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十月的一天,长安东邻的临潼新丰县露台乡,晴朗的天空突然雷电交加,风雨扑面,刹那间山摇地动,一场没有任何先兆的地震向这个平静的地区袭来。一夜之间,平地涌出一座高二十余丈的大山,山南裂出三眼大泉,顷刻形成周扩三百亩的大水池,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山上长满了熟透的柿子,醇香扑鼻。还有满满地挂在枝头、红的炸裂开来、果仁显露的大石榴,宛如天界神果,极为迷人,平坦之地长满菽麦而且正当扬花之时……
看到这些奇异景象,祖祖辈辈居住在新丰镇的父老乡亲门大惑不解,本在五月开花的菽麦,却在这时出现,这不合天理。而当地的显贵们为了讨好朝廷,却把这说成是天上瑶池仙山降地、仙麦下凡,吉瑞无比。他们的代表胡姓县令匆忙来到长安禀报武则天,并神灵活现、大肆渲染的向武则天做了汇报。
面对胡县令所说的「吉兆」,武则天认为是天降吉祥,佛祖赐瑞,这是庆贺自己将要亲自登上皇帝宝座,直接掌管国家最高权力,而不需要再垂帘听政的大喜大吉之兆,于是金口玉言,赐突起之山为名「庆山」,所在县「新丰县」改名为「庆山县」,并降旨将初建于隋开皇年间的「灵严寺」,改名为「庆山寺」,并拨专款重新扩建成唐代规模巨大的皇家寺院。扩建的庆山寺,由大明宫工匠们按照皇家佛寺的模武、制度等进行建制,寺内既建地宫,精雕细刻,并当即精制出了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精心打造出专门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银?,安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地宫上面按照盛放舍利的规定修建舍利宝塔,很快,一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寺院在庆山之上拔地而起。一时间,高僧云集,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不绝于耳。庆山寺成为京都长安东面重要的皇家寺院。
《唐书.五行志》记载:武后垂拱二年十月,新丰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以为修应,名曰庆山,故改县为庆山县。」这是历史上对庆山及庆山寺诞生过程的真实记载。继唐高宗李治之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时期的一切国政要事均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于公元六九零年登基称帝,登基之后发展佛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庆山寺大兴土木,由朝廷拨款把庆山寺建成了可与法门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寺内修建专门用于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的地宫,精雕细刻,以上佳青石彩绘制作舍利宝帐,重金珠宝制作盛装佛祖舍利的金棺银?,举行大型仪式迎请舍利到庆山寺地宫中供奉。
至此,庆山寺已发展成了唐代皇家寺院中规模较大的寺院,因其中拥有独一无二的专门用来盛装佛祖舍利的金棺银?,且在武则天的诏令下,王公贵族们纷纷捐资捐物供养舍利,并到庆山寺礼佛朝拜,庆山寺里终日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震九天,旌旗飘扬,山上山下一派热闹景象,形成了唐代大周年间皇家寺院东「庆山」,西「法门」的呼应之势。
1985年5月5日 西安临潼庆山寺地宫出土的13颗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佛宝文物多为宫廷供奉之珍宝,所出土的阿育王塔为汉白玉质地,四周以浮雕形式刻满了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佛像,与庆山寺出土的舍利宝帐明显的不同之处是阿育王塔上没有发现有标明是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的字样,也没有类似庆山寺出土的放置佛祖舍利的最高器物金棺和银?,而是发现了玉棺及多重宝函等。庆山寺出土的青石舍利宝帐明确刻有「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金色大字,独一无二的金棺银?等贵重器物也都出土于庆山寺地宫。
庆山寺地宫建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平面呈「甲」字形,由斜坡道、甬道、主室、三部分构成,甬道皆用青砖砌成,砖面遍刷红丹、门楣、扉、框、槛刻有飞天、力士、狮子等,雕饰精美。
庆山寺地宫出土时间是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出土文物除佛祖舍利之外,还有国宝级佛教文物金棺、银?、舍利宝帐、三彩狮子、三彩番瓜、凤头人面壶、高足杯等。按佛教礼仪最高规格,盛放佛祖舍利的是最内层为舍利瓶,其外为金棺,再外为银?,最外面是注明舍利所属的舍利宝帐。从出土的文物看,目前唯一一尊注明为「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的宝帐出土在庆山寺地宫,用金棺银?盛装舍利的佛宝文物也出土在庆山寺,从金棺银?的制作技术来看,必是武则天年代所制无疑。那么,对于这两座皇家寺院在舍利供奉及文物珍藏方面在历史上的关系又如何来理解呢?
