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松山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台湾台北松山寺

  地理位置

  松山寺位于台北市吴兴街的叠翠山麓,依山而建雄伟壮丽。

  寺院简介

  当你驱车穿过弯弯曲曲的吴兴街而到达尽头时,在偏僻的巷子里,你会赫然发现一高耸的红色飞檐建筑昂然屹立在你的上方,再往前走几步,迎面而来的是一白色牌楼,上面列有斗大的“南无阿弥陀佛”,苍劲有力的字体,超然尘外,进入牌楼大门,也就到达了松山寺。

  在牌坊的右边是广大宽阔的停车场,其间有供奉地藏菩萨的地藏菩萨庙,小巧而别致,其中供奉庄严法相地藏菩萨的有两尊,大凡停车者,皆会驻足礼拜一番,对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深深的感到敬佩!

  而在牌坊的左边,有着阶梯,你可拾级而上,约数十步,可至法王宝殿,朱红色的大门,旁有敲醒修行者智慧之门的钟和鼓。殿内,释迦牟尼法身逾六丈高,慈眉蔼目,晨光普照之下,慈晖四射,视者莫不法喜充满,感动万千。

  寺院格局

  松山寺依山而建,其空间被充分的利用,在大殿旁,另有客堂、报本堂、药师殿、观音殿、玉佛殿等的建筑,各各皆雄伟并金碧辉煌,乃全国寺庙建筑中最具风格之处。

  在法王宝殿的正对面,则有七尺高的韦陀护法金身,双手捧着宝剑,忠实的镇守着松山寺,其法相庄严,令人肃穆。

  法王宝殿共有三层,沿着旁边的阶梯可至图书馆及思静净舍。

  思静净舍位于图书馆旁,来此修行比丘尼们皆落脚于此,简单的平房,大块的水泥空地,几株灌木,就是思静净舍的写景了。

  走出思静净舍,即可望见古色古香的圆形拱门,上写塔苑二字,进入塔苑则可到达道安长老纪念奉安塔。

  塔前有一牌坊,金黄色的屋顶,白色的柱子上有着:

  坐对观音山常愿寻声共救苦

  俯瞰台北市还期护国普蒙庥

  藏骨堵波派镇冈陵周永固

  楼神兜率不违誓愿定重来

  两对对联,完全表达了道安上人对这世间的遗爱。

  道安长老纪念奉安塔,其四面的墙壁皆有释迦牟尼及成道的图案,大理石的底和金黄色的线条,勾勒出的画面,使人耳目一新。而塔之顶有着泰国庙宇的风味,顶上由许多尊释迦牟尼的雕像排列而成的金字塔型,其造型特殊,颇有艺术上的价值,道安上人的遗像则嵌在释迦牟尼雕像群中。

  在塔之左有解脱门,右有大悲殿,出了解脱门则可达山的另一边。离开了吴兴街的范围,进入大悲殿,大悲殿是专供修行者闭关的场所。

  纪功亭和开山亭各立于牌坊两旁,左边的开山亭乃纪念当初开山艰辛而建的事,有匾额记述如下:“道安长老弘法来台,卜地于台北市松山区叠翠山下,四十六年(1957)七月初一日,率陈子平居士开山平基结节,卓锡归者日众,遂募建法王宝殿,高达五层楼阁,庄严释迦佛像长逾六丈全身,覆命灵根续建两旁殿宇禅房,示为十方丛林谨建亭纪念以垂不朽”--右边的纪功亭是特别感谢陈子平先生主持建寺的功\德而建的,其匾额记述如下:“子平陈董事长追随道公长老负责筹建松山寺,四十六年七月初一日开山辟地建木屋为供佛讲经之所,并劝募捐款管理寺务,劳心阵力,惨澹经营,越四年复创建五层大殿塑造释迦金身,三年而殿成,金碧辉煌深感护法之力特建纪功亭示不忘也”。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2-27384304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