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山药:补虚效佳,用途多多

山药 | 作者: [投稿]

  山药原名薯蓣、山芋,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以河南博爱、武涉、温县等县(古属怀庆地区)所产的质量最好,被奉为道地药材,习惯上称做“怀山药”,又称淮山药、淮山。它营养丰富,既可做主食食用,又可做蔬菜或酿酒原料,同时又是一味重要的滋补药物。有野生与栽培两种,药用以野生的优于栽培的。

  祖国医学认为,山药味甘,性温平,入肺、脾、肾三经,有润肺、健脾、固肾、益精的作用。其药性平和,既补气又养阴,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历代医学家曾盛赞它为“理虚之要药”,“滋补之上品”。非常适宜于身体虚弱、精神倦乏、脾虚泄泻、消化不良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量纤维素以及胆碱、皂甙、精氨酸、甘露聚糖、多酚氧化酶等成分,具有:①强身健体、提高免疫,②益智健脑、抗衰防老,③调节内分泌、降低血糖,④健脾和胃、固肠止泻,⑤补肺定喘、止咳祛痰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滋补健身和防治多种疾病。

  其用法可水煎、泡酒、煮粥,也可入丸、散;用量干品一次为10~30克,鲜品一次为200~500克;可单味服用,或加入配方中服用。选购山药时应以个体肥大条粗、色白多粉、质地坚实细腻、剥去粗皮后色白光滑、煮食口感松软细腻、味道略甜者为佳品。

  下面介绍一些山药防治疾病的食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山药30克,核桃仁25克,红枣5枚,健康产妇的新鲜胎盘1个,精盐、姜汁、料酒适量。先将胎盘洗净,用精盐擦,入开水锅中稍烫,用冷水漂洗干净,切成块,入锅内加料酒、姜汁爆炒,再放进砂锅内,加入水及山药、核桃仁、红枣,文火煮1小时,分3次服食。

  慢性腹泻山药、莲子、茯苓、栗子各l00克,粳米粉、糯米粉各250克,白砂糖100克,调和油少许。莲子用温水浸泡,去外衣和心,与山药、茯苓、栗子一起烘干,研成细粉,放入盆中,加入粳米粉、糯米粉、白砂糖和适量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盘内抹少许调和油,将揉成的面团放大,压平,上笼蒸熟。每次100克,每日2次,空腹服用。

  糖尿病山药、黄精枸杞各25克,鸭肉250克,鸡汤、精盐、料酒、胡椒粉、葱、姜、食用油、味精各适量。将鸭肉洗净,放沸水中稍烫、捞出切丝。将山药、黄精、枸杞分别去杂,洗净,装入布袋中扎口。锅中注入鸡汤,放入鸭肉丝、药袋、精盐、料酒、胡椒粉、葱、姜,煮至肉熟烂,拿出药袋和葱、姜,淋上食用油,加味精调味即可食用。不过应注意,该方法只适宜辅助治疗。

  小儿遗尿 山药、芡实、莲子(去心)、覆盆子益智仁各10克,猪膀胱一具,食用油、精盐少许。将覆盆子、益智仁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将莲子、山药、芡实浸泡一小时,装入洗净的猪膀胱内,扎紧口,煮熟,加精盐调味,分2次服食。可连续服用5~7个。

  白带过多 鲜山药100克,芡实、莲子(去心)各30克,车前子15克,粳米100克,砂糖25克。将芡实、莲子、车前子入砂锅水煎,去渣留汁备用。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与药汁、洗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煮成粥,加入白糖即可。分2次服食。可连续服食。

  肿瘤术后 山药、黄芪太子参各25克,当归生地桂圆肉各l0克,猪瘦肉200克,食用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少许。上述药材装入布袋、扎紧口,猪瘦肉洗净切片。药材袋和肉片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炖煮,先武火后文火,共炖煮一小时后,取出药袋,加入食用油、胡椒粉、精盐、味精调味后即可,吃肉喝汤。

  虽然山药是一味很好的补虚药,但使用时仍需注意:①山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故感冒患者、湿热体质、肠燥便秘者不宜大量食用;②山药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热量成分,糖尿病患者服用时应注意计算其热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