,知客师看他只有一个破包袱,人也矮小,又是长的一副苦恼相,把他当作“云水僧”看待。板起面孔,问他:“你这位师傅来常住有什麽好事?”答道:“我是来听经的,前来常住讨个经单。”知客师闷在心里好笑,觉得像你这个苦恼子,来听什麽经,乃打趣说:“你可知道我们这里是讲什麽经啊?”他昂起头来答道:“这个,又何必问?不是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麽?”知客再向他开玩笑问道:“你可知道“大方广”三个字怎麽讲?你讲给我听,如果讲得对,我就准你经单。」他看到知客师故意问难,马上放下脸指著知客说道:“你好没有参学!怎能用轻慢心来问法,你要向我求开示,必须恭恭敬敬,搭衣展具,向我顶礼三拜,然後在我面前长跪合掌,我才可以讲给你听,如此儿戏态度,岂是求法之道?”知客受了他一顿呛白,当时觉得这人貌虽不扬,明堂倒还不小,於是马上摆了一个“乌龙”,口里说好,请坐片刻,我马上就来。
那个知客师掉转身,跑到丈室,向方丈和尚来了一个“瞒天过海”。说适才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挂单师傅,他声言要来听经讨经单,我问他听什麽经,他答道要听“大方广佛华严经”。我问,大方广三个字怎样讲?他的口气真不小,说要听“大方广”三个字,都非得叫方丈和尚搭衣持具把他请到丈室来他才可以讲。那位方丈和尚听了知客这一番说话,一时好奇心动,当真披上大红祖衣持具来到客堂,把慧明和尚请到丈室。慧明和尚进到丈室,对方丈说:“和尚你要听我说法,还须把你的法座借我一坐。”方丈就依他,恭而敬之把他送上法座。他坐上法座,俨然像个法师派头,把“抚尺”一拍,开口言道:“和尚,大方广三个字,每个字有广中广、广中量、量中广、量中量四种讲法,若讲广中广义,那我一辈子也讲说不完,要用广中量、量中广两种讲法,那也要讲上一年或半载,假设要我用量中量的讲法,我可以同你来谈一谈,不知和尚爱听哪一种讲法?”方丈和尚听他这麽一说,觉得这位行脚僧不简单,不敢轻慢,乃回答说:“就请讲一讲量中量吧!”
於是,他就大作狮吼,如何名“大”?如何名“方”?如何名“广”?把这三个字的体、相、用三重玄义,称性而谈,犹如桶底脱落,一泻千里,足足讲说了三个钟头。方丈和尚愈听愈高兴,觉得所讲的道理,全是从他自性中流出,不落前人碓臼,别有见地,奥妙无穷,引人入胜,马上顶礼拜谢,连声赞叹说:“法师高明!法师高明!”并且请他代座讲经。这是慧明和尚受人尊称为法师的来由,也是他开始讲经的第一遭。
自此以後,诸方丛林多慕慧明法师的名望,纷纷延请他讲经。他每次讲经,都是座无虚席。他虽然有了讲经法师的声名,可是,他却不在文字书本中推敲,志趣在禅那。他的讲经,全凭著他的领悟去发挥,不像其他讲经法师要参考疏钞。他认为疏钞上面的义理,乃是前人的见解,与自己毫不相干,疏钞背诵得熟,也不过是替别人数宝。所以他讲经从来不判教,只是消文释义,而喜谈有启发性的公案典章,故为一般禅和子和男女居士们所乐闻。只要听得慧明法师去到某处讲经消息,禅和子和一些居士们,都是蜂拥地跟著他跑。那种情景,是普通一般讲经法师不曾有的。慧者他虽然是个不讲文字的人,可是,说的法语,却很优美。那年,我在灵隐过年,除夕晚上,他上堂说法,我记得法语中有两句话,“花开朵朵艳,梅瓣片片香”,是多麽有诗意啊!岂是一个不喝墨水的人所能道出,可见是他的悟境。(有慧明法师语录一卷,为湖南谈玄法师记录。)
