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意足是什么?四如意足讲记

佛学常识 | 作者:圣严法师 [投稿]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由于四念处是修观慧,四正勤是以精进心来修四念处,但定的力量不强。因此,修过四念处的观慧之后,再修四如意足的禅定。

  在禅宗修行的方法,譬如说用参话头见性时,就叫作破参,也就是破了禅宗修行的第一关,但这并不等于解脱,也不等于已经修行完了。见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走的路是什么,此时,便奠定了对于修学佛法的信心

  见性的经验,有点像一个人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什么也看不到,突然间有一串雷电之光,一闪即灭,让你看到道路,发现了道路的去向,瞬间的闪电过后,又回复黑暗,道路也随即隐没,可是这时候你已经知道有一条道路可走,便有继续往前的信心。但这绝对不等于已经走完了路,因此,从此以后必须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这条解脱之道与成佛之道。

  禅宗的见性,也不能与声闻初果的见道位相混。大乘法贵在菩提心的菩萨行,不为自求速成。迷人渐修,悟时顿悟;悟后起修,发大悲心,历劫润生。声闻法侧重出离心的解脱行,厌三界苦趣,求速脱五蕴;虽离我执,未离法执,不算究竟。

  四神足与四加行位的关系,则如《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云:「此(四神足)据加行立名」。又云:「欲谓希求,勤谓勤策,心谓所依,观谓观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谓加行位,由欲力故,引发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谓加行位,由勤力故,引发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谓加行位,由心力故,引发定起。

  观神足:观者慧观察境,谓加行位,由观力故,引发定起。

  这里将四如意足,名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与六种神通的神足通,实在不相同,它是在加行位中修习的四种禅定。凡夫修行四禅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乐,或是希望得到神通;修习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乐,不在获得神通,而是为了解脱。因此,《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也说:「一三摩地,由四因生」,将四如意足称作四种三摩地或四种三昧,就与六种神通中的神足通,有明显的区隔了。

四如意足为何称为四神足

  以神足为如意足命名的用意,可举典据如下:

  《俱舍论记》卷二十五云:「谓诸神灵,胜妙功德,故名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为足,神之足故名为神足。」

  四如意足的四种三摩地,能发起许多神胜灵妙功德,故以此定,名为神足。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一云:「诸所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名为神;引发于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种:一世俗所欣,二圣者所乐。若分一为多,合多成一,此等名为世俗所欣。若于世间诸可意事,不住顺想;于诸世间,不可意事,不住违想;于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于舍,正念正知,此等名为贤圣所乐。」

  所求如意,故名为神,此定有发神之能,故名为足。世间俗人所乐者神变发现;贤者及圣者所乐者,是舍却可意及不可意的两端执着,安住于正念正知。

  《大毗婆沙论》又云:「复有三种神用:一运身,二胜解,三意势。运身神用者:谓举身凌虚,犹若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胜解神用者:谓于远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意势神用者:谓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越无边世界。」

  此段是说明「世俗所欣」的神足通之妙用,分别有三类神用,唯其非关四如意足的功德。

  又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勤、心、观)四名足。由四法所摄受,令三摩地转故。」

  以修习欲、勤、心、观的四种道品,发起四种三摩地的神用,故名四神足。

  又云:「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

  三摩地既是果位的功德,也含因位的运作;欲、勤、心、观的四者,唯是因位的方法,未必已有三摩地的果德。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又叫作四神足,「神足」之名,也是六神通的一种。所谓六种神通,便是: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尽通。神足通就是神运变化,不论变大变小,变远变近,变多变少,变有变无等,所有一切的神变都属于神足通。

  称为神足通的原因,就是能够以超自然的力量来运作,完成各种三度空间现象变化的目的,从这样变成那样,从这儿到那儿的种种过程,就如用脚走路一样。神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足是运作过程的现象。在佛经,常常看到罗汉、菩萨以及佛,都有神通的记载。所谓十八神变,放光动地等,就是神足通。

  修学佛法的人未必有神通,亦非一定要修学佛法的人才会有神通,没有学佛而仅修禅定也可能修出前五神通。甚至有些众生,不修禅定,也可能有报得的神通。一般人的异常经验,属于感应而不是神通,所谓感应,就是偶而会碰到、听到、看到、闻到种种奇异现象。六神通中,除了属于四果圣人所具的漏尽通外,其他五种神通,凡夫外道乃至异类众生,也可能有。

