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七宝教寺大门
七宝教寺第一掀土已经无从考究,根据闵行图书馆记载,大约在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946年),最早的文字记录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
寺院简介
七宝教寺,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现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俗称陆宝庵、陆宝院。据传五代十国时此庵迁往淞江,吴越王钱镠赐以金宝莲花经,并云“此亦一宝也”。庵遂改名七宝寺。因江水啮岸,宋初再迁,移今七宝地。
寺院历史
七宝寺始建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文中说“溯其创始之代邈不可稽矣”,只知其从吴淞江迁徙至本地。另有一种说法是:西晋松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人称“云间二陆”),被晋成都王司马颖杀害,后裔修建了祭祀他们的香火祠,名为“陆宝祠”,后更名为“陆宝庵”,距今近1700年。
闵行七宝教寺六宝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曾驻跸其中,将“陆宝”误为“六宝”,赐王妃手书“金宝莲花经”为七宝之一,说“此亦一宝也”。遂改名为“七宝寺”。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
后因吴淞江潮水损坏寺基,三度搬迁,最终移到了七宝镇。宋代初,七宝教寺迁到蒲汇塘北横沥港西,今七宝镇所在地。志云:“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可见,七宝镇乃又一因寺得名的古镇,故名为“七宝镇”。七宝教寺名声显赫,七宝镇随之繁荣。宋代初年,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寺僧僧信合力重建。七宝教寺的伽蓝就是七宝这位张泽。宋真宗皇帝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赐[七宝教寺]匾额、遂为正宗禅林。
元朝七宝教寺高僧敬公、曾被皇帝召赴京城,袁凯、屠隆、陈眉公等,均有七宝诗文传世。赵孟頫的[七宝寺]一诗,是其中现存最早的诗,诗曰:[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院设机云代,经描吴越金。霜钟清惊鹤,池竹绿浮琴。投绶堪元论,桃源莫浪寻]。诗中反映了七八百年前的七宝教寺,梵音缭绕,钟声清越,导人心灵净化的气氛十分感人!
后数百年间逐渐毁圮。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有里人徐三重筹资重建,山门正对北大街。后寺僧承业又募修了大殿和东、西、中3座香花桥。就此,教寺占地达到40余亩,另有寺河约6亩,各种建筑千余间。寺内有荷花池、竹林、梅园及五代桧、罗汉松等名贵树木。在这里,“往来息节必趋,岁时期报必赴,公私会议必集,朔望钟鼓必闻”。嘉靖年间进士王会撰写的《重修七宝教寺记》里,描述了当时寺内宝殿、僧人精舍、画轿石径、花堤烟柳的壮观景象。此时,应该是七宝教寺最繁盛的时期,也使七宝镇区得以迅猛发展,成为地方重镇。
此后,七宝寺屡遭兵祸,逐渐衰落。尤其是1860至1862年间,七宝地区发生多次太平军与清兵及洋枪队的恶战,众多胜迹被毁。至抗日战争结束时,被誉为[郡东第一刹]的七宝教寺,损毁得只剩一座山门和莲涌堂及庭中的梓树。1946年起,这里被改建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学七宝分校,解放后改为七宝中学,目前为七宝二中。
现在,幸逢人民政府英明领导,国运昌隆,七宝教寺得以重建。今天的七宝教寺,为香港著名设计师俞宗翘先生设计,其特点是柔合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为基础,充分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继往开来,建成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佛寺,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门,钟鼓楼,天王庙,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整个塔寺处于精美秀丽的百花园中。在这庄严清净的佛国中, 宏扬佛法,净化心灵,祝福社会,国富民安。信步园中,心旷神怡,静坐石墩,杂念俱消。七宝教寺是讲经说法,念佛参禅的最胜道场之一。
寺院格局
今天的七宝寺乃移址重建于2002年,汉唐建筑风格,朴素大方,庄严肃穆,总体上分寺、园两部分,占地43亩。有教寺桥、正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法堂、藏经楼、六十星宿长廊、宝塔。寺院内东有牡丹花园和聚宝莲池。牡丹花园有牡丹亭。聚宝莲池汇聚了镇寺六宝铸铜雕塑,飞来佛铸铜佛像现在飞来佛殿里供奉。聚宝莲池周围设有画廊和诗廊,美其名曰“古风长廊”。寺院西设慧心花园。花园里树木、绿草、繁花丛生,另有听松亭、丰日亭、经幢台,经幢台雕刻精细,颇具观赏价值。在原西南角为垒巉崖,含"河梁栈道"、"崖上桃红"、"孤山云台"、"弈林风云"四景,天王殿前设广场,信奉可在广场上燃香供奉许愿。寺临蒲汇塘河与横沥泾河交汇处,别有景致。2003年1月23日举行了开光大典。
闵行七宝教寺天王殿
天王殿是进入圣殿的第一关,入口处供奉了观世音,出口处供奉了韦陀。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四大天王(也称为四大金刚,在封神榜里为魔家4将)陈列大殿的两侧护法。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也被称为“风调雨顺”。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
闵行七宝教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如来佛祖承奉香火之地。宝殿内有如来佛像,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和十六罗汉[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两侧的厢房里,供奉了飞来佛等。另外提供了善信们作道场的房间。
