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莱菔子

食疗养生 | 作者: [投稿]

  莱菔子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萝卜子(《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洋莱菔条。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莱菔子含抗菌物质,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在1毫克/毫升浓度对葡萄球菌秘大肠杆菌即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影响各种植物种子发芽。

  后又从莱菔子中分离出一种油,称为Sulforaphen,1%浓度可对抗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

  有人认为此两者可能是同一物质

  ②抗真菌作用莱菔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等六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③其他作用变种的提取物,长期饲喂大鼠,能干扰甲状腺素的合成

  【毒性】莱菔素对小鼠和离体蛙心有轻微毒性。

  【炮制】莱菔子:簸去杂质,漂净泥土,捞出,晒干,用时捣碎。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纲目》:辛甘,平,无毒。

  ③《玉楸药解》:辛,热。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生用味微辛,性子;炒用性温。

  【归经】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莱菔子的功效】下气定喘,消食化痰。

  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①《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②《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④《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⑤《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⑦《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气虚者慎服。

  《本草从新》: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

  【选方】

  ①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

  (《食医心镜》)

  ②治百日咳:白萝卜种子,焙燥,研细粉。

  白砂糖水送服少许,一日数回。

  (《江西中医药》)

  ③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发者:萝卜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

  (傅滋《医学集成》清金丸)

  ④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过。

  (《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⑤治一切食积:山查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

  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丹溪心法》保和丸)

  ⑥治气胀气臌: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

  每米饮服一钱。

  (《朱氏集验医方》)

  ⑦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

  水煎服。

  (《方脉正宗》)

  ⑧治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

  (《寿域神方》)

  ⑨治中风口噤: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

  以水煎服,取吐。

  (朱震亨)

  ⑩治风头痛及偏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

  上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搐入,偏头痛随左右用之。

  (《普济方》)

  ⑾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

  乳香汤服半钱。

  (《仁斋直指访》)

  ⑿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

  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

  (《圣惠方》)

  ⒀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

  (《方脉正宗》)

  【名家论述】

  ①朱震亨: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②《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③《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④《本草新编》: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

  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症反现假实之象,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胀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仅得消喘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

  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

  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

  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为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

  ⑤《医学衷中参西录》: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p#分页标题#e#

  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

  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