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六

妙心法师 | 作者:妙心法师 [投稿]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六

[原文]

奉事师长

古德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是知:师者迷途之明导,暗室之慧灯,苦海之舟航,人天之眼目。恩逾父母,德重乾坤。弟子所以事师,不敢慢易也。岂不见舍全身而求半偈,断一臂而扣真乘,以身为座而奉师,腰石负舂而续祖,卖心肝而学般若,投火聚以证菩提。方之古人,深为庆幸;奉师学道,可不勉哉?

应知:出世投师,须求正见;参方请益,莫附邪宗。要明罪福之因由,审辨正邪之利害。正则成佛,邪则成魔。打斗不遇作家,到老翻成骨董。是以,如来知师非而舍去,夫子择善者而从之。观古圣之如斯,何今人而不尔?况当末运,多有邪师,凡欲修行,切莫亲近。但存正念,终值明师;要了大缘,慎忽容易!

是故,弟子事师,即同事佛也。可谓四事供养岂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

[消文]

奉事师长

古来大德曾经这样说过:“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可见:老师是迷途中明眼的向导,是暗室中智慧的明灯,是苦海中度人的舟船,是六道中人天的眼目。恩情超越生身的父母,大德比天地更重。所以说,学生对待老师的敬重,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变化。大家难道没有听说过吗?释迦因地中为野干,曾经为求半偈而舍身供养夜叉;慧可为求心法,曾经向达磨断一臂而求法;释迦因地中,求法于提婆达多善知识,曾经以身体为法座;惠能因为在五祖寺腰绑重石舂米踏碓,而最终成为第六代祖;萨陀波仑菩萨为求般若,卖心肝而供养;《华严经》中胜火婆罗门菩萨教善财童子,投入供养而得三昧。这些古人尊师求法达到如此境界,我们尊师学道,怎么可以不见贤思齐呢?

大家应该明白:想要了生脱死,求得出世法,必然要拜正知正见的老师;参访求教,不可以追随邪知邪见的老师。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明白罪福的因由,明辨正邪的利弊。正则成佛,邪则成魔。如果一开始遇不到明师,最终也不过象骨董一样,历古而不化。因此上,释迦太子一发现外道师父的不究竟,就毅然舍去;孔夫子拜师也是学习老师的长处。即使是古来的圣人尚且如此,为什么现在的人竟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何况正到末法时期,多有邪师说法,因此凡是想真心修行的人都万万不可亲近邪见之师。只有抱定正念,最终会遇到明眼的老师。想超越生死轮回,择师千万要谨慎,不可疏忽大意,把择师当成一件容易随便的事情来看!

所以,学生对待老师,就应该象对待佛陀一样。可以这么说:广修四事供养,怎么可以嫌麻烦呢?即使是万两黄金,作为老师也是可以消受得的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