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善呢?为别人着想是善,为自己着想这是自私,这是恶。我们提倡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在心里边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想一件有益的事,哪怕心里边产生有益的念头,这个就是行善。嘴里边说一句对别人有益的话,这也是行善;在行为上能够帮助别人,哪怕很小,也是行善;总之,在我们的身口意里边都要为别人着想,这就叫行善。
日行一善,一定要懂得一个因果原理,懂得一个五戒十善的原理,懂得了这个以后就好办了。因果是什么呢?因果非常简单,就像我们不带伞,下雨一定会淋湿,没什么好说的。再推而广之,我们吃肉了,将来一定被人家再吃我们;我们偷人家的,将来一定会被人家偷,就这么简单。因果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我们做什么,将来必有一种反馈的力量。做什么将来就得什么?现在做善事,将来就得善果;现在作恶业,将来就得恶报。所以佛制定了五戒十善,照五戒十善全做到了,我们将来就全部得善报,就这么简单。
现在的人没有善,为什么呢?都是为自己想,全是自私自利的,没有善。所以我们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给大家提倡要日行一善也好,就是现在全恶的情况下,先种下一个善的小小的种子,找一个突破口,让大家把善先种下去。慢慢的把这个善扩大扩大,慢慢的日行十善了,百善了,甚至逐渐都是纯善了。这个最主要是养成我们行善的一个意识,养成行善的一个习惯。我们思维里边想:这个人有困难,我们要帮一把,这就是善。别人有问题,我门善意的说一句话,指条路说一下,善解人意的让人家减轻烦恼了,这个就是口行一善。行为上我们能帮助人家,推一把,捡个烟头、捡个垃圾等等,一切都是善,身行一善。只要我们身口意三个方面所做的事,符合五戒十善,这就叫日行一善了。
行善帮助别人,这就是增长福德,种福田,将来一定会慢慢提高福报的。我们这一世的财富,往往都是过去世,修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赚钱,赚到的都是自己这些过去积累的福德。超出了自己的福德以外,往往得不到或者偶尔得到呢,也很快会失去。所以行善极为重要,可以说和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和我们生到哪里有关系,和我们生下来以后生到什么样的家庭有关系,和我们这一辈子能有多少的钱财有关系,能够上多高的学历有关系,和我们以后有什么样的子孙、活的好不好、遇不遇到灾难、有没有小人、能够遇到几个贵人……一切都有关系。
包括工作也是个福报问题。过去我们种的福多,我们工作就好找,回报就多;过去挣的福小,我们工作就差、不顺利,有问题,费劲。其实就这个原理,出了问题怎么办呢?修行啊,行善呐,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行善,认真行善,可以变化,因为我们的工作,其实是我们的福报的延续表现。过去我们有什么福报,这一世我们有什么表现,现在了解了这个因果以后,我们就要精进修行,多行善,培养福德,这样的话,即使别人的福德不够,如果我们的福德够,那么,我们自己这个福德之力也一定会表现出来。
福德它是一种力量,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其实都是各种力量的一种综合体现。这种力量从根本来说,其实就是因果的力量。具体到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各种的善业恶业纠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各种的因果,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善果或者恶果;其中对于工作,这就是福德之力,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工作的环境好坏,收入的高低,以及我们职务的高低,都表现出来了。包括我们物质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福德之力的表现、延续。如果要保持我们长久的增长势头,我们怎么办?就得精进的修行,坚持行善,培积福德,这是积极的方面,非常积极。如果我们不积极的去行善积福,被动的去担心,那没有用,我们修行学习佛法,就是要懂得这个原理,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福德之力从何而来,然后我们努力去做,这样我们就能保持或者增长我们的福德。
修善修福,将来就得福报。现在我们得不到,或者失去了,我们就会痛苦,认为该得到而没得到,就要烦恼,实际是这样吗?实际不对,这是在后果上打转转,没有在因地上找原因。因地上是什么呢?我们得行善积福才有好处,才有真正的利益。事业也好、各方面也好,才能安安静静的得到果报、善果。现在人们往往在后果上找,在后悔、在羡慕别人,都在这些地方弄,没有了解因果,我们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这个因果。知道这个音,我们才要去行善去了,才积福去了,以后我们就会得到这个福报,得到这个果报。不要现在烦恼,烦恼毫无用处,只能增加自己的痛苦,而是要努力去做,努力去行善,这样就能改变命运,才能得到好处。
行善究竟有什么好处?下面就给大家讲几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他做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做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其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的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公的几个儿子平日在家都穿着简朴的布衣服,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禄也都做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单是四个儿子都做了公卿,而且能继承他父亲的意思,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近千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后人,而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子弟。世人若是想替子孙打算,想留饭给子孙吃,就请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国人的敬仰。他如果要发财,当时发个几百万是很容易的,但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非常的严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攻广东,一年攻不进,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清朝不得已,就将林文忠公革职充军,向英国人谢罪谈和。林公死了以后,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孙辈、曾孙辈中尚有进士、举人,民国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这又是一个不肯发财,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证据。
