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吃人参有什么好处

人参 | 作者: [投稿]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那吃人参有什么好处?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讲解。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1、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2、人参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人参的营养价值

  从红参、生晒参或白参中共分离出30余种人参皂甙(可以分为三组 ,即齐墩果酸组、原人参二醇组和原人参三醇组),分别称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 -RX(注:X=0、a1、a2、a3、b1、b2、b3、c、d、e、f、g1、g2、g3、h1、h2、h3、s1、s2),尚有假人参皂甙F11等。皂甙为人参生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在分离甙元时,由于稀酸的作用,分子侧链部分的羟基和烯键环合而成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均是三萜类化合物。

  有机酸及酯类有:柠檬酸、异柠檬酸、延胡索酸、酮戊二酸、油酸、亚油酸、顺丁烯二酸、苹果酸、丙酮酸、琥珀酸、酒石酸、人参酸、水杨酸、香草酸、对羟基肉桂酸、甘油三酯、棕榈酸、三棕榈酸甘油酯、α,γ-二棕榈酸甘油酯、三亚油酸甘油酯、糖基甘油二酯。

  维生素类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及菸酰胺。

  甾醇及其甙类有:β-谷甾醇、豆甾醇、胡萝卜甙、菜油甾醇、人参皂甙P及酯甾醇。

  此外,人参尚含有:腺苷转化酶、L-天冬氨酸酶、β-淀粉酶、蔗糖转化酶;麦芽醇、廿九烷、山柰酚、人参黄酮甙及铜、锌、铁、锰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

  人参茎叶的皂甙成分,基本上和根一致。参须、参芽、参叶、参花、参果等的总皂甙含量,比根还高,值得进一步利用。

  如何食用人参?

  1. 人参能大补元气,拯危救脱,为治虚劳第一要品,故常用于元气欲脱,神疲脉微之症。凡大病、久病、失血及汗、吐、下等导致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大法不止,脉动微欲绝者,均可急用本品一味煎服。

  2. 凡脾虚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倦怠乏力者,可与白术茯苓甘草配伍,补中益气。

  3. 忌铁器,不可用铁锅,铝锅煎煮。

  4. 补剂用熟,泻火用生。

  人参适用人群

  1. 适宜身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者、气短者、贫血者、神经衰弱者。

  2. 实热证、湿热证及正气不虚者禁服。

  人参的做法大全

  1、莲参粥

  原料:人参10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人参用水浸润,切成薄片;莲子水发,去心;粳米淘洗干净。

  2、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莲子、粳米,用旺火烧沸,放入人参片,改用文火煮熟,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2、人参胡桃汤

  原料:人参3克,胡桃肉3枚。

  做法:

  1.取人参3克,胡桃肉3枚,煎汤服之。

  2. 每日一次。连用5~7天。

  3、红枣人参汤

  原料:红枣20枚、人参9克、海米、鸡蛋1个、香油各10克、植物油、盐、葱、香菜各少许。

  做法:

  1、将红枣去核,洗净;人参洗净,切成薄片,待用。

  2、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放入红枣、人参片,锅加盖煮2小时即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