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舍利信仰或舍利崇拜,是佛教徒全部信仰的一部分,它源于印度,传于中国和其它佛教流传地区,成为佛教异于其它宗教的特别文化现象。佛教传入中国后,从古代直至近现代,围绕着佛舍利的真伪、舍利的灵异、舍利形成的原因、信仰舍利的意义等问题,教内教外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和争议,见仁见智。本文作者吕有祥,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作者在文中强调显示的台湾印顺法师舍利观,以及佛教大师对舍利子的见解,作者认为对于今天如何认识和对待“舍利子”仍有启示意义。
舍利子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拜供奉?在台湾印顺法师看来,主要有三点。
原因之一,是因为死者生前“对社会有功有德”,因此死后的遗体舍利便受到爱敬、崇拜、供奉。爱敬死者的遗体舍利,实质是爱敬他生前对社会的功德,是一种“追远”的表现。死者生前对社会功德的大小,决定人们对其遗体舍利爱敬的程度。这在中国和印度,乃至世界,都是一样的。“在佛教中,教主释迦牟尼与弟子-菩萨或罗汉,以及后世的高僧大德,火化后的舍利受到佛教徒普遍的尊敬供奉”,乃是因为他们的这个遗体在生体时曾“引发智慧、慈悲等功德,开启人生的真义,引导无数人去恶向善,进向于至善的境地”。“我们所以尊敬佛的舍利,佛弟子的舍利,如尊敬近代大师──印光、太虚、章嘉等舍利子,主要的理由,还是由于大师们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自利利人,弘教护国的德业!” 印顺法师认为,智慧、慈悲、至善,赖身体而成,舍利曾经是智慧、慈悲、至善的载体,所以《金光明经》云:“舍利是戒定慧功德所
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般若经》云:“诸佛身及设利罗,皆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门功德威力所熏修故。乃为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供养恭敬,尊重讚歎。” 并非舍利本身是戒定慧功德的产物。
原因之二,是由于佛及弟子的有甚深功德,所以“供奉舍利,能使人引发信心、向上心,能激发人类的善念,鼓舞人类向真理的追求。”就是说,供奉佛及弟子的舍利,具有激励自己“见贤思齐”的功能,如同到伟人和英雄纪念馆瞻仰他们的遗物和事迹,起到激励作用一样。
原因之三,是因为传闻一些舍利子“有奇突的现象”、“难思的奇迹”。 印顺法师举例说舍利子“有奇突的现象”的传闻有两种。一种是“舍利子是可以至诚感得的”。据佛教史载:孙吴时,康僧会与弟子们虔诚祈求,竟然于空瓶中发现舍利子;西晋时,慧达在宾县祈求舍利与塔,从地涌出。这是古代的例子。在近代,民国二十年时,朱庆澜将军去西安游玄奘的塔院-兴教寺,虔诚礼敬,塔上忽然掉下砖头,有两颗舍利子附在砖上,于是发起修复玄奘塔及玄奘弟子窥基、圆测二塔。第二种是“舍利子是可以生长的”。如明初宗喀巴大师晚年掉了一颗牙,交由弟子保藏,后来拿出来一看,牙根上长满了舍利子,此后又经常生长微粒舍利子。又如台北前司法院长居正,生前供养舍利子五颗,死后,五颗舍利子移至善导寺供养,发现增至十颗。古今有关舍利子神奇现象的各种传闻不止于此,是否属实,另当别论,但其成为舍利子崇拜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概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台湾印顺大师认为,虽然舍利子“只是一堆物质元素”,“并无灵奇成分”,但是他不赞成用科学手段对舍利子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化验”。在他看来,第一,“分析化验”不会发现什么“灵奇成分”,因此是没有意义的。第二,“分析化验”只能了解舍利子的物质成分,绝不能了解舍利子的精神价值。他说:“这如人类一样,不论那一位,活生生的送到科学家的实验室里,经一番正确的分析化验,报告是:并无良善,也没有罪恶;没有忠贞,也无所谓邪逆。”在科学家的化验分析里,“人只是多少水分,多少铁质……”,丝毫找不到善恶忠邪的根据,“然而人类真的没有善恶,没有忠邪的分别吗?”因此“物质有物质的世界,意识有意识的内容,道德有道德的领域,宗教有宗教的境地。处理物质的那一套分析实验,是不能通用于一切的。” 科学与宗教分属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方法、价值标准和追求的目的。科学采用实验的方法,化验分析物质的成分及其结构,关注的是物质的自然属性及其用途。宗教属于意识形态,注重的是精神价值,即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从科学的角度看,舍利子“只是一堆物质元素”而已;然而从宗教角度来看,舍利子并不因为“是一堆物质元素”而失去光辉,不会失去“能使人引发信心、向上心,能激发人类善念”的宗教功能。
印顺大师(1906-2005),是中国当代佛教界泰斗,学者型高僧,著作等身。他的佛学研究贯穿着坚定的信仰和冷静的理性,他对“舍利子”的看法亦如此。主张既要看到舍利子“并无灵奇成分”的物质属性,又要看到舍利子的宗教价值;既反对把舍利子神秘化,又反对否定舍利子对于教化人心的重要意义。总之,对舍利子要两面看,不能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可以说,印顺大师的舍利观充满着辩证思维。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佛陀涅槃后,弟子依转轮圣王的葬礼,以金棺收敛圣体。传闻,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誓愿担负显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入金棺,自引三昧真火荼毗。佛陀荼毗后留下的舍利,最初为拘尸那城的末罗族王
按照佛教的经籍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曾经发生过八王争舍利的故事,后来八王分别将分到的佛舍利拿回起塔供养。到了阿育王时期,分派使者到世界弘传佛教,也分奉佛舍利到世界各地,有的使者就来到了中国汉地。还有的佛舍利在辗转流传过程中,经过各自的途径,最后
“舍利”一词,是由梵文音译而来,意译为体、身、身骨或灵骨。据传在释迦牟尼涅槃后,佛弟子们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而又“击之不坏,焚亦不焦”,便将之称为舍利。到了后世,舍利一词指佛陀及高僧圆寂后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
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舍利,是梵语arira的音译,印度人用这个词指人的尸体。在佛教中,僧人圆寂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都称为舍利。印度多采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火葬后将遗留的骨灰(舍利)收藏在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依据转轮圣王的葬礼,用金棺收敛释迦牟尼的圣体。据传,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以首顶礼佛足,誓愿担负弘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回金棺,并自引三昧真火茶毗(茶毗,意为焚烧、烧身)。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实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戏,好比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告诉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穿得不对、再改一改、改了就演。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