再看林工同一个时候发大财的人,也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从鸦片里发大财,至数百千万两银子的。书画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内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图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经在三家收藏过,可见得他们的豪富。但是几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到别家了,他们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做装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显达的也没有。这三家的主人,总算是精明能干,会发这样的大财,当时的林文忠公有财,却不肯发,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职办罪,总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数十年以后,看看他们的子孙,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却是最愚笨的人了。所以,《了凡四训》里说:世间享千金资产者,定是千金福报的人物;享百金资产者,定是百金福报的人物。应饿死者,定是受饿死果报的人物。上天不过因材处置,何曾加纤毫额外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十二世之德者,定有三十二世子孙保之;其断子无后者,德薄到了极点而已。
前面讲的是古人的事,下面我们再看个现代人的例子。
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的故事: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古铁雷斯的父亲是一位大庄园主,七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上世纪60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所以他失去了一切。当家人带着他在美国的迈阿密登陆时,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迭,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十五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每次出门前,父亲都这样告诫他:“只要有人答应教你英语,并给你一顿饭吃,你就留在那儿给人家干活。”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由于他勤快好学,并且不要报酬,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为了能让他学好英语,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一天,老板告诉他,给饭店供货的食品公司招收营销人员,假如愿意的话,他愿意帮助引荐。于是,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临去上班时,父亲告诉他:“我们祖上传下来一个遗训,叫日行一善。在家乡时,父辈们之所以成就了那么大的事业,都得益于这四个字。现在你到外面去闯荡了,最好能记着。”
也许就是因为那四个字吧!当他开着货车,把燕麦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时,他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帮店主把一封信带到另一个城市、让放学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车;就这样,他快快乐乐的干了四年。第五年,他接到总部的一份通知,要他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理由据说是这样的:该职员在过去的四年中,个人的推销量占佛罗里达州总销售量的百分之四十,应予重用。
后来的事似乎有点顺理成章了,他打开拉丁美洲的市场后,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亚太地区。1999年,被调回了美国总部,任首席执行官,年薪740万美元。就在他被美国猎头公司列入可口可乐、高露洁等世界性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竞选连任成功后宣布,提名卡洛斯•古铁雷斯出任下一届政府的商务部部长。这正是他的名字,现在卡洛斯•古铁雷斯这个名字,已成为“美国梦”的代名词,然而,世人很少知道古铁雷斯成功背后的故事。
前不久,《华盛顿邮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古铁雷斯,就个人命运让他谈点看法。古铁雷斯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只取决于某一次大的行动,我认为,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善举。”后来《华盛顿邮报》以“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为题,对古铁雷斯做了一次长篇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说:古铁雷斯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简单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行善也有圆满不圆满,有这个区别。这个最核心就在于是不是完全为别人好,这是出发点,而且做要真正的使人受益。我们看有的人行善,没有分辨清楚,做完了以后,对方有可能没受益,或者受益了,这个受的益处不充分,那么这个行善的效果,不圆满。所以我们要行善,最重要的要培养从身口意点点滴滴做起。
