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券

净土经论 | 作者:网络 [投稿]

乡绅约

  论行善是人人分内事,但是平常人为善,力量有限,官长力量无穷。所以官长行一善事,便抵过平常人的百千万件。其次就到乡绅了。

  那乡绅如中堂,部院、科道、九卿、督抚、司道、有司,无论出仕与林下,那有没力量的?所以乡绅尤当急急为善。一县只一县官;一州只一州官;一府只一府官。一县、一州、一府中却不是一个乡绅,那地方兴旺的所在,常时有几十位乡绅。这几十位若在地方上合力行善,那一方便是福地了。若是那几十位有些不妥贴处,那一方居民也就不消说了。所以乡绅关系地方祸福,与父母公祖一同无二。往往有府州县得了好官,要行好事,不得张绅帮助就行不去的。也有府州县没有兴利除害的官,地方上有几个好乡绅也救得一半。看来乡绅关系地方不小,所以乡绅行善也有一件事胜平常人百千万件的。

  且如那牧民官,初到地方,任是聪明特达的,土俗民情哪里就知?唯有这乡绅却是乡生土长的,哪一件事他不知?常时官府到任要访求民间的利害,没人说与他,那官长也只说地方中无利可兴,无害可除,也就罢了。也有地方中有若大利害,那耆民百姓人等来条陈的,或是乡间愚人不曾到过衙门,见了官长举失措,不能申达下情。又或有能言会说的,多是不合道理,利口哓哓。又有一等奸狡利徒,借题条陈,假公济私,不是实实利弊。所以道达民间利弊这个担子专是乡绅的责任。且是乡绅平日有望的。官长自然钦敬,说来无有不依从的。纵有疑难的事体,从公起见,委曲敷陈也没有不行的理。这样看来世上好事那官长也只得做得一半、那一半还是乡绅出来做了圆满。这岂不是一件胜如百件、千件、万件的善么!

  说来只用我开口,不曾我解囊,也只算做不费钱的功德,也不叫做什么费力的事。但是如今乡绅有两等见解横在胸中,所以不能行那一件胜如百件千件万件的功德。

  有一等级绅平常缄默不言,只是身家重事才去关说,这岂不是本分的,但只是自了身家,总不肯替人做些好事,恐也辜负了头上进贤冠。

  又有一等乡绅只要闭门养重,就是自家事也不肯向公祖父母开口,只要人说他清介孤高,即有官长虚心来请教,也只半吞半吐,不肯替他担担子。却不思同居一块土地方上,那个不仰望我,若兴得几桩利、除得几件害,那三常九族也沾我些恩惠,传到后代子孙身上,也有些光彩。何苦抵死不开口,况且从公起见,官府也自明白,那里就损了我的名节,亏了我的声望!此一等也是自私自利,也前边那一等争差几何!

  古人说得好:一介之士,苟存心于利物,于人必有所济。堂堂一个乡绅与一介之士不同,若曾做过科道的,便是林下也有激扬的责任。若还历过铨衡,也是有黜陟之权的。若再做过尚书阁老,更该为国分忧,奠安这一方百姓,方为不负朝廷。不是只一味杜门谢客便算做贤士大夫也!看来肯替地方造福,才是真正等一等好乡绅。替地方造得一分福,便有十分人品,也就有十分阴骘留与子孙了。造得十分福,便有十分人品,也就有十分阴骘留与子孙了。自利利人一举两得,就是平日有些小小过误,也都抵过了。毕竟好乡绅子孙自然是书香不断。若还一味缄黑,见义不为,就是清如伯夷,廉如陈仲子,也不过是个自了汉。假饶做到极品,也不过一是代显荣,哪有馀庆到得子孙身上!只可惜这不费力又不费钱、一件胜人百千万件的功德,等闲放过了。也算不得读书理有大见识的人。

  我如今还有一等善事,也要乡绅做去,这却不费钱又不要央求官长,但须要实行去,方算得功德。看来这功德比那兴利除害为地方造福的事反觉难些。但只是能行了这功德,子孙世代书香地方也受福不浅。

