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牙舍利重现到1949年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佛牙舍利一直被佛教界秘密保藏、供奉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迎请到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供奉在舍利阁七宝塔中,供国内外佛教徒瞻仰、朝拜。
1955年和1961年,应缅甸和斯里兰卡佛教界的请求,这颗佛牙舍利还被中国佛教界护送出国,接受两国信徒的朝拜。
1957年,中国佛教界发起,依照佛教传统在原塔址西北重新建塔,永久供奉佛牙舍利,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1958年至1964年,一座庄严雄伟的佛牙舍利塔在西山灵光寺落成,并修建了山门殿和东、北两配殿,形成一以塔为中心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1964年6月24日和25日,中国佛教界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法会,迎请佛牙台利入塔并为新建的佛牙舍利塔开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大师主持法台,副会长赵朴初、阿旺嘉措、噶喇藏、巨赞、周叔迦及首都佛教界参加了这一盛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 老挝、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及越南等亚洲各国佛教界都应邀派遣代表团前来参加这一盛典,使之成为亚洲各国佛教界共同庆祝的盛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与亚洲各国佛教的友好、团结与合作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外佛教界为“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共同事业而奋斗的努力。亚洲各国佛教代表团看到中国的寺院得到政府保护,著名的佛教古迹得到重修,盛赞:“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得到了保障的。”
佛牙舍利塔是一座八角形13层密檐式塔,塔高51米,建在高大的须弥座上,下承以22平方米的虎皮石包砌的宽大拜台,拜台高出地面2.7米。周围绕以宇墙和白石栏杆,左、右、中三面各设踏跺十八级,使塔显得高大雄伟。
塔的基座用青石砌造石台三级,每面下宽6米,上宽5.25米,各层尺度由下至上逐层向内收缩,富有稳定感 ,朴素友方。
三级台基之上是艾叶青石筑造的须弥座,束腰的八角各嵌倚柱一根,再上置五晒斗拱以承托乎座压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安装,比宋时佛塔的砖雕斗拱更为坚固美观。
平座以上装汉白玉栏杆,望柱雕石榴形住头,每面装华版三块,阴刻勾片纹、席纹等古式图案,华丽精美。须弥座以上迭置莲座,用青石刻莲辩三重,用以承托塔身。这继承了宋朝建造佛塔的传统风格。
塔身作八角形,每面宽4.25米,高5.35米。每角嵌艾叶青石倚柱一根,斫成八角形,轮廓深圆有力,仿古代“梭柱”形式,柱头两旁各嵌雀替一只,平板枋用混凝土,额枋用艾叶青石筑造、造型如木构建筑。塔身砌大城砖,外表贴砌米黄色耐火砖。
塔身四门四窗,东北、西南两门为塔心室的出入通道,宽1.50米,各装四株楠木梧扇一樘,设门簪两枚,梧心部分透雕三交六木宛菱花,券脸和榻板均用艾叶青石雕刻。其余二门、四窗为石料仿制的假门假窗,虽不能开关.但形制古朴,工艺精美。平板坊以上用钢筋混凝土筑造斗拱、角梁,挑出方椽二层,盖绿色琉琉瓦,作平檐清水脊,朴素简洁。
第一层塔檐以上,迭砌密檐十二层,用米黄色耐火砖迭砌出檐,盖绿色琉璃瓦,八角各系风铎一只。十三层瓦檐由下往上按不等分弧线逐层收分,使高耸的宝塔在轮廓上显得浑圆和优美,体现出辽代的建筑风格。 塔顶八角攒尖,盖绿色琉璃瓦,中心立木神柱一报,长8.50米。宝顶采用印度式,通高6.05米,由鎏金复钵宝、珠、相轮和华盖等物件组成,耸拨卓立,金光闪烁。总之,佛牙舍利塔在结构上采用现代建筑的施工技术,在造型上保持了中国古代佛塔的传统,对于祖国的建筑遗产,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达到推陈出新的社会效果。
塔身内部分作七层殿堂。底层为一暗室,墙的四周嵌镶石刻碑记和经文。室外绕以石梯,盘旋而上就到了供奉佛牙的舍利堂。堂中设置金刚座和彩绘屏风,以七宝金培供奉着佛牙舍利。七宝金塔上镶嵌着许多玉石、珠宝,价值连城,精美绝伦。堂内墙壁用大理石嵌成,堂顶装珠地贴金蟠龙藻井,显出庄严肃穆、恬静祥和的气氛。以上六层,分别供奉着汉、藏、蒙、傣各族佛教经典、塑像和法器。
自佛牙舍利塔落成开光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佛教信徒前来朝拜,佛牙舍利也多次被运往缅甸等国,供教徒瞻仰,这里成为中外佛教徒共同尊祟的佛教圣地。
据缅甸政府和佛教徒的恳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佛牙舍利自1994年4月20日至6月5日,再次赴缅供奉,为期45天。
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虬法师为团长、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为顾问、刀述仁副会长和阿嘉副会长为副团长的佛牙舍利赴缅护送团一行15人,以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都隆庄为团长的护法团一行11人,于4月20日离京,护送佛牙舍利赴缅供奉。同机还有以缅甸宗教部部长苗纽中将为团长的迎请团共22人。从北京到仰光行程3630多公里,飞行五个多小时,于11时40分(仰光时间)顺利抵达仰光机场。在仰光举行了隆重的迎奉仪式,安奉佛牙于和平塔大圣窟,供人们瞻仰。
宝相寺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境内,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古寺名刹。太子灵踪塔坐落在宝相寺内,是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45.5米,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彻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薄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
1994年3月葺修塔体时,在古塔塔基正南方向意外地发现了通往塔宫的隐门。打开隐门后,里面是隐藏近千年的甬道,进入甬道,看到一座佛龛,佛龛上方摆放着石匣,左右有跪拜式捧真身菩萨、东魏时期的弥勒佛石像等。石匣里有金棺、水晶瓶、七宝净水瓶、铜盒等,金棺前有银质水月观音菩萨一尊,金棺被放在精美的银座上,上面盖有黄绫和108颗水晶摩尼珠,金棺内有银椁,银椁内有檀香木盒,木盒内有佛牙一支,舍利数百颗。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塔宫内发现的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1994年6月3日,新华社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1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另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被存放在新建的百米碑廊中。自1995年起,宝相寺开始恢复建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天王殿、供奉殿、山门、钟楼、鼓楼、佛教珍宝馆、碑廊、地宫、僧院、浮雕牌坊等建筑,照壁、苦海普渡、世界广场、琉璃涅盘透彻佛、十二大弟子像等正在施工运筹之中。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舍利子也叫做坚固子,这种坚固子是由坚固的道心感应来的。当一个人临终念佛的时候,假如对求生净土,信心极其坚定的话,也能感应到舍利子。虽然当下还是凡夫,但是只要一生净土,必证不退转位。
在世界佛教总部所属寺庙之一的圣迹寺,发生了一桩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圣迹,一位高僧长老圆寂后,十几天其法体发生脱胎换骨大神变,当下震惊所有在场佛教七众弟子,此一真实不虚的现象摆在佛教徒与世人的面前。据悉,这位圆寂后不仅脱胎换骨,而且成为金刚不坏肉身舍利的圣僧就是世界佛教总部经律论三藏总导师因海老和尚。因海长老从来淡泊名利,远离尘嚣,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
2015年3月27日,觉真长老法体进入荼毗后的第五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曙明法师等长老众弟子在紫金寺对觉真长老灵骨进行了初步分拣,发现各种舍利异彩纷呈,十分庄严。长老生前好友、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