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什么?佛牙舍利又是什么?佛牙舍利塔的由来

舍利塔 | 作者:网络 [投稿]

  从佛牙舍利重现到1949年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被佛教界秘密保藏、供奉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迎请到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供奉在舍利阁七宝塔中,供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拜。

  1955年和1961年,应缅甸和斯里兰卡佛教界的请求,这颗佛牙舍利还被中国佛教界护送出国,接受两国信徒的朝拜。

  1957年,中国佛教界发起,依照佛教传统在原塔址西北重新建塔,永久供奉佛牙舍利,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958年至1964年,一座庄严雄伟的佛牙舍利塔在西山灵光寺落成,并修建了山门殿和东、北两配殿,形成一以塔为中心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1964年6月24日和25日,中国佛教界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法会,迎请佛牙台利入塔并为新建的佛牙舍利塔开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主持法台,副会长赵朴初、阿旺嘉措、噶喇藏、巨赞、周叔迦及首都佛教界参加了这一盛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 老挝、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及越南等亚洲各国佛教界都应邀派遣代表团前来参加这一盛典,使之成为亚洲各国佛教界共同庆祝的盛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与亚洲各国佛教的友好、团结与合作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外佛教界为“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共同事业而奋斗的努力。亚洲各国佛教代表团看到中国的寺院得到政府保护,著名的佛教古迹得到重修,盛赞:“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得到了保障的。”

建筑结构

  佛牙舍利塔是一座八角形13层密檐式塔,塔高51米,建在高大的须弥座上,下承以22平方米的虎皮石包砌的宽大拜台,拜台高出地面2.7米。周围绕以宇墙和白石栏杆,左、右、中三面各设踏跺十八级,使塔显得高大雄伟。

  塔的基座用青石砌造石台三级,每面下宽6米,上宽5.25米,各层尺度由下至上逐层向内收缩,富有稳定感 ,朴素友方。

  三级台基之上是艾叶青石筑造的须弥座,束腰的八角各嵌倚柱一根,再上置五晒斗拱以承托乎座压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比宋时佛塔的砖雕斗拱更为坚固美观。

  平座以上装汉白玉栏杆,望柱雕石榴形住头,每面装华版三块,阴刻勾片纹、席纹等古式图案,华丽精美。须弥座以上迭置莲座,用青石刻莲辩三重,用以承托塔身。这继承了宋朝建造佛塔的传统风格。

  塔身作八角形,每面宽4.25米,高5.35米。每角嵌艾叶青石倚柱一根,斫成八角形,轮廓深圆有力,仿古代“梭柱”形式,柱头两旁各嵌雀替一只,平板枋用混凝土,额枋用艾叶青石筑造、造型如木构建筑。塔身砌大城砖,外表贴砌米黄色耐火砖。

  塔身四门四窗,东北、西南两门为塔心室的出入通道,宽1.50米,各装四株楠木梧扇一樘,设门簪两枚,梧心部分透雕三交六木宛菱花,券脸和榻板均用艾叶青石雕刻。其余二门、四窗为石料仿制的假门假窗,虽不能开关.但形制古朴,工艺精美。平板坊以上用钢筋混凝土筑造斗拱、角梁,挑出方椽二层,盖绿色琉琉瓦,作平檐清水脊,朴素简洁。

  第一层塔檐以上,迭砌密檐十二层,用米黄色耐火砖迭砌出檐,盖绿色琉璃瓦,八角各系风铎一只。十三层瓦檐由下往上按不等分弧线逐层收分,使高耸的宝塔在轮廓上显得浑圆和优美,体现出辽代的建筑风格。 塔顶八角攒尖,盖绿色琉璃瓦,中心立木神柱一报,长8.50米。宝顶采用印度式,通高6.05米,由鎏金复钵宝、珠、相轮和华盖等物件组成,耸拨卓立,金光闪烁。总之,佛牙舍利塔在结构上采用现代建筑的施工技术,在造型上保持了中国古代佛塔的传统,对于祖国的建筑遗产,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达到推陈出新的社会效果。

  塔身内部分作七层殿堂。底层为一暗室,墙的四周嵌镶石刻碑记和经文。室外绕以石梯,盘旋而上就到了供奉佛牙的舍利堂。堂中设置金刚座和彩绘屏风,以七宝金培供奉着佛牙舍利。七宝金塔上镶嵌着许多玉石、珠宝,价值连城,精美绝伦。堂内墙壁用大理石嵌成,堂顶装珠地贴金蟠龙藻井,显出庄严肃穆、恬静祥和的气氛。以上六层,分别供奉着汉、藏、蒙、傣各族佛教经典、塑像和法器

  自佛牙舍利塔落成开光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佛教信徒前来朝拜,佛牙舍利也多次被运往缅甸等国,供教徒瞻仰,这里成为中外佛教徒共同尊祟的佛教圣地

  据缅甸政府和佛教徒的恳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佛牙舍利自1994年4月20日至6月5日,再次赴缅供奉,为期45天。

  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虬法师为团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为顾问、刀述仁副会长和阿嘉副会长为副团长的佛牙舍利赴缅护送团一行15人,以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都隆庄为团长的护法团一行11人,于4月20日离京,护送佛牙舍利赴缅供奉。同机还有以缅甸宗教部部长苗纽中将为团长的迎请团共22人。从北京到仰光行程3630多公里,飞行五个多小时,于11时40分(仰光时间)顺利抵达仰光机场。在仰光举行了隆重的迎奉仪式,安奉佛牙于和平塔大圣窟,供人们瞻仰。

山东汶上佛牙舍利塔——宝相寺太子灵踪塔

  简介

  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境内,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古寺名刹。太子灵踪塔坐落在宝相寺内,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45.5米,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彻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薄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

  1994年3月葺修塔体时,在古塔塔基正南方向意外地发现了通往塔宫的隐门。打开隐门后,里面是隐藏近千年的甬道,进入甬道,看到一座佛龛,佛龛上方摆放着石匣,左右有跪拜式捧真身菩萨、东魏时期的弥勒佛石像等。石匣里有金棺、水晶瓶、七宝净水瓶、铜盒等,金棺前有银质水月观音菩萨一尊,金棺被放在精美的银座上,上面盖有黄绫和108颗水晶摩尼珠,金棺内有银椁,银椁内有檀香木盒,木盒内有佛牙一支,舍利数百颗。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塔宫内发现的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1994年6月3日,新华社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1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另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被存放在新建的百米碑廊中。自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天王殿、供奉殿、山门、钟楼、鼓楼、佛教珍宝馆、碑廊、地宫、僧院、浮雕牌坊等建筑,照壁、苦海普渡、世界广场、琉璃涅盘透彻佛、十二大弟子像等正在施工运筹之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