  说来乡绅都是大根器的人,那里有害人的事?只无奈子侄弟男习气不好,就做出那不尴不尬的事来。再有那门下犬马与豪奴悍仆,狐假虎威,就要凑成十分。再是各各宦家彼此仿效成风,把那要便宜占上风的事,当做理之当然,就有无穷受害的人。乡绅那里尽知,有人说他不是,他还要怪那说话的人哩。殊不知极好的乡绅家造出极不好的事,都是此辈所为。所以乡绅家第一要教子弟,教子弟不是单单教他做文章,第一要教他明道理,教出一个明道理的子弟来,便是家门之福也,实是地方之福。第二就要教家人,那生事害人的掌家,不是主人得意的亲随,就是公子介弟的宠幸。这里最要觉察,一些不到,就要被他瞒过了,就要受他的负累了。

  至于投在门下的人,多是要假我的势力行他的胸臆,乡绅们或见他才调,要用为腹心,不知一旦线索在手,他就用起主人来了。莫说前朝大老家有廖莹中,董心葵那班门客,就是平平宦家也须有个负隅之虎,中山之狼,食心之蝥哩,这样人切不可收留在门下用。那奴仆们宁可要朴实良善的,平日当要戒饬他不许他生事害人。这样乡官就是古时陈太邱、王彦方那一班人也不过如此。这虽不曾为地方兴利除害,那地方受他的福也不少了。

  我还有一件善事,也望乡绅们做去,却是乡绅家力量优为的,一发是不费钱的,大凡一方有一个乡绅,便为那一方的表范,乡绅家好刻薄,那一方都学得刻薄了;乡绅家好势利,那一方都学得势利了;若还有一个乡绅俭朴淳笃、谦虚好礼尊贤下士、凡事让人,那一方中哪个不敬重他仰慕他?也就大家仿效他了。可见乡绅原是一方的表帅模范,风俗的美恶,人心的厚薄,都从这乡绅身上做出来的。若有好乡绅,表正得一方,化得那一方的风俗,都是好的。他心都是厚的,那一方的善都归那乡绅了。岂不是一件胜如百千万件么?

  又有一件好事,尤望那乡绅们做去,也算做不费钱的功德。乡绅家成人的田房产业原是要留与子孙受享的,遇着那人家不肖子孙,将田产来卖与我,我就该生警戒心,要想到自己子孙身上。价银照时价,要从厚些,许他的银子克期给与会他,还要款款问他:何处用?劝他切不可浪费。那不肖子孙,或者因这大人君子劝化他,从此学好,竖立起来也不可知,遇那呆愚子孙,将那田产来卖的,就当生怜悯心,要想到自己子孙身上,照前与他的价银。交付银子时,还要好好问他哪里用?或是替他照料一照料,或者那呆愚的人,不受人的欺弄也不可知。若遇着人家有至急的事,仓惶弃产的,却不要乘危肯勒他,却不要颠倒顿挫他,别家两次三番兑银子,我却一天平兑足与他,济他之争。若有可以替他排解的去处,替他排解一排解。遇有可以镇压的,替他镇压一镇压。却不准折他银子,那人就受我的许多福庇。这功德也就不小了。如此成产,如此长厚,自然子子孙孙千万世受享不尽矣。

  我今另有几件费钱的功德,更望乡绅们着力做法,这费钱的功德除了乡绅谁人能行?说来却又是乡绅本分内该行的。那乡绅们受了朝廷的高爵厚禄,原该替地方上做好事的。既读了圣贤的书,明白道理,原该见义必为的。况且又有极多的利益,庆流子孙的妙处在里面,如何不行?只是有那龌龊小见的人,舍不得银子,向他说不得。独有那大本领、大见识、大度量、有大福禄的人一说即明,一拨便转,听了就去行的。

