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话讲善语,孔子立言道,菩萨说爱语

如瑞法师:说好话讲善语,孔子立言道,菩萨说爱语

  阿弥陀佛,大家好!新的一天来临,愿大家护好心中的智慧灯,增加正能量,继续前进!

  今天来谈谈:说好话。

  印光大师教导学人要说好话:“说好话者,要说有益于人、有益于物的话。不是要人听到欢喜,叫做好话。如教训儿女及劝人为善、劝人戒恶、劝人敦伦、劝人修福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最直接表达方式。从古至今,主流文明都鼓励人们“说好话”、“讲善语”。

孔子立言道

  《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语录集,其本身就是教人说好话的经典教材。例如,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即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义心就很少了。可见,孔子认为说话不能离开仁义之心,反对花言巧语。此是告知为人须心口一致,方不虚伪。

  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意思是,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偏僻不开化的地区,也行得通。由此可知,孔子注重言行一致,提醒为人应注重言行,说到做到

菩萨说爱语

  佛陀教导我们说爱语,爱语是菩萨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之一,余三为布施、利行、同事。《瑜伽师地论》中讲,菩萨所说的爱语有三种:一是“慰喻语”。即和颜悦色地安慰众生,使众生心安而明义理;二是“庆悦语”。看到人家妻贤子孝、衣食丰足,或看到人家在正法上有所得,都能欢喜地庆祝;三是“胜益语”。菩萨的语言永远和真理、正法圆融相应,众生听后皆能获得利益安乐

  佛在《吉祥经》里说:“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这是告诉我们,言语要柔和慈悲,令众生闻后心生欢喜。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由此,学会鼓励赞叹家人、同学、同事、朋友等,不仅能令对方欢喜,还会给自己带来喜悦吉祥

  《四分律》中有一则颇有意味的公案。往古时期,得刹尸罗国有位婆罗门,对所养的牛非常爱护。有一天,他的牛听说有长者想与人赌金赛牛,就对婆罗门说:“国中有位长者,今天唱言谁有牛愿与其牛驾百车而赛,可赌金千两。您可前往他家,说有牛可以比试。”婆罗门听后即去长者家如是说。

  比赛开始,很多人在场观看。婆罗门在众人面前对牛说:“一角!可牵!”牛听到侮辱它的话,因为是独角,当即感到羞耻,不愿出力竞争。于是长者牛获胜,婆罗门输金千两。

  赛后婆罗门对牛说:“我这样昼夜精心饲养你,以为你会为我尽力,胜过彼牛,没想到你对我的报答是让我输金千两。”

  牛很委屈,解释说:“你在人前羞辱我,说‘一角可牵’,使我脸面丢尽,所以我不愿奋力竞赛。你若能改变态度,不以恶名形容我的丑相,就可以去对长者说再比试一场,赌注二千两金。”

  婆罗门对牛说:“这回不要再让我输金。”

  于是婆罗门与长者再次比试。赛前婆罗门在人前赞叹牛说:“我牛好牵,端严,好角。”牛一听此语,精神振奋,结果竞赛得胜,婆罗门赢二千两金。

  佛就此开示说:“凡有所说,应当说善语,不应说粗恶语。善语能带给人利益,说粗恶语的人自增烦恼。畜生遭人毁谤都惭愧得丧失斗志,更何况是人呢?能不心生惭愧、泄气低落吗?

  蕅益大师说:“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既然真能念佛——大持戒,肯定能护好口业,做到“贤圣语,贤圣默”了

  所谓:

一句弥陀常在心,

护口摄意正念中。

贤圣语默有分寸,

心慈言善利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