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鱼腥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鱼腥草 | 作者: [投稿]

鱼腥草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菜、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鱼腥草之名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宋代药物学家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宋代苏恭在《苏沈良方》中亦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

  鱼腥草多在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后阴干用或鲜用。其性微寒,味苦,入肺、膀胱、大肠经。据测定,含有新鱼腥草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磷、钾、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疟疾、热痢、痈肿疮毒、水肿、淋病、痔疮、脱肛、湿疹、疥癣等症。《医林纂要》载:鱼腥草“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分类草药性》亦载:“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现代药理证实,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鱼腥草中提取的一种黄色油状物,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起到利尿的作用。研究还表明,鱼腥草所含的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起到抗肿瘤作用;具有抗炎、抗辐射作用,并有镇痛、镇咳、镇静、抗惊、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等作用。

  鱼腥草用于治疗肺痈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常配以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治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配伍。

  鱼腥草入药多煎汤内服,但不宜久煎,常用量为15~25克;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亦可外用,取适量鱼腥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汤熏洗。

  常用验方:

  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鱼腥草20克,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0克,胆南星、陈皮各6克,沙参、瓜蒌、赤芍、丹参、桃仁、竹茹、麦冬茯苓各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

  治急性肠炎:鱼腥草、芦根各50克,姜厚朴、地锦草各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治慢阻肺:鱼腥草20克,川芎、红花各6克,当归、黄芩、桃仁各9克,生地、赤芍、丹参、桑皮、百部各12克,大黄5克,水煎内服。重度者,每日2剂,每剂煎2次,每6小时服药1次,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1剂,每日服2次,4周为1个疗程。

  治肺炎:取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煎至20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3~4次,痰黏稠量多时,同时用5%鱼腥草煎剂喷雾吸入。:

  治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6克,加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

  治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治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冲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

  治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30克,水煎服。

  治流行性腮腺炎:取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治化脓性皮肤病:取鱼腥草、桉树叶各750克,加水7.5升,煎至5升,待温热后敷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凉则易之,7次为1个疗程。

  治痈疽肿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

  治妇女外阴瘙痒: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p#分页标题#e#

  注意: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