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比丘咸伸礼敬,此之舍利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修,时会作礼叹未曾有。
阿难请问佛陀供养舍利的因缘及功德,佛陀告知阿难,若能有幸瞻仰礼拜舍利,是为有大福德之人,后人若能得见佛陀真身舍利,应当虔心恭敬,心香供养。佛舍利即是佛陀荼毗后留下的一种坚固子,是修持戒定慧而得的无上智慧结晶,是表法的具体体现,是难得一见难得一闻非常稀有珍贵的无上妙宝,因此应当欢喜赞叹,如法礼拜供养。
人们之所以虔信舍利,是因为在佛教史上舍利感应所发挥的作用非同小可。由于舍利的不可思议及其神通变化,使不少人走向了信仰的道路。以至今日,人们对舍利的感应屡见不鲜,当然,这必须得从信仰的角度来审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广弘明集》等一些著作里都可以看到对舍利的感应公案。
有并州西河沙门刘慧达,本名屑荷,见于《僧传》。来寻古塔莫知其地,乃登越城四望,独见长干有异气,便往礼拜而居焉。时于昏夕每有光明,迂记其处掘之入地丈许,得三石碑长六尺,中央一碑凿开方孔,内有铁银金三函相重,于金函内有三舍利。光明映彻,及爪甲一枚。又有一发,申可数尺。旋则成螺光彩照曜,咸以为育王之所藏也。即从就塔北,更筑一塔,孝武加为三层,故寺有两塔。西边是育王古塔也,丹阳尹王雅奉五斗米,道常谓宜黜佛法除毁塔寺。其日下诏,令会稽王道子将雅观焉。时沙门正行舍利至雅拨翻其钵而舍利附于器内,终不坠落,王更贮清水燔香。呒曰,王丹阳酷不信法,世尊威灵愿有以津示,应声光明焕然腾发,雅自此后虽未能精至,终身不复诬訾佛法。
刘慧达寻古塔时,在城池上看到有个叫长干的地方,有异气祥云出现,认为一定有圣物才会有如此瑞相,便掘地,果然挖出一个三重石函,并在函内发现三枚舍利,闪闪发光,按史料记载,这应该是阿育王所藏之舍利。时有一信奉五斗米道尹王雅者,不信佛法,有沙门使舍利显圣,雅看到这种情况后极为叹服,终生不敢轻视佛法。这个说法就是舍利显不可思议神通之力而令未信者生起信心,对信仰者也起到了坚定信念的作用。
贞观年中请开剖出舍利以示人,恐因聚众不敢开塔,有勃并许,遂依开发深一丈余,获二古碑,并周魏之所树也。文不足观,故不载录。光相照烛同诸舍利,既出舍利通现道俗,无数千人一时同观。有一盲人积年目冥,急努眼直视忽然明净。京邑内外蹦腾同赴,屯聚塔所日有数千。舍利高出众人同见,于方骨上见者不同,或见如玉白光映彻,或见绿色,或不见者问众人曰:‘舍利何在’。时有一人,以不见故感激懊恼,槌胸而哭,众人愍之。吊问曰,汝是宿作努力忏悔,何用槌胸。此人见他烧指行供养者,即以麻缠拇指烧之,绕塔而走,火盛心急来舍利所,欺然得见,欢喜踊跃跳踯不觉指痛。
在历史上,信仰舍利并有感应者屡见不鲜。录中记载唐贞观年间,不敢轻易从塔中请出舍利来让大家瞻礼供养,问题在于舍利一出,万人空巷,争相礼拜,恐出事端,故有忧虑。曾举一详例,说是有一盲人,终年都看不到光亮,听到别人看到舍利的欢欣,自己却不能一睹舍利之真容,感业力太重,遂发心燃指,始觉灼痛,后由于佛力的加被,渐至不痛,并得见舍利,非常欢喜。信仰其实就是信念的力量,以至于得到佛菩萨加持,而显示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很多人眼里会说这种奇迹的出现,与自然界现象是一时巧遇,在笔者眼中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由于深信佛法的缘故,佛菩萨就会赋予信仰者一种特有的力量。
在王宫贵族眼中舍利的价值也得到了具体体现,比如在唐朝,就有七位皇帝亲自把佛指舍利请到宫中供奉,并且舍利塔是三十年才开一次,开必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由皇帝亲自迎请,文武百官争相瞻仰、礼拜,给予最高礼遇。
勅令僧智琮、弘静京师诸僧,与塔寺僧及官人等无数千人,共藏舍利于石室掩之,三十年后非余所知,后有开瑞可续而广也。
可见对供养舍利规格之高,如此的排场也是非常少见。又载道:
勃取舍利往东都入内供养,时周又献佛顶骨至京师,人或见者高五寸阔四寸许黄紫色。将往东都驾所,时又追京师僧七人,往东都入内行道,勃以舍利及顶骨出示行道。僧曰:此佛真身,僧等可顶戴供养,经一宿还收入内。皇后舍所寝衣帐直绢一千疋,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以龙朔二年送还本塔,至二月十五日奉。
按此年代来看,是在唐高宗时期,也即是唐朝的兴盛时期。此一记载是供养佛陀顶骨一段公案,可以从文中看出,皇帝、皇后皆是极力供养、布施,来表达对舍利的尊崇。