  那费钱的事也不是一件,我且略说几椿,比如那紧急钱粮官司,椤打着锁禁血比百忙里无处设法,意要卖儿卖儿的,我替他垫了钱粮,免了敲比,完了骨肉,这岂不是极大的阴功么?或遇着帮家旧族,或系先贤后裔,有那子孙流落下贱的,我极力拔出火坑,或见先贤坟墓无人看守,被人侵占,或是崩圯的,我替他清出来,修整完备,岂不是感动幽冥的好事?又如遇大路桥梁要津往来的,或倡率修造,或独立完成。如遇饥荒年岁饿孚流离的时候,勉力赈济去,或遇生日弥月,省了筵戏,或施贫人,或赈狱囚。或遇天寒酷冷,施舍棉袄。或遇时行瘟疫,盛暑疟疾,聘请名医开局施药。或遇枯骨暴露,备棺掩埋。或遇路上死人,施与棺木。或施夏茶冬汤,岂不是万人感仰、鬼神钦敬的事么?如此等事谁不要做,谁不知是好事,为何行者稀少?只因有个疑关打他不破,所以不能发心。大约是看那银子是现在的功德,实落受用,那阴功善事还是涉茫的,又恐银子用去后来没有接济,又或说我用银子救人,人未必肯拿银子来救我,不过是这几种念头打算不定,所以不能发心,就是有人劝他,也是半信半疑的。却不知银子是个涉茫闪烁提拿不定的东西,阴功善事反是个实落有据的。只是不曾参津得透,所以委决不下。

  我今且按下阴功善事,先请乡绅先生将这银子的机关,勘验他一勘验,若看破了这银子机关,自然要发心行善了。先请乡绅先生从自己身上看一看,如今我的银子可是祖宗留下的?不是祖宗下的?若是祖宗留下的,也就不消说起,若不是祖宗留下的,可见生下我来,就有我的福分,也不是专造着祖宗的。我生下那子孙来,又有子孙的福分,也不是专靠着我的。我的银子今日用了行善做功德,何愁日后没这东西?也该放心用它了。再从子孙身上看一看,那子孙聪明才能还要象我,做乡绅也不用我积攒银子与他,若还不能力乡绅,遗留与他的忒多隐生前又不曾积德,这银子恐反成了子孙的祸胎。

  看到这里,这银子也该发心用来行善了。再请乡绅先生更从自己家里看一看,日日要吃饭是少不得这银子,个个要穿衣服是少不得这银子的,还要娶亲嫁女也是少不得这银子的。除了这几件事,银子也就用不着了,何不拿来行善事积阴功呢?怎奈那乡绅堆金积玉,只是哭穷,只说是不够用的。我想他那里不够用,那曾见不够买饭吃,不够买衣服,不够娶亲嫁女,多只是不够他侈靡浪费罢了。若将这银子浪费了却也可惜,何不将来行善事积阴功?看到这里,也看破十分了。难道还舍不得用,还不去行善积德么?

  我还有一句苦口的言语,笃劝乡绅先生,若要乡绅先生们倾囊倒箧,尽数用去行善,委是也难。若是只将浪费侈靡一项节省了,去做好事有何难处?且是将那无益的烦费,行那有益的阴功,岂不是极妙的事?怎奈乡绅先生又欠高见,只说我们宦家体面所在,不得不然。我今再将体面两字大家商量一番:恩周三党这是乡绅的体面;泽及九族这是乡绅的体面;万民感仰、诸人钦敬这是乡绅的体面。若只是衣服华丽,筵席整齐,房屋轩昂,这也不算做体面;行止害人,这叫做没体面;或是占田某月地,这叫做没体面;行止有亏,清议不容,这叫做没体面。若还是老实本分,不好奢侈,难道就是没体面?且将那夸多斗靡的银钱都用去行善作功德,积得于门高大,子孙世代做乡绅,人人赛他不过,这却是极大的体面。只是如今乡绅先生一向豪华惯了,我如今劝他俭朴本分,省了银钱做这行善的勾当,不免说我们酸气,亦且他是要自家受用的。如今劝他损己利人,不免又笑我们呆气。

  又有一等乡绅先生从那寒窗困苦中来,他把这银子未免看得太重了。我们向他说这等话,不是伸舌摆手,就是掩口摇头,这也不必评论是非,只是要乡绅先生再将那银子的机关着实的再看他一看。这银子原是天地间的神物,是浪费它不得的,却又是窖藏了它,它就变生怪异了。

  只如那晋朝何曾,他生在世家,奢侈惯了,一日间用了一万钱的作料,还说没有下箸处。到得两代后,他的子孙就没有衣食,贫穷下贱了。那何曾就是个有识见的,尚且如此,岂非是暴殄过分了么?又见有许多财富人家,房屋衣冠华丽僭越,或生事的光棍借题陷害,抄没了他。或盗贼平空打仗劫了他。我也数说不尽。岂不是奢侈的没有了么?

