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仙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台南大仙寺
台湾台南大仙寺寺门

  地理位置

  大仙寺又名大仙巖,或称旧巖,可以说是臺湾第一巨剎,位於白河镇仙草里岩前一号,这座巨剎是清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临济高僧参彻创建。

  大仙寺是建在枕头山山麓一座丘陵斜面,殿宇美仑美奐,环境清幽雅洁,供奉著释迦牟尼佛巨像。在这座巨剎中,住有和尚,尼姑四百多人,这是臺湾的寺庙中僧尼同寺人数最多的地方。大仙寺佔地三甲餘,殿后山林,古木参天,到处置有石椅石桌,供游人小憩。游览大仙寺,最令人难忘的是大仙寺的素食大锅菜,到这儿游览,参拜的人,中午时分都可在寺内进食,大锅素菜,吃起来颇有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寺院简介
 

台南大仙寺
台湾台南大仙寺观音像

  台南县志上这么写著:“大仙寺位于台南县白河镇,为台湾著名的古刹,建于康熙四十年。”这是一座古老的寺。

  大仙寺遥屹于南台湾的一堣,是佛学莘子所向往的地方。二百年的沧桑,造就了今日的大仙寺。巍峨的建筑、金壁耀目的檐尾,宽敞几净的禅房,勤劳踏实的比丘众,香火鼎盛的堂前,实是二百年前风尘仆仆由闽至台的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所难以预见的。

  寺院历史

  于康熙四十年,也就是西元1701年,有位禅师远从大陆福建渡海来台,只为成就一圆满的因缘--在此岛播一佛种子。祖师来台之后,凭著特有的灵感,直接来到了南台湾,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龙湖岩驻锡,此禅师日日念弥陀,日日不忘寻山遍野,盼修觅至一处立命之所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于半年后,在一偶然的机会,踏遍现在大仙寺现址白河镇的仙草里,只见此山相貌奇异,隐隐中透著一份灵秀之气,福至心灵,立刻决定在此结卢为居,并请祀龙湖边观音佛祖的香火,虔诚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缘聚成之下,筹资兴建寺庙,即为今日的大仙寺,而这位禅师就是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

  大仙寺在历代禅师的主持之下,于乾隆十二年、五十五年,嘉庆元年、十四年、廿三年、同治八年,均有修建的工程,庙寺也扩建良多,厢房亦增加不少,造福佛国不遗余力。正常辉煌之时,参彻禅师突然宣布将大仙寺传给徒弟鹤龄和尚主持,而自己却于邻近的玉枕山腰处,结芦而居,不食人间烟火,欲于此终其一身,但,由于参彻禅师的德高望重,难以抗拒热诚的信徒,徒众见禅师清苦,亦纷纷于此建寺为老神师遮风避雨,所以,有了今日的“碧云寺”…‥“大仙寺”与“碧云寺”参彻老禅师的因缘聚合而成的,而当地居民称“大仙寺”为“旧岩”,而“碧云寺”为“新岩”。

  二寺成立,为台南县白河镇增光不少,二寺默默屹立于山之颠为佛国培养了许多人才。灵山名寺、才子、善人,文采风流就在这幽扬的晨钟,激荡的暮鼓声中缊酿出来,也为善虑的诗人平添一丝灵感的泉源,当时颇富盛名的琅环诗社同人吴穆堂题关岭云岩诗云:“温泉乡里景非凡,水火同源冷暖衔;更有钟声天际响,碧云寺与大仙岩。”\r

  平静安祥的日子在山中悠悠过了数百寒暑,甲午割台,国难当前,祸害也延及山里,日寇据台之后,台湾同胞奋起抗日,至日本大军包围碧云寺,大仙寺山同遭殃劫,寺宇从此荒废,佛国顿成罗刹,蓬莱从此不笙箫。

  日寇侵台,白河镇关子岭却因温泉而被开发成观光地区。原来今日的白河镇枕头山寒山,又名玉枕山,其南麓有“水火同源”,又关子岭温泉之附近有自然火源,而枕头山之西麓有大仙寺,正名即为:“火山岩大仙寺”,此处皆为火山之遗迹。日人发现此地的奥妙之处,立刻大兴土木,开鉴道路,并架轻便铁路,大事经营,于是公园、旅社、学校、教会、邮局、派出所等相继出现,而关子岭的名胜于此时却胜过邻近已荒废的大仙寺和碧云寺。这种情形,直至民国四年,才有廖炭居士与德融禅师,执意的想挽回寺运,扩大募捐,重新改建大雄宝殿,直至民国十年才告完工,当时殿宇楼阁之宏伟,独冠全省,香火鼎盛不亚于初。谁知,刚平静的湖面又掀起了一阵波浪,民国十九年,嘉南大地震,寺宇俱塌,大殿震毁,使得花费六年才完工的大雄宝殿于九年后惨遭此劫,大仙寺的挫折真令人心折。

