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裸体迦叶
——临终前皈信佛,证入真实涅槃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舍卫城附近有一户贫穷的农民,农夫的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孩子,因为这家人是外道迦叶种姓,所以为孩子取名为「迦叶」。迦叶长大后,与父母一同帮忙农务。
有一次,他看到父亲杀死很多的虫子,就劝告父亲:「父亲,您怎么忍心杀害那么多的虫子呢?」
「孩子,不要这么说!你还小,还不懂这些道理!」父亲对他说。
迦叶听了觉得很难过,心想:「如果一直跟父亲这样生活下去,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天,世尊来到王舍城,人们互相通报释迦世尊将普降甘露妙法的好消息。迦叶听到后,很想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便前往王舍城。可是在路途中,他遇上一位外道行者,误以为就是世尊,便追随他出家。
迦叶跟外道修学后,修得很不错,颇有名气。因为他皈依的是外道裸体派,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同姓裸体迦叶。有一次,他以神通观察发现自己只剩七天的寿命,因而很忧苦,痛悔自己选错了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解脱,却已经快要死亡。
后来,有一位对佛法极有信心的天尊告诉他:「你何必如此痛苦,想要获得解脱,就应该去王舍城,世尊在那里,一定会传授给你解脱法的。」
裸体迦叶听了,即刻前往王舍城。在途中,他思前想后,觉得:「世尊的眷属都是有惭有愧的,而我全身赤裸,这样前去绝对会遭到他人的讥笑。」想着想着,就不敢再往前走,便找个地方住下来,但他心里一直在想:「世尊啊世尊!您知不知道我的心情呢?」
此时,佛陀观知这个外道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就着衣持钵去到迦叶住的地方。迦叶见到世尊前来,顿时生起极大的信心,他来到佛前,向世尊请教问题:「乔达摩尊者!我有一些疑问,您是否能现在为我解答呢?」
「我现在要到王舍城化缘,没有时间,以后你到我经堂外面,我可以给您答复。」佛陀对他说。
因为他知道自己寿命已经不长,心中很是着急,再三地请求,直到第四次在世尊面前祈求后,世尊终于答应了。
迦叶请问世尊:「世尊!痛苦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他人造成的?是自己和他人共同造成的,还是非自己、也非他人而是没有原因自然而成的呢?」
佛陀解释:「在胜义中,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在世俗中,是如梦如幻,以因缘而生的。」
接着,世尊为他一一传授顺行十二缘起。传法圆满后,迦叶得到无垢的法眼,并对佛法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得到殊胜的境界。他很感激世尊的恩德,在赞叹、随喜之后,皈依三宝,就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迦叶被一头牛撞死,死相很吉祥,诸根十分平静,面色柔和安详,皮肤鲜白。
第二天,很多比丘去王舍城化缘,听说了裸体迦叶不幸被牛撞死,死相吉祥的消息。化缘后,回到经堂,比丘们恭敬顶礼禀告世尊:
「世尊,昨天在您面前闻法的裸体迦叶,在回去的路上被牛撞死了,死相很吉祥。请问世尊,他死后将生到哪里?又将死在哪里呢?请求世尊为我们演说。」
世尊告诉比丘们:「裸体迦叶在我面前听闻佛法,已经证悟法义,他是真实涅槃。你们一定要把他的骨灰作成遗塔供养。」
世尊作了授记后,天人们非常欢喜赞叹,在空中说:「现在裸体迦叶已经真正涅槃了。」
很多外道听到后,认为是自己宗派的弟子,兴奋地在街头路口高举旗帜,得意地说:「释迦牟尼佛说我们外道没有究竟涅槃的,但天人们在空中宣告,裸体迦叶修行已经真实趣入涅槃了。」同时,还想把裸体迦叶的骨灰作成遗塔来供养。
比丘们执行如来的教言,也准备迎请裸体迦叶的骨灰作遗塔供养。因此,两方发生很大的争执。
外道说:「迦叶是我们裸体派的修行人。」
比丘们说:「迦叶已经在佛前皈依闻法了,是佛教的修行人。」
双方僵持不下,外道提议:「这样一直争下去,不会有结果,不如问天人,天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作。」比丘们也同意。
于是,裸体外道请问天人:「裸体迦叶到底是佛教的修行人,还是外道的修行人?」
那些对佛教有信心的天人,照实地说:「他不是修行外道法成就的,而是依世尊的教法,趣入真实涅槃。」外道听了之后,都很羞愧地走了。于是,比丘们顺利地依法将骨灰作成遗塔,并恭敬供养。
后来,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裸体迦叶是以什么因缘被牛撞死?又以什么因缘令佛欢喜呢?请世尊为我们开示。」
世尊首先为他们宣讲四个男孩杀害四个妹妹的因果报应,这是裸体迦叶被牛撞死的因缘,然后再接着说:「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佛陀在鹿野苑转*轮,有一位婆罗门的儿子对迦叶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到佛前恭敬顶礼,佛传给他相应的教法,并在佛前皈依、受戒,广行布施,积累资粮。他在临终前发了一个愿:
『我一生在迦叶佛的教法下皈依,守持净戒,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以这些功德,希望将来能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皈依三宝,令佛欢喜。』
因为这个愿力已经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欢喜,守持净戒。」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两性关系: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解释】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欲的心,想要与她私通。【分析】色,这件事情,是人最容易犯的罪业啊!它比起贪财杀生等等的恶业,还要百倍的难以控制;所以它的败德取祸,也比其他的恶业,要百倍的严酷惨烈。然而太上对于贪财杀生等的事情,不断再三的说明禁戒;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邪淫”,一般是指佛教上所认为不适当的性行为,属於佛教在家居士所要奉行的五戒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不良性行为。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本书以悟道为线索,以灯录和僧传等原典为第一手资料,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90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因缘故事,按法系和时间顺序汇编在一起,是目前介绍禅僧悟道方面,最集中、最系统的一部禅宗史专著。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