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教为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智随法师:判教为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判教由北凉时期之兴起,经南北朝之发展,至隋唐时期之成熟,历时长达两百多年”,这个过程很长。

  我们不要小看判教这件事,它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唐时期成熟,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从公元四百多年到六百多年,实际上判教一直延续到公元七百多年。各个宗派完全成立之后,后来的祖师有些还有判教思想。像华严宗相对是比较晚的一个宗派,公元八百多年,其第五祖宗密大师还在判教,而且判得越来越广了,把儒家道家也拉进去判教体系了。

  判教经过了两、三百年的历史发展,涉及的经典与祖师人物众多,可想而知判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艰难,为什么很难呢?下面讲几个原因:

  一、佛所说教法之深广难测

  因为佛法太深、太广,很难理解。

  我们要知道佛法最重要的两点:深和广。前一段时间曾辩论了“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这个主题,一门深入,涉及到一个“深”的概念;广学多闻,涉及到一个“广”的概念。佛法是既深又广,所以大家在佛门里面都会感叹佛法浩如烟海,无法深入、全面地了解佛法。这给判教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对佛法的深度、广度了解不够,就无法判教了,也不可能来判教。我们现在没有听说谁来判教的,连佛经都看不懂,你判什么教?

  二、义理研习有一渐次发达过程

  因为佛经很深很广,所以研究理论就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判教很难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当然是吸收前人的成果,比较容易,前人在没有成果之前,他们要自己去深入佛教的理论。比如大家现在一听说净土,就知道是念佛往生,学佛不久的人都知道。但是这个观点没有被祖师开显出来之前,有几人知道净土是念佛往生呢?如果没有看过《净土三经》,没有《易行品》《往生论》的著疏,没有祖师大德弘扬,谁也不知道《无量寿经》是讲什么的,甚至四十八愿都不知道。我经常在翻这些经典解释和祖师大德传记。早期连四十八愿这个词都没有,大家都没见过《无量寿经》,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引起重视。所以判教一定是在义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会慢慢兴起,并随着义理的深入而逐步成熟起来,这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三、各位大德高僧的智慧、见识、修证深浅不同

  见识越广、修证越高的人,他的判教越成熟,这是必然的。见识有限,智慧不够,那判教可能就有局限性了,这就是根机有差异性。所以判教非常人所能为,前面的判教如有不足,后面的人就会去补充、完善。

  四、依经不同而立场有异

  为什么有那么多判教呢?因为主依的经典不同,选择的方向不一样,这个时候他的立场就不同了。比如要到青城山,成都的人到青城山走的方向不一样,北京的人到青城山走的方向又不一样,西藏的人要到青城山走的方向又不同。这就是他的位置决定了他的方向、路线、交通工具等等。这就是每一个人依据的经典不一样,修学的方法不同,认识不一样,那么他建立的判教体系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会有八套体系、八大宗派?这就是选了八个立足点来看整个佛法。

  就好像到青城山是一个目标,现在有八个方位的人要到这里,好,每个人站在各自不同的方位,选择构思一套体系出来,就形成了八个体系。

  “以此可见,判教非一人一时之所能”,判教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一个时间段——几十年就完成的,它是“集众人之智识”而形成。因为任何一位祖师判教的时候,都会吸收前人的智慧,取众人之长。“观诸说之异同”,观就是比较、判别这些不同的说法的差异性、共通点。通过比较才有鉴别,才会促使义理的发达,再经过漫长的整合,最后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判教体系。这是整个判教的一个过程。

  整个判教的源流、过程,以及学派判教、宗派判教等,可能几年都学不完,从学佛来讲,围绕判教甚至可以学一辈子,因为所有的理论都离不开判教。包括学净土,有人说我会念佛就可以了,我不要学了。因为你已经学到判教的最后一段了,就是判教已经把结局都告诉你了。不是没有学,而是学到最后去了,前面的过程被省略了。

  如果了解判教这个过程,了解为什么要选择念佛,了解得越细越详,你会越安心越踏实,然后你去为别人讲解越有说服力。

  所以判教思想这个过程,大家要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要有一点求法的心,可能有点枯燥,因为这是很专业的领域。不像讲念佛讲往生,大家就兴趣高涨;但是讲理论,很多人就觉得没意义,好像不解决生死问题,不解决往生问题,实质上它也会解决这些问题。

  越了解,越深入,越知道判教的重要性,也更能体会祖师判教的用心及判教之不易!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书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