根据出土文物的客观事实及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推断:因为以法明为代表的庆山寺高僧在武则天登基,从后台垂帘听政而走向前台,成为真龙天子,立下过汗马功劳。武则天顺利取得权力后,对庆山寺就有了额外的偏爱,人力物力的扶持都偏向了庆山寺。当时的庆山寺住持明崇俨既受武则天恩宠,又有着很大的实力,他凭着与武则天特殊的亲近关系,央求武则天在迎请法门寺指骨舍利到东都洛阳时先在庆山寺供奉,并制作金棺银?及舍利宝帐等佛教珍宝。据推断,武则天听从了明崇俨的建议,允准迎请指骨舍利到洛阳前,先在长安附近各大寺院巡回恭奉,以显示天子爱民之心,在武则天迎奉舍利至东都洛阳供奉时,先将舍利在京城及几个皇家寺院进行了巡回供奉,庆山寺也是在中途供奉的寺院之一。武则天允准佛祖指骨舍利在庆山寺作短暂停留,并由法明和尚主持在庆山寺做大型法会以瞻礼朝拜。明崇俨大搞佛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依此提高庆山寺的地位,与法门寺一比高下,并进一步证明庆山寺地宫中的供养物为皇上及皇宫大臣亲自供奉,佛祖指骨舍利及珠粒状真身舍利均在庆山寺作短期供养,明崇严甚至央求武则天允许将法门寺指骨舍利长期放置于庆山寺供养,他因此可以达到从控制全国最有地位的寺院,到控制全国佛教界的目的。武则天看出了他的野心,诏令将舍利迎至东宫洛阳供奉,直至她死后才由她的儿子唐显宗送还法门寺院。
《旧唐书.则天皇后》中说道:武则天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从庆山寺及法门寺供养舍利的历史渊源来看,武则天也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不愧为一代明君。她虽然有着偏坦庆山寺的思想,想着尽一切可能提高庆山寺及当时的住持明崇严在佛教界的地位,但她也不可能让这件事情给国家政治造成影响,更不可能因此而导致全国上下的不满,从而威胁到她那还未坐稳的皇位,所以武则天不可能由着明崇俨的性子胡来,那样她这个自古以来唯一的女皇位置,就会招徕全国人民及广大僧众更大的不满。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不可能因小失大,当即毫不犹豫地诏令将佛祖指骨舍利和金棺银?全部迎奉至东宫洛阳大明堂。
明崇严想留下佛祖指骨舍利的愿望落空后,就设法留下了金官银?,命人重新制作玉官放置佛祖指骨舍利,并另外制作青石质地的舍利宝帐,为使后人都能够了解庆山寺地宫珍藏的释迦牟尼佛舍利,与法门寺珍藏的指骨一样,都是释迦牟尼佛祖的真身舍利,所以在舍利宝帐之上特意刻上「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大字,以显示与其它寺院的区别。
由此看来,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武则天登基后的天授年代,法门寺与庆山寺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舍利子也叫做坚固子,这种坚固子是由坚固的道心感应来的。当一个人临终念佛的时候,假如对求生净土,信心极其坚定的话,也能感应到舍利子。虽然当下还是凡夫,但是只要一生净土,必证不退转位。
在世界佛教总部所属寺庙之一的圣迹寺,发生了一桩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圣迹,一位高僧长老圆寂后,十几天其法体发生脱胎换骨大神变,当下震惊所有在场佛教七众弟子,此一真实不虚的现象摆在佛教徒与世人的面前。据悉,这位圆寂后不仅脱胎换骨,而且成为金刚不坏肉身舍利的圣僧就是世界佛教总部经律论三藏总导师因海老和尚。因海长老从来淡泊名利,远离尘嚣,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
2015年3月27日,觉真长老法体进入荼毗后的第五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曙明法师等长老众弟子在紫金寺对觉真长老灵骨进行了初步分拣,发现各种舍利异彩纷呈,十分庄严。长老生前好友、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