舍利,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之表相耳。
所以,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在圆寂荼毗后,往往能在骨灰中筛出许多舍利。至于道力精深的高僧,他们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
可见舍利是留给众生做修行的见证,增加修行的信心,只要精进修行,就可以来去自由,走出六道轮回。印光法师文钞中说到舍利的灵异现象,乃是“佛菩萨欲令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舍利留在世间,显示种种异相,在很大程度上是让末世众生增加信心,助长道念。据说,在现代也有很多的高僧、大德居士往生之后,会烧出五彩斑斓的舍利。
笔者认为,某些现象是不可以一味地追求“科学”解释的。有些情况是“科学”所无法解释的,佛教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不可思议”。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的心。当然,我们所看到的舍利只是一种表法的作用,是鼓励众生要坚信佛法的,万不可生起我执,若是执取,不仅自己得不到舍利,而且修行也是徒劳无功。佛教虽然重视供养佛舍利的功德,但这只是对生身舍利的崇敬而已,其实更为重视的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即佛陀给我们所遗留下的三藏十部经典,亦即佛陀的人格、道德、悲心宏愿和普度众生的高尚情怀。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佛陀涅槃后,弟子依转轮圣王的葬礼,以金棺收敛圣体。传闻,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誓愿担负显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入金棺,自引三昧真火荼毗。佛陀荼毗后留下的舍利,最初为拘尸那城的末罗族王
按照佛教的经籍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曾经发生过八王争舍利的故事,后来八王分别将分到的佛舍利拿回起塔供养。到了阿育王时期,分派使者到世界弘传佛教,也分奉佛舍利到世界各地,有的使者就来到了中国汉地。还有的佛舍利在辗转流传过程中,经过各自的途径,最后
“舍利”一词,是由梵文音译而来,意译为体、身、身骨或灵骨。据传在释迦牟尼涅槃后,佛弟子们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而又“击之不坏,焚亦不焦”,便将之称为舍利。到了后世,舍利一词指佛陀及高僧圆寂后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
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舍利,是梵语arira的音译,印度人用这个词指人的尸体。在佛教中,僧人圆寂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都称为舍利。印度多采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火葬后将遗留的骨灰(舍利)收藏在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依据转轮圣王的葬礼,用金棺收敛释迦牟尼的圣体。据传,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以首顶礼佛足,誓愿担负弘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回金棺,并自引三昧真火茶毗(茶毗,意为焚烧、烧身)。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实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戏,好比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告诉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穿得不对、再改一改、改了就演。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