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布莱恩、魏斯博士,他对他的的病人凯萨琳小姐进行催眠治疗的时候,发现了凯萨琳86次生死轮回的事实,并且凯萨琳在催眠过程中还从神灵那里带来了魏斯博士本人鲜为人知的个人隐私和秘密,从此魏斯博士和凯萨琳小姐的人生观都发生了改变。
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读了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后,从灵魂的存在、对前世回忆的立案研究、用催眠对轮回的研究、不同维次生命的存在以及特异功能对轮回的促进研究等五个方面,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欧美当代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的报告。从此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不仅说服了众多的佛弟子深信因果,而且也说服了他自己,他于今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剃度出家,遁入空门。
我听了定弘法师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的报告,看了布莱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一书后,茅塞顿开,豁然省悟,对佛说的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自兹深信不疑,我的人生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这个问题很重要。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是全部佛学的基石,可以这么说,佛学理论这座大厦就是建立在因果轮回的基础之上,如果因果轮回的学说不成立,是虚妄的,那么整个佛教便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了。
我是1995年正式学佛,1997年皈依三宝的。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开始学佛,都觉得佛教三藏十二部博大精深,智慧如海,系统性非常完备,经论文字非常优美,心生欢喜敬佩赞叹,可是时间一久,往往一碰到因果轮回这一学说的时候,就挡住了,如同一座高墙横亘在自己的面前,无法逾越。很多善男信女慧根深厚,他们学佛很虔诚,佛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而我等凡夫业障深重,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探索论证个究竟,比如说佛说人有前生今世和来生,我就常常疑问怎么能够证明呢?记得1999年我去扬州高旻寺参拜徳林长老,老和尚问我有什么疑惑,我说我无法证明和确信三世因果的存在,请师父指点。徳林老和尚是解放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是近代开悟高僧来果老和尚的接法弟子,道风高俊,有古德风范,他长袖一甩,说道“宗教是要讲信仰的,哪有那么多证明不证明,你连因果轮回都怀疑,还学什么佛,你去吧!”由于多年来横亘在我面前的这座因果轮回的高墙不能洞开,致使我学佛原地踏步,裹足不前,以至于一天天地懈怠,一日日地沉沦,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两个深深的顾虑。
不能享受到世间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人的生命是断灭的,死后只剩一把灰,如同点燃的蜡烛灭了什么都没有,那么学佛就会空度此生。因为佛教和世人所走的路是背道而驰的,世人总是在满足自己的七情六欲,欲望总是不断地膨胀,追求名利地位,贪图享受,而佛教要求学佛之人清心寡欲,清静持戒,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至于无欲无求,断憎去爱。如果因果轮回不存在,西方极乐世界是虚幻的,成佛作祖也是痴人说梦,那么此生岂不虚度了吗?
我最早学佛是从读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开始的,怀公早年习禅,所以他的著作大部分都是谈禅的。1997年合肥明教寺的晏老居士介绍我拜师,我拜的师父是西安卧龙寺的班首弥定禅师,他在巢湖创建圆通禅寺弘法接人,我跟他在禅堂学习坐禅,因此我对禅宗情有独钟。而禅宗一旦搞清理路和路头后,就要一门深入,心无杂念。禅宗要求行人不能看经读论,更不要看其他佛教外的任何书籍和报刊,所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彻世机枢,似一滴投于巨壑。”而是要死死地抱着一个话头,离心意识参,不得有思想,不得有想法,不都有念头,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人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古代禅师接引学人时,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道得道不得也三十棒,哪有你开口拟议处。因此,如果没有因果轮回,参禅不能开悟成佛作祖,那岂不成了一个痴呆汉吗?
现在,横亘在我面前的因果轮回的高墙已轰然倒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大光明,是一条通向成佛做祖的康庄大道,我对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已深信不疑,我的人生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无始劫以来,人们的生命不停地轮回流转,生生世世在苦海中头出头没,只有学佛截断生死流转的根源,才能了生脱死,证悟菩提。魏斯博士和定弘法师已清楚地告诉我们灵魂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人死后的灵魂又归宿到何处呢?佛陀为我们揭示了灵魂归宿的四圣六凡十法界,这就是——
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彻大悟即可成佛。
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为“觉有情”,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是慈悲喜舍的大乘佛教。
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缘觉又称“辟支佛”、“独觉佛”,是无佛时代观十二因缘而觉悟者。
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声闻即自度自了的罗汉,属于小乘佛教。
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也就是能够飞行变化相端意善的神仙。
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也即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
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即魔和妖怪。
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今生悭吝者。来世为饿鬼。
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
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
以上1—4佛、菩萨、缘觉、声闻为四圣界,证得四圣界,也即超凡入圣,永脱苦海,不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也即魏斯博士说的成为更高维次中的高级生命。下面天人、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为六凡界,也即六道轮回,其中饿鬼、畜生、地狱为三恶道,痛苦不堪,饱受折磨。
我已深信因果,人生观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今往后我将一心向佛,精进办道,戒除自身的陋习(如烟酒、见色生心等),于一周五天中不看除佛书以外的杂书和报刊,不看电视,不上网,不听收音机;于一周五天中保持16个小时不说话,待机缘成熟后再去住山,力争今生开悟,广度众生。以后我的博文将越来越少了,还望各位仁者见谅。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神奇四句话,人生大哲理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之时,最先观察到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众生为何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十二因缘”之间的关联。“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说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