在我亲近慧明者法师半年中,觉得这位大德有许多奇特的行藏。第一点,他不好虚荣。有一件事实,可以证明。当民国上十年间,杭州灵隐寺宣布改为十方丛林(灵隐寺原系子孙派系寺庙),杭州地方诸山长者护法居士集会,商讨推任首任住持。大家以慧明法师道行高深,德望隆重,咸都推举慧者为灵隐住持,被慧者拒绝。再三殷勤劝请,也不答允。过了半年,於是大家设了一个计,由几位当地著名居士出面,邀请慧者到灵隐寺吃斋。慧者不疑有他,乃应邀前往。当他路进灵隐山门时,看见两旁站著成排的僧众,全都是搭衣持具,像迎驾的样子。他看情形不对,知道上当了,马上掉转头,迈开大步飞跑。大家追了上去,将他拦住请他回来。他於是往地下一坐,把双腿盘起,死也不肯起来。大家无法,只好把他捧抬了回来,捧进天王殿,钟鼓齐鸣,燃放鞭炮。他却大哭大喊,後来把他捧到丈室法座坐下时,他仍然嚎哭不已!大家爬在地下,齐声说:“向和尚道喜!”他一边哭著一面说:“我不是当住持的材料,诸位如此爱我,实在是害了我!我无道无德,也无行持,有何能为来领众。还是另选贤能,请大家慈悲,把我放走吧!”说罢,又是放声大哭。经大家跪在地下苦苦哀求,表示如果不答允,都不起来。这样,慧者才勉强答允,权充灵隐住持。
慧明者法师,他虽然荣任杭州首刹住持,名位是那麽崇高,可是,他的生活一切,却依然是旧日风光,仍是个禅和子派头。每天是过堂吃饭,不吃私菜,与大众粒米同餐。他的卧室中,除了一张木榻板床之外,只有一条桌。桌上也没有任何摆设,只有一个土茶壶和一只茶杯。床上也只有破棉被一条,两件破衲衣,和一套破旧的换洗衣裤,即或有信徒供养他的新衣裤,摆不上两天,也就过户转送给人家了。杭州地方一班“耍罗汉”们,没有衣穿,没有钱用,全都是跑到灵隐寺来向慧者打秋风。慧者对那些“耍罗汉”,最是同情,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要什麽,就给什麽,从不吝惜。
慧者法师,纯是平民作风,不贪享受。平常信徒们送给他的供养、果品、糖食、糕饼,以及穿的衣料,慧者他从来不自享受,马上派侍者送到禅堂、念佛堂、上客堂去结缘。遇著有人送“红包”,他就把钱送到库房去打斋供众。他有一句口头禅,“房里有了这些葛藤,我不能睡觉。”此者的解脱,由此可见一般。
慧者他虽然是位讲经法师,又是大丛林中一位当头大和尚,他却并不以此名位为荣,不自豪自大,平易近人。由於他的风度潇洒,像春风一般,和蔼可亲,清众们在他面前,多不拘形迹,他也喜欢同清众们打交道。尤其与行单一般苦行僧最有缘,常同菜头、园头、门头、水头苦恼人一道“冲壳子”聊天。也不时帮著种菜、挖地、泼粪水,举凡劳作的事,样样都干。在民国十七年,蒋介石先生下野,去到杭州灵隐寺游览时,因慕慧者法师道风,特地到方丈室拜访,遍觅不得。後去到菜园,才看到慧者穿著短衫破衲衣,手持粪瓢,在那里泼菜。蒋先生爱他的解脱风度,觉得他坦率自然而没有做作,也就站在菜园里同他攀谈了一会。
慧者的风度,一向是解脱的。有一年,湖北归元寺请他讲圆觉经,到期全寺职事僧众齐到山门排班接驾,一连迎接三天,都不见他来,大家都觉得奇怪!到第四天,方丈和尚在斋堂吃饭时,看见角落里挂单客师座位上有一位师傅颇像慧者模样。仔细一看,正是请来讲经的慧明者法师,心中大喜。吃完了饭,方丈和尚在座上宣布,请大家不要回房,就在斋堂向慧者法师接驾。大家都觉得奇怪!并不见慧明法师到来,何以要在斋堂里来接驾?还是方丈和尚下座走到上客堂座位把慧者请了出来。大家一看,才知道这位讲经法师早已来到常住,是躲在上客堂里!原来他在五天之前就来了,装作挂单模样,知客师认不得他,所以把他送到上客堂去了。方丈和尚马上爬在地下磕头顶礼陪罪,并且叫知客师向慧者求忏悔。慧者说:“这不能怪知客失礼,我怕惊动大家,不敢当,是我自己要挂单的,我乐意挂单生活。”看来,慧明者法师,是何等的解脱!
慧者法师於民国十九年冬月坐化,其灵骨在该寺起塔供养。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我将僧侣救护队结束,由陪都东下,二次到灵隐寺静养,常住挂牌请我写“堂主”,在慧者灵骨塔旁寮房安居了三年。
(载一九六六年“佛教文化”第一卷第三期)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