  地震过后的大仙寺,却也在热心虔诚,不怕艰难的信徒奋斗筹款兴建之下,于台湾光复时,恢复了元气,重修大殿,每位义不容辞,并推举地方人士何火炉等组织董事会,聘开参法师为住持,并推选何火炉、吴清池、开参法师为财产管理人。有了完善的制度之后,大仙寺扩建的计划也都一一实现,民国三十七年重建圆通宝殿,民国三十九年建山门、南北报恩塔,民国四十年建两侧楼房,民国四十一年举办全省百次受戒大会,民国四十五年六月五日严前总统莅寺,并题赐“妙相庄严”匾额一座,民国五十八年六月登记为“财团法人台湾省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并依法选出黄吉居士为首届董事长,聘开参老和尚为住持,心静法师为监察,从此寺誉兴隆,香火鼎盛。

  民国六十年,大仙寺为扩大观光区建设计划,兴建放生池、放生亭、观音亭、观光大山门、报恩塔、静思园、大围墙、停车场柏油路、美化环境及拆除南北两面房舍,重建宫殿式之楼房等十大工程,此项工程推行之中,开参考和尚却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廿七日功德圆寂。今日工程已完成,并以续佛慧命,接引众生为宗旨,而当年参彻老禅师为此岛播下佛种的因缘,至今该已是功\德圆满,如今佛子遍满全台;后浪推前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不也是慧命的延续吗?

  寺院格局
 

台南大仙寺
台湾台南大仙寺观音宝殿

  在风雨中飘摇了三百多年的大仙寺,今日真正是茁壮。宏伟的外观,足以使人流连驻足激赏老半天,气宇轩昂令人目眩,进入大山门,迎面而来的是植有垂荫大树的宽阔黄场,心平气和,顿然开朗,是置身于广场的感受;小山门口又有小广场,层层而上的石阶更增加了庙宇巍然耸立的气势;由上眺望全寺,只见处处金光闪闪,高耸的檐尾,双龙夺珠的奔腾于晴空之下,犹入蓬莱之境。

台南大仙寺
台湾台南大仙寺释迦牟尼

  大殿中供奉著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尊者列两旁,禅房立于左右二边,圆通宝殿中供奉著观音菩萨,寺里共有大雄宝殿、圆通宝殿、释迦宝殿、其中的特点,在于每一宝殿皆有一颇具气派的广场,由此,可见大仙寺的气势非一般寺庙所能及。

  寺院景观

  大仙寺内约有一百多名比丘、比丘尼,他们除了念佛之外,还要各司其职,尤其是清晨时刻,可以看见尼僧们在寺里工作的情形,有的挑水肥浇菜、有的劈柴、有的整理庭院……四处都可见管理良好的菜园、果园、竹林等,这座寺庙庇护者数百人的生活,在这些人的工作更使得它充满逢勃的生机,令人赞叹!

  同出一缘的“大仙寺”、“碧云寺”今日却也经济独立,且附近有八景之胜。如“枕山晓翠”“石室仙踪”、“水火同源”、“灵风动石”、“麟屏夕照”、“红蝠洞天”,久为台人共识。

  玉枕山幽林叠嶂,环境脱俗,放眼寺前,白云低垂,村落点点,嘉南平原历尽眼底,天气晴朗可望见嘉义近海之船只往来,入夜时分村落电灯明知璇玑,光夺天上的星星,真有天上天下难分之感。二寺建于此,可谓禅修之好所在。

  然而,关仔岭温泉、大仙寺、碧云寺环绕枕头山而形成了三鼎足,地理串通一脉,游览之路径通一环。游人时常在仙草埔下车,先到大仙寺,再登碧云寺,经水火同源,抵关子岭。不然,先抵达关子岭,一浴身心,经水火同源;至碧云寺,最后至大仙寺参拜亦可,并且,两寺皆有供宿,游客至此可尽兴一游,至寺中一宿,享受一梵唱晨钟的沐浴,想耳根必也清净些许吧!

  寺院高僧大德

  第一代:参彻禅师(开山祖师)

  第二代:鹤龄禅师。

  第三代:应祥裨师。

  第四代:允谦禅师。

  第五代:心下禅师。

  第六代:心西禅师。

  第七代:瑞入禅师。

  第八代:德融禅师。

  第九代:开参禅师(财团法人大仙寺第一任住持)

  第十代:心静法师(财团法人大仙寺第二任住持)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