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

寺院风貌 | 作者: [投稿]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古楼区开元路78号,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

  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会昌五年(845年),整饬天下佛寺,一州只准保留一寺,当时开元寺在福州规模最大,得以保存。

  开元寺在历史上遭受数度火灾,寺基逐渐被侵占,到清末,大殿亦焚殿,所存寺宇不及十分之一。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年,寺复遭敌机轰炸。民国三十年(1941年)和三十三年(1944年),福州两度沦陷,寺更遭毁。幸得雪峰寺宝松和尚下山入寺住持,得存殿宇数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十一月,这时已是抗战胜利后一年,由群众和南洋华侨捐募重建铁佛殿,并创办佛教医院及佛学图书馆等。佛教医院即今福州市人民医院的前身,其院址是从前的药师殿。铁佛殿内有铁佛一尊,称“阿弥陀佛”,叠掌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外披泥贴,法相庄严。铁佛高5.3公尺,头部实心,身躯空心,人立其肩上,伸手摸不到头顶,估计重量达十万斤以上。清乾隆时陈云程《闽中摭闻》载,铁佛殿前柱子两侧刻有明末举人曾异所撰楹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铁佛的铁造年代,不见记载,人们多误认为是后唐王审知所铸的三万斤铜佛(其实王审知所铸的是辟支佛一组共三尊)。清初“海外散人”所写《榕城纪闻》中有一则曰:“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据此,铁佛当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之前。

  开元寺铁佛是省最大的铁佛,据考证,铁佛是以蜡铸法浇铸,这在当时十分不容易,为研究我国古代冶炼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实物资料,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才智。1961年,铁佛列为市级保护文物,现仍完整保存。1980年,重修了铁佛殿。

  在开元寺灵源背面东边的小阁中,立着一尊空海铜像。只见大师身着布衣,左手握禅仗,左手拿念珠,脚登草鞋,背负草帽,双目平视,一副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神态。铜像通高3.5米,其中身高2.8米,重1.3吨,是日本真言信徒出资委托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所属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的。1993年,日本“日中友好空海像建立奉赞团”一行一百二十多人,专程前来开元寺参加空海铜像的安位典礼。

  寺内的宝松禅师纪念堂建于1982年,纪念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铁佛殿以及创办佛教医院、佛学图书馆的宝松和尚。

  开元寺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佛经刻印场所。宋时刻的梵本(毗卢大藏经》,共有1451部、6132卷,与神州东禅寺的《崇宁万寿大藏》合称福州藏。

  [名寺胜景]

开元寺风光  

开元寺风光

 本性法师书法集 

本性法师书法集

  开元寺现存建筑除铁佛殿、灵源阁、宝松纪念堂外,还有毗卢阁、地藏殿等。全寺僧众按中国佛教仪轨统一上殿,做早晚课,实行方便过堂,统一诵经,过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

  现存文物有唐或宋铸千年特大型铁佛——阿弥陀佛,佛身高5.92米、宽4米、重10万斤以上;宋代七层石塔;宋代石槽;明式阁楼;清代殿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