进入上海闵行古镇七宝的七宝教寺山门,在左侧便可见元辰长廊,里面供奉着六十甲子元辰星神的塑像。在佛教的寺庙里,供奉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这可是不常能看到的。 元辰保护神,为道教信奉的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而得,称为六十甲子神,亦称六十元辰。人的出生年,称为本命年,每年都有一位星宿神——太岁值年,太岁每年一换,六十年一个大循环。本命年里那位太岁,便是自己的本命太岁或本命星君或本命星宿神。本命星君也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旧时,在立春这一天,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为“求顺得”或“迎顺星”或“祭顺星”。现在,礼拜本命元辰的星宿神——本命星君,以获得其庇佑之信仰,仍很盛行。
木星: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
金星: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
火星:南方火德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
水星:北方水德真君,通利万物,含真娠灵。
土星: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
月孛星:月孛为星命家所说的十一嚯之一。太阴即月神,道教以月为夜明之神。道教称为月孛星君。
日曜星:太阳星君
月曜星:月亮星君
计都星(罗睺星):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星(彗星),罗睺与计都合称罗计,因与日月等反向而行,故称蚀神。
闵行七宝教寺四面观音
七宝教寺四面观音圣像,采用镍白铜铸造,整体高度约5米,呈现多媒体动态之状。金衣袈裟的观音造型,利用数字化三维成像、远程控制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多媒体雕塑,体现了观音菩萨普度人生,寻声救苦的大悲愿力。
四面金衣袈裟观音圣像,即东、西、南、北四方。东面圣像手把水瓶,象征福音;西面圣像手持佛珠,象征慈悲;南面圣像手握莲花,象征和平;北面圣像手托经箧,象征智慧,整体金衣观音圣像显得庄重而慈悲。免征[慈悲、智慧、和平、福音]的观音圣像,体现了千手护持千眼照风、寻声救难的寓意。[金色袈裟]则是为了让观音圣像在天水相间的紫色氤氲之中衬映出凌波伫立,衣袂飘飘的金像圣影,从而突出观音菩萨有灵空感悟的视觉效果。
於2008年阳历11月8日至14日 隆重启建冥阳两利水陆空大法会七永日,并於11月15日上午十时举行四面观音菩萨开光典
寺院交通指南
地址: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 地铁:地铁9号线 地铁10号线支线
公交:173路 753路 763路 沪佘昆线 沪松专线淡水路 92路
人均票价:5元
西山庙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因建在顺德县城西山(凤山)麓上,群众习呼为“西山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成。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
玉台寺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北郊圭峰山山腰,始建于汉朝,是广东四大佛教寺庙之一,后日军入侵时被毁,于1986年修复,现佛殿金碧辉煌,香火鼎盛,长年不衰。玉台寺内还有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现存唯一的喇嘛塔和明代白石塔。
六祖惠能寺位于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原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惠能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
莲开净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南郊一公里处、浈江河畔,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花树环绕,百花飘香,殿堂雄伟庄严,近小城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是一处修行学习的好道场,也是粤北较大的尼众丛林之一。
佛山南海观音寺 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牛牯岗上建有 南海观音庙 ,距今已超过一千年了,周围群众十分信奉。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年来兵战动乱,观音庙屡建屡毁。到了清朝只余残垣断壁
深圳弘法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地处深圳特区,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位于市东郊素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背靠着峦峰迭翠的梧桐山,面临碧波荡漾的仙湖水,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
华林寺前身叫西来庵。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教。他首先在今西来初地处登岸,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
洛阳白马寺 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座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
福建鲤城承天寺 地理位置 承天 寺 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 寺院 简介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