  神通和感应是不一样的,神通可以自主发通,感应不能自主自发,感应不一定是修行的人才有,神经质的人也常会有感应。神通所现如幻似真,感应所现拟真非真,实则都应视为幻觉、幻境。有些大魔术师大催眠师,也能表现神通般的特异工夫。

  凡夫对于神通都有兴趣,但是神通不是绝对有用,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它的本身并不可靠。譬如说,过去世的重现,未来世的预见,能听到、看到远处发生的事情,能看到一些隐藏不露的物件,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些什么等等。这些神通虽然会让人感到很惊奇,似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从因果的原理来看神通,完全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违背了如是业因、得如是业果的自然定律。应该发生的事,迟早会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纵然发生了也不会真的管用,主观的神通是不可能改变客观事实的,纵然暂时改变,必然要于未来作更多的补偿。

  不论在大乘和小乘的圣典中,都可以看到有关神通的记载。但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要吃饭他不会坐在那里等着,指挥一些天神送饭来吃,所以每天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会去村中托钵。成佛之后的释尊,在世间行化,不管走到哪里,也都像我们一样,是用两条腿在走路。他也不曾用神通变了一座又一座的寺院,让所有的弟子们都不需找工人建屋就有得住,释迦牟尼佛还是需要居士们供养土地,布施金钱来盖房子;甚至佛陀自己披的袈裟,也是他自己用手裁制。人间的佛陀,是很少现神通的,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智者。

  佛虽然有神通,却不轻易用神通。佛的圣弟子中,有一男一女两位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及莲花色,已是罗汉,最后却由于宿世业报而被人打死。照理说他们可以用神通逃往他方世界,可是他们却没有,因为这是因果业力使然,纵然想逃,也逃不掉。

  到现在为止,上座部的佛教界,仍是不准出家人表演神通,例如在今天的泰国,比丘表演神通是被禁止的。中国的大乘佛法,不论是哪个宗派,也都不准许展现神通。藏传佛教,非常重视神通,可是也不轻易表演,当我遇到那些大成就者,问他们究竟是否有神通时,他们也不直说有或没有。

  有一次《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的作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到农禅寺访问我。在他来的前一刻钟,我正在卧室,忽然有一只鸽子以非常快的速度飞撞到我卧室窗台下方的墙壁,当场死亡,那时寺内正在举行念佛法会,有一千多位莲友。我首先为这只死去的鸽子念阿弥陀佛,也愿以全体莲友们念佛的功德,回向这只鸽子往生极乐世界佛国净土。索甲仁波切到了以后,我吩咐我的侍者,用一只盘子托着这只鸽子,请索甲仁波切为它超度

  我说:「这只鸽子真有善根,仁波切来了,我们正在念佛,所以也请求上师超度。」索甲仁波切大概花了五分钟的时间,用一种也是弥陀法门的破瓦法(phowa),为这只鸽子念诵超度。

  在他修法之后,我问:「仁波切,请问这只鸽子现在到哪里去了呢?」

  他答得很爽快:「我没有这种神通力,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神通,至少他自己没有说他有神通,请问诸位,索甲仁波切究竟是否知道鸽子到哪里去了?其实从我的观点来看,它是往生了,但我不是靠神通而是因为信心,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我就不会自己为它念佛,也不会请仁波切为它超度了。

  另外,最近有一位中年女士要来见我之前,我已得到讯息,因为在我的会客室中,忽然有了一股很浓的檀香味,我心里在想:「嗯,有什么神灵要来了!」

  这一位女士来了之后,问我是否知道她是谁?我说我不知道,她说我应该知道她是谁,我说:「你应该知道,我不知道你是谁呀!」

  由于那股檀香味,是从这位女士身上散发出来的,于是我说:「你身上有一样不是属于你的东西,是在借用你的身体,准备做些什么。」此时的她,似乎已不能分辨,那股檀香味和她自己之间是一是二了。

  接着我又说:「我能够帮助你的,就是从今以后,劝你口中常称弥陀圣号,不要再听这样东西的命令,心中常念五蕴皆空,渐渐地就会离开你了。否则,你会变成灵媒,对你的家庭、工作、生活,都会有负面的影响,你会变得很不正常。学佛的人,一定要在正常之中,开发平等的慈悲与无我的智慧。你今天来这里,附在你身上的灵,也未想到我会讲这番话,听了之后,对你们都好。」

  像类似的现象,既非四神足,亦非神通,乃是灵体附身的功能,跟禅定无关,跟智慧不相应,和道品的修证无涉。最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用排斥它,也不必去注意它。

  (西元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十一月五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