这个行善标准就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的问题,为别人就是善,为自己谈不到善。行善如果只有形式,而自己内在还是妄想一堆,还是贪嗔痴,这叫什么?这叫伪善,没有效果;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从心里边行善,不恳切不迫切,人家做,我们也做,人家不做我们就拉倒,做的中间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己内心里、念头都很肮脏龌龊,这样的善是善吗?不是善,是假善、伪善,这样的行善他就没效果,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说行善怎么圆满呢?那必须身口意统一,看到了别人有难,我们心里面要满怀热情的去帮助,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没关系,至少有这个想法,要想让人家好,不要再受苦了。这个心善是最重要的,心里边毫无保留的去行善,让人家得到好处解危难,这样的善是圆满的善;然后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随能力去做,这样的善,行得就圆满。虽然说我们做的可能还没有圆满,没关系,这是我们能力问题。但是心里边真正毫无保留的为别人好,这是真圆满。
过去吕祖学道,他的师父要求他行三千善,然后再传他道法。学道法之前,他师傅给了他一个点金术,拿指头一点石头变成金子了,吕祖就问:“点的这个金子什么时候失效?会永远有效吗?”他师父说:“五百年以后这个金子又会变回石头。”那吕祖说“这个方法我不学。”因为什么呢?这会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这叫什么?心善,为别人毫无保留。试想,我们如果有这个点金术,我们会把所有家里边,所有的家具一切都变成金子,毫不犹豫去做,为什么呢?去看看市场里边炒股票的人就知道,恨不得把别人钱包里边的钱,都捞到自己口袋里边,望眼欲穿呐,看到股市上涨,大喜过望,看见股市下跌,悲痛欲绝。如果我们有了点金术,那还炒什么股啊,立马到处点上了,弄的全家都是金碧辉煌,还管他五百年,能管三天就行,三天我们就把这些金子卖掉了,管他别人死活,怎么可能管别人呢!这个行善圆满不圆满,就在一念,就在自己的心里边啊!所以吕祖说完这一句话,他的师傅就告诉他:“好了,你三千善圆满了,做完了。”所以行善圆满不圆满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心呐,时时刻刻要为别人着想,时时刻刻为这个宇宙,为这个世界,为一切人好。我们能力不够没关系,心可以圆满,然后我们随缘随分,尽力做到做好,我们就圆满了。
我们就这么做,点点滴滴的做,慢慢培养我们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像太阳一样火热,自己的心像月亮一样挥洒银辉,我们这个心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我们这个心也像空气一样、水一样无私的奉献,这样我们这颗心,就和宇宙同寿、和日月同辉。这么做下去,那和佛菩萨是一样的心,一定能够成佛。
请大家记住,这个日行一善不是什么大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要说我们等在湖边,等着谁掉到了里边我们去救人去,那是很少、很偶然的,也找不着,偶尔碰到了,我们做就好,不要说到处乱找,看哪儿有好事,这样想就错了。
什么叫善事呢?为别人做的事情就是善事,这个善分身口意。我们看到别人有痛苦之处,我们心里边产生出同情的心,产生出让人家别受苦、别受罪、让人家受益的心,这就是一善。我们看到别人做什么事情,我们说一个善话,说对人家有益的一句话,让人家快乐,让人家不走恶的方面,转为善的方面去了,这也是个善事。
我们行为也是,随手做,日常生活中间,只要益于别人、有益于众生、有益于环境等等,随手做就好,不要专门去找。随手做,从身边做起,捡一个垃圾,门有时候没关好,我们顺手关一下,别人需要帮忙搬东西,推车了,我们帮一把,别人有其他需要我们顺手做一下。路中间有一块石头,我们顺手捡起来放一边儿,哪里的自行车倒了,我们顺手把车子扶起来,理一理,等等,很多……坐车了,我们按秩序走,按秩序排队,有座位能让让别人,这也是善,太多了,太多了……只要我们心里边为别人着想了,这就是善。
日行一善的目的,是培养大家自己为别人着想,不自私,这是目的。慢慢儿地为别人着想,逐渐的养成习惯,干什么都为别人考虑,干任何事情,一动就想,别人会不会受益?别人会不会受罪?会不会妨碍别人?会不会影响别人?我们车子停在门口了是不是挡了别人?做的事情是不是损人利己的?念头一动,把别人都先放到前头去,这就是善呐!所以说这个善很好做,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就是善,不在于大小。我们建议大家每天把所做的善事记录下来,努力找力所能及的善事去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照顾家人,服务同事做起,培养自己行善的习惯,习惯了就成自然了。
我们修行刚开始就得这样做,不这么做我们这个善呐,就做不了,做不下去,过两天就忘了,随着我们的习性又会做恶事去了。六部曲的行善,日行一善,就要大家每做一件善事,就划一个勾记下来,慢慢养成习惯了,心心念念都是善事,就成功了。
阿弥陀佛!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神奇四句话,人生大哲理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解释: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1、《梵网经》中的五荤 《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 2、《楞严经》中的五荤 《楞严经》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
如何烧香?一、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二、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三、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的清净布施。
未来佛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他被称为是佛,但是实际上却是菩萨。那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未来佛呢? 从他出家为僧开始一直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它是慈悲、宽容、乐观的化身,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之时,最先观察到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众生为何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自由?正是因为没有看透这“十二因缘”之间的关联。“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说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这十二个“环节”环环相扣,就像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锁链”,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