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风范

因果启示 | 作者:网络 [投稿]

  佛门风范

  吕蒙正。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同列不能平。蒙正止之曰。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也。时人服其量。故事。宰相之子。即授员外郎。蒙正奏曰。天下才能。老于岩穴者。多矣。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止授九品官。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封蔡国公。卒谥文穆。(吕蒙正传)

  吕蒙正宋朝河南人,字圣功,太平兴国进士,自宋太宗淳化到真宗咸平年间,曾三次入朝为相。为政崇尚宽简,遇事敢言,善知人,有重望,时人尊称为贤相,其后授太子太师封许国公,去逝后谥号“文穆”。

  当吕蒙正入朝任参知政事(次于宰相职位)时,有朝士指着蒙正,以轻视的口气议论说:“这个人也能担任参政官么?”蒙正假装不闻,从容走过,同列为他不平,要追究诘问朝士的姓名,蒙正摇手阻止说:“不必追究诘问,如果一知其姓名,便终身不能忘,还是不知的好。”当时同列都赞叹敬服蒙正的雅量。

  后来蒙正,升任宰相,依朝廷规定,凡是宰相之子,都授予员外郎官职,蒙正上奏恳辞说:“天下才能之士隐居山岩者很多,臣子只是刚离襁褓的孩童,如果承受这份宠命,恐会暗中遭到祸谴……。”于是只承受九品官阶。

  蒙正在朝尽忠为国,正道自持,有僚属珍藏一面古镜要献给蒙正,夸说此镜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说:“我的面孔,不过碟子大,何用照二百里呢?”固辞不肯接受。平居很留心人才之发掘及储备,常设一夹袋,无论大小官吏,进谒时,必详问其经历及才学,记录下来,藏于袋中,到了朝廷用人,便随时从袋中查阅,按才奏荐,所选荐之人才,都能称职,为国效命。

  蒙正未出身前,境遇落魄,寄居在僧寺,受恩于寺,及其贵显,所得恩俸赏赐,都包封不用,送与寺僧,以报恩德,帝得知,问他缘故,蒙正告以私恩未报,帝受感动,特赐寺僧紫袍,以资表扬。

  蒙正信奉佛法,每天早晨拜佛,必祝愿说:“不信佛者,不生我家,愿我子孙,代代护持三宝。”后来侄子夷简,位登宰相,封申国公,礼敬广慧禅师为师,夷简子吕公箸,官尚书右丞也封申国公,叩礼天衣禅师为师,吕好问官居左丞,礼拜圆照禅师为师,好问子用中拜佛照禅师为师!世代奉佛,高官贵显,果然符合蒙正祝愿,感应不可思议。

  “按”吕公对人犯而不校,知恩报德。处己防动嗔心,惕厉因果。居官廉洁自持,为国惜才。乃至祝愿子孙世代护持三宝。其居心行谊足为佛门在家弟子处世为人之典范。

  至于其后果然善愿得偿,足征“心真者,有愿必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