  只有那窖藏,自谓留与子孙世世受享,却不知银子这一件神物真是作怪,那银子所在,人人侧目。银子越多,惹祸更速,那怕你会算计会收拾,不知怎么样就有个不测之事,取了它去,这也是说不得的。我请乡绅先生们试看,如今可有个二十年、三十年无事的财主么?向这里着一着眼,这银子也是消窖藏它的。

  且道这银子窖藏它不得,浪费它又不得,毕竟如何才是?我今分明说破了吧,只有用它去行善万无一失。有了阴功善事,鬼神就来庇护他,没银子的也就有了银子,有银子的一发世世享用不了。这阴功善事,犹如点化的大丹一般,那银子遇着它,都分外精彩起来,也就用之不尽了。又如那镇库的宝贝一般那银子有了它,都一毫没处走失了。如此看来,可见那银子反是个捉拿不定的,阴功善事反是个实在有据的。看破了这个机关,自然要发心行善做那费钱的功德了。

  我今再说个现成的榜样与诸先生看:当初那范文正公也是个穷秀才,他在长白山读书时断齑画粥极是清苦的。后来做了宰相,他却不把银子放在眼里。一日命公子范纯仁收租去,运了八百石麦,来家路上,行善事都给与人了。回来见父亲时,文正公问他:“此行可遇着故人否?”公子说道:“遇着故人石曼卿,他说家三丧未举。”那文正公便说道:“何不将那麦舟助他?”公子回说:“已与之矣。”你看这范先生父子们是何等样手段,是何等样度量!

  文正公又在苏州买了一个南园,有风水先生说:“此地气脉极旺,将来要出一斗芝麻的进士。”那文正公说:“有这些进士,我家如何独占了?”遂推为学舍,就是如今苏州的府学。这学中真也出了无数的举人进士,都是范家让出来的。这是何等样心肠、何等样识见!谁知那范家的举人进士却也不少,自宋朝直到如今,那一科没有范家人!这岂不是古今第一等的大功德,轻轻被范文正公做去了。古今第一等的便宜整整被范文正公占尽了。只是他有了那大识见,方有这大度量。有了这大度量,才有他这大手段。有了之大手段,才有他这大福分。

  如今的乡绅先生也有做过尚书的,老科道九卿的,也有做过督抚司道有司的,其中岂无范文正公这样?范忠宣公这样公子?只是要信得真切,大发良心,大开手段,照依那浪费的样子常堂做去,那古今第一等的大福分管取到手,又岂止那百千万倍,真乃是万万倍的利益也。吁!利益如此,我知贤士大夫自当勇往直前,决不肯因循却顾,坐让便宜以与人矣。

  两约言,忠告善道,法逊兼施,淑世仁心,最为谆切。要知官长乡绅总一人而已,在官为官长,在乡为乡绅,亦总一心而已。为善于乡者居官,定有惠政;为善于官者居镇,定有令闻。举期加彼,初不过自尽其心,而所及者甚广矣。今以一人倡之,数十人和之;十人倡之,数百人从而和之,无量亿人又从而和之。一时倡之,数千百世又从而和之。天地之心,生民之命、万世之利皆在于此。其功德岂可思议乎哉!昔孔子告季康子曰:“子谷善而民善矣。”风行草偃,势所必至;上行下效,理有固然。然则己率人化成美谷,端有赖于在位之君子、有道仁人主持世教。焉可以不深念也。

  【注释】

  ①哓哓(xiāo嚣):争辩声。②*(ái)傻(文中换为呆,善书网注)。③范文正公:即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谥文正。④范忠宣公:范仲淹子纯仁,谥忠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