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一般超不出以下几种来源:结石骨头牙齿死者携带的随葬品或人为放入骨灰中的东西。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还有,如: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光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时有所闻。
舍利子可能一种能量所化,大家都知道舍利子是高僧圆寂的产物,而且是佛法高深的高僧才有,我们不妨假设佛法是一门功法,长期修习佛法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能量。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修习出内功一样。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机遇不同或功法有缺陷而不能把它修到开山裂石,移山填海的地步,因此这些能量留在人体内,待高僧死后火化,煅烧出来后就成了舍利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有高僧才有,而每位高僧由于修习的佛法不同,造诣各有高低,使得燃烧出来的舍利子有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燃灯舍利塔俗称“通州塔”,位于北京市通县西北白河岸边。塔的建造年代,国内学术界尚有争议;一说建开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一说建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两说相差76年。但不管何种说法成立,均意味着该塔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该塔因大地霞损坏,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该塔系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高53米,十三层密檐式宝心塔。塔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式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精细。第一层塔身很高,正四面辟门,其馀则辟直棂假窗。每层每檐每角都悬有铜制风玲,共计2224个,成为国内古塔中悬挂风钤最多的一座,而且每个外表都镌刻“信男信女”的姓名,真、行、隶等书体兼有,与众不同。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古塔凌云”曾为通州八景之一。 燃灯舍利塔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燃灯塔(全称燃灯佛舍利塔,又有俗称通州塔)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城西北京杭运河源头岸边。燃灯佛舍利塔是古通州八景之一,位于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通州的象征。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塔原高48米,基围44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须弥座,双束腰,各面均嵌砖雕,塔身各角雕有佛像104尊,每椽悬风铎(铜铃)一枚,共2248枚,每枚外壁刻有善男信女的姓名。在十三层正南一面斗拱间有一块砖制诗碑由修塔僧撰刻七律一首。塔顶自生榆树一株,树干直径17厘米,高3.7米,树龄200余年,塔顶长树实为罕见。现该树已移植到塔下葫芦湖畔。燃灯佛舍利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人称古塔凌云。相传燃灯佛舍利塔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的,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据载,塔始建于北周,后历代多有维修。燃灯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略有收分,是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又因塔距潞河数百米,影垂映河中,乾隆曾谓之“郡城塔景落波尖”。古籍记载它是辽代的遗物,但在1987年的修建中发现了新的证据。在第13层的灶门砖刻上,有古诗一首:“巍巍古塔镇潞陵,时赖周唐人建立”等句,专家确认为北周的建筑,1979年它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文保单位。这座古塔有悬铃2248枚,塔悬铜铃之多为世界之最。尤其的古塔的倩影垂映在200米外的大运河上,云飞水流,绿树环拥,美不胜收,为古代文人墨客来到通州吟诗舞墨之处,留下美好传说无数。塔身13层横出一株榆树,想必是小鸟衔来种子,在凌云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保护古塔,将榆树迁居塔下公园,如今枝繁叶茂,甚为壮观,被通州人视为自己的精神象征。 传说很久以前,通州城北的潞河住着一条白色的孽龙。每年春天它把河水全部喝干,使两岸庄稼干枯而死,夏天它又把满肚子的坏水吐出来,造成洪水泛滥成灾,淹没整个村庄和农田。为了与白龙斗争,百姓们春天掘井,夏天筑堤。而白龙以沙填井,以更加肆虐的洪水冲垮堤岸。但百姓们不屈不挠,掘井筑堤不止,同白龙进行着殊死搏斗,保卫家园。最后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为百姓建了这座宝塔,以燃灯佛的神威将白龙镇于塔下。燃灯佛还派来两个光明的使者——塔鹰和金鸡镇守宝塔。后来塔鹰被佛招回西天,金鸡恋恋不舍。分别时金鸡忧伤地对塔鹰说:“你走后,我将形只影单,连给我遮阳光的都没有了。”塔鹰闻听此言,就衔来一枚榆钱。不久古塔上就长出了一棵神奇的塔榆。唐山大地震后,宝塔受到了影响,政府出资修缮时,将塔上这棵塔榆移种在宝塔东边平地上。现今此树枝叶茂盛,造型美观,引来众多游人驻足欣赏。 据县志载,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通州,对塔进行破坏;1976年唐山地震受损。1985年9月重修,塔刹增高5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 关于燃灯塔有很多很多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舍利子放在了哪一层?这一直是个谜。清康熙18年,通州地区发生了七八级的大地震,燃灯塔塔身也轰然倒地。据县志记载,当时很多人都看到塔里藏着的十几颗舍利子和一颗佛牙。后来重建时,舍利子和佛牙又被重新放置于塔身的“天宫”内。“天宫到底在塔的哪一层却没有记载,里面到底有没有舍利子和佛牙也不清楚。”据有关专家说,上世纪80年代,政府对塔进行了修缮。“当时只修了第13层,现在只能肯定天宫不在第13层里。”。 据《燕山记游》载“盘山异记”:“每逢除夕佛灯出通州塔上,数千百光远绕盘山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云塔中舍利光也”。另据《州志》载:“盘山佛光人皆见之,每除夕,山之云罩寺定光佛舍利塔与蓟州独乐寺观音阁,通州孤山宝塔皆有灯出,相往来,漏尽各返原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通州,对塔进行破坏。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波及通州,塔基莲花震毁,塔身多处裂纹,一九八五年重修,增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玉珠四,设避雷针,重修莲花座,补铸铜铃,原色油新,塔榆移植平地。昔日入云宝塔,通州标识,今天以被高楼大厦所包围,运处以难睹风彩,但是,由浮桥方向沿滨河北路南来,向西南望,尚可见昔日巍然宝塔依然矗立,可见塔基地势之高。 燃灯塔的传说故事多于任何建筑,都与通州有关,还有传说:塔下通海,铁链锁着两条鲇鱼精,因其经常兴风作浪,无人能够镇压,便请来清朝协办大学士纪晓岚,将鱼亲自锁住,从此风平浪静,再无水患。当你走近塔身时,若仔细听你会听到有轻微的海风声音。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舍利子也叫做坚固子,这种坚固子是由坚固的道心感应来的。当一个人临终念佛的时候,假如对求生净土,信心极其坚定的话,也能感应到舍利子。虽然当下还是凡夫,但是只要一生净土,必证不退转位。
在世界佛教总部所属寺庙之一的圣迹寺,发生了一桩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圣迹,一位高僧长老圆寂后,十几天其法体发生脱胎换骨大神变,当下震惊所有在场佛教七众弟子,此一真实不虚的现象摆在佛教徒与世人的面前。据悉,这位圆寂后不仅脱胎换骨,而且成为金刚不坏肉身舍利的圣僧就是世界佛教总部经律论三藏总导师因海老和尚。因海长老从来淡泊名利,远离尘嚣,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
2015年3月27日,觉真长老法体进入荼毗后的第五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曙明法师等长老众弟子在紫金寺对觉真长老灵骨进行了初步分拣,发现各种舍利异彩纷呈,十分庄严。长老生前好友、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