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祖庭:西安香积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西安香积寺
西安香积寺
香积寺古塔
香积寺古塔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位于西安市西南约十七公里的神禾原,南临滈水,西傍潏水。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也是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香积寺的善导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千年风雨的香积古寺,古塔巍峨,寺院清幽,雕梁画栋,流丹溢彩,法像庄严,引得国内外的游人、居士、高僧大德的顶礼膜拜。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是解脱生死之法。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数万卷《阿弥陀经》,画了三百卷的极乐净土图。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来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管理着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人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视女人,心不念名利。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持戒精严,而对人慈爱宽恕,信念坚强。

  关于香积寺的建寺年代,至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第二种说法认为是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

  关于香积寺名的来源同样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当年建寺于隋代的香积堰的东北。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在神禾原下滈水和潏水交汇处,修建香积堰,逼水上原(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地区及雁塔区丈八沟等地),引入长安城内,称清明渠,唐时改为永安渠。故名寺曰:香积寺。另一种说法,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取名香积寺,意把善导比作香积佛。千百年以来,在人们的心中以善导大师为香积佛。

  香积寺自建寺以来,千百年间,几度风霜,几经劫难,几多沧桑。唐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曾到此礼佛,并分别赐与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作供养。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著名的诗篇《过香积寺》描绘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中作者很有感悟的描写了众香之国香积寺的幽深、静谧和闲淡。

  今日的香积寺,焕然一新,从南至北,依次为汉白玉的石牌坊,精工细作,远处望去气势宏大,前书“香积古刹”,后书“净土祖庭”,八个镏金大字,在汉白玉的烘托下,金光四射。青狮、白象、金毛吼,三种灵瑞奇兽,各具形态,左右对称,负起牌坊,石工之细,刀法之精,令人赞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