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解

因果启示 | 作者:杨淑芬 [投稿]

  现在社会经常推行四好运动,“存好心,做好人,说好话,做好事”。这里告诉我们,你要追求幸福人生,首先要有纯善之心。前面两段都告诉我们,你的环境、生活,你如何继续保存下去,你拥有好的现况,你要如何再经营让它更好;不可以在这么良好的环境当中,忽略了我们的内心。我们说“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经常想不好的,你周遭所做所为也会跟着不好。所以此地告诫我们,的确我们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我们再看第三段: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此地就是勉励命运坎坷之人,生活环境困苦之人,命不好,命里头经常乖舛。所谓乖舛,就是从小非常的坎坷。此地勉励我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当中,我们如何追求幸福?这里教导我们要存着善心,存着善心,你就不会怨天尤人。有很多人他很感慨,他所生活的环境很恶劣,所以他就自暴自弃。我们看到这样的人,你很想帮助他,就没有办法帮他。为什么?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当我们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自己坎坷的命运之时,我们要心存善念,存着好心,多做好事,多与人结善缘。内心经常有这样的善心,你所表现出来的就有善行。有善行,你就能广结善缘,你很有可能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你的际遇也会随着你心地的改善而有所帮助。

  所以,人一定要想一想,我今天幸福快乐完全在内心里头自己的感受,你内心觉得满足了,你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可是如果你今天心的欲望很大很强,即使再优渥的生活条件给你,你也是不懂得满足。

  所以此地讲到真正我们命不好的时候,但是我们要存着一颗纯善之心,‘祸转为福报’,即使有灾难到了,有灾难临头,我们也会逢凶化吉。为什么?因为我们有纯善之心。有纯善之心,你可以感动周遭之人,别人经常看到你这么善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深信他们也会伸手来援助你,来帮助你。

  所以此地也勉励命运坎坷之人,千万不可以怨天尤人,更不可以自暴自弃,我们应该要立志把我们的生活条件,如何把它改造。就好比古人讲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什么意思?他即使生活条件非常的差,非常的贫困,但是他知足常乐,他不会为了物质享受差一点,然后就觉得自己的命运很苦。我们看到古人能如此,圣贤之人能如此,其实我们在本性里头,我们也同样具足这样的本能跟德行,我们向他学习,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此地讲你的“祸”,这个不好的命运,或者有灾难,有困难来了,都有可能转为福报,所以对自己要有信心。下一条,第四段讲到: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这里提到有一种人,这个一生真的是没有办法挽救,没有办法改造。怎样的人?‘心命俱不好’,心地也不好,他的命运本来已经不好,又加上他心地不善良,心地又经常怨恨不平,像这样的人,他就难免要‘遭殃且贫夭’。“殃”是一种灾难,“贫夭”也是非常贫困,很潦倒。在这个世间,我们也不难发现有很多人,他就生活在这样痛苦的环境里头。像这样的人,是由于他不晓得自己的命运可以改造。他完全相信:我这一生当中,就随着我的命运流转,而含糊的迷迷糊糊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实在非常的可惜。

  所以我们想一想圣贤之人,他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人会遭殃?为什么会贫夭?除了他先天的环境困厄之外,最主要还是在他的内心。他从来没有想到从心地来改,可以扭转他的的命运,他的幸福也可以因为心地的改善,而得到幸福的人生,所以非常的可惜。当我们朋友之间有这样的人,不妨转告他,《了凡四训》的讲记,这一本书对于如何改造我们的命运有很详细的介绍。

  末学的朋友当中,也有人经商不善,经济非常的困厄。后来我听到之后,就送他这一本书《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他也就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良,自己觉得书一看,一对照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内心有这么多的污染,有这么多不好的习性。他很认真每天都读一段,不懂的他一定问。经过三、四个月以后,他发觉生意逐渐在改善,家庭气氛也愈来愈好,他不平的这种内心也逐渐逐渐的降低。可见一个人只要有心,我们看到人家三、四个月就能改造自己的命运,我们何乐而不为?

  所以当我们有幸、有这种机缘读到这样好的书,我们应该不吝,周遭有这样的朋友,我们应该送他一本,附带再跟他稍微介绍一下,让他提起信心,改造命运绝对是有可能的,而且是肯定有把握可以做到的。我们再看下一段: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这里告诉我们,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什么信心?相信你从内心做起,把你根本的这些不好的念头、不好的习性从心地上做功夫,下功夫。‘心可挽乎命’,“挽”就是扭转,我们的心就是主导我们命运的主宰。但是很多人不明了,认为我这一生就是命运所安排。就好像袁了凡还没有遇到云谷禅师的时候,他也认为我的命一切都被算定了,我努力也没有用。可是遇到云谷禅师之后,一席话的开导,真的是一棒打醒梦中人,从此袁了凡他从心地上改造,果然把自己的命运,从很平凡的命运当中,他改造过来了;而且最难得的,他增加了生命,延长了寿命将近有二十年之多。

  我们看到古人他可以这样做,我们同时也有这样的能力来做到。所以它讲‘最要存仁道’,这里就指出了方法,怎样从内心里改造?就要心里长存仁道。怎么做?我们可以举例来讲,“仁”很简单的讲,就是内心有爱心,你能包容别人,你能宽恕别人,就是仁的表现。你对周遭环境,你能举手之劳把它整理的整齐清洁,举手之劳把它做好,也是仁的表现。因为你爱护一切的东西,这样也是爱心的表现。你对别人,你的态度和蔼,你与人结善缘,也是仁的表现。

  如果你的脸每天都是臭臭的来对待别人,每天都很不快乐,这样对待别人,肯定别人看到你就敬而远之,离你而去。为什么?因为他不喜欢你。所以,首先从内心做起,内心有慈爱,你所表现出来就有慈爱的容貌,就有慈祥的态度。所以最简单的,从你的言语造作你就可以改善,但是最主要要在心地上下真正的功夫。我们也不要要求一蹴可几,人的习惯与生所俱来的,很难调伏,往往三、五天做得很好,接下来可能碰到困难了,就忘记,就退心,就堕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