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为什么姓释?姓释是谁提出的?

佛学常识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大安法师:出家人为什么姓释?姓释是谁提出的?

  故后人赞道安法师云:分经雅合于亲光,释姓颇同于增一。——《弥陀略解圆中钞》

  我们震旦国人,随着佛经的到来也开始有人出家修行,像最先出家的朱士行等沙门。当时的戒法还没有完整地翻译过来,所以道安法师,包括慧远大师都非常注重佛教戒律经典的翻译。

  要是律法不传过来,僧团该怎么去做、怎么运行,还有各种法事活动的仪轨怎么做、出家人的行为标准是什么,都没有依据,这些都得要靠戒律。

  道安法师在戒律不全的情况下,开始了对僧团的一些仪轨与标准的制定,比如行香、讲经的仪轨,羯磨的方法等。

  那么出家人出了家他姓什么?东汉明帝以来,中国的出家人就是跟随师父的姓,“皆随师姓,如三支”(“三支”是指东汉的支娄迦谶、他的徒弟支亮、支亮的徒弟支谦。这三支都是很有学问的法师,当时世间人称“天下博闻多知,不出三支”。支娄迦谶翻译了《无量寿经》,支谦也翻译过《无量寿经》)。

  当时甚至有些出家人随俗家姓,俗家姓什么,他就叫什么。出家人没有统一的姓氏,就比较乱。

  这样,道安法师就有一个深邃的考虑。他认为僧人舍俗追随释迦牟尼佛的法出家,释迦牟尼佛就是佛弟子最根本的师父,那么一切出家人就应该都姓“释”。(按:《高僧传》卷五说,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法师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才改姓释氏。)

  这是非常智慧的考量,道安法师草创出来,中土第一次有这种说法,是很不简单了。因为当时谁也不敢说出家人姓释,也没有依据。

  后来还真的有依据了,《增一阿含经》印证了这种说法。(《增一阿含》,四《阿含》之一。这部《增一阿含经》是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翻译的,道安法师也参与了此经的翻译,做校正的事情。)

  就在《阿含经》里,世尊果然说过“万流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万流入海”,据《华严经》说,从阿耨达池流出四条大河(指恒伽河、私陀河、信度河、缚刍河),流通阎浮提而不涸竭,从四个方面都会汇到大海。“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条河流的水到了大海当中,就不能分是哪条河的水了。

  于是“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四个种姓的人出家作沙门都姓释。

  “四姓”,古印度从种族来说,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但《阿含经》讲的四姓是指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四姓出家,都共称为释氏,姓释。

  现在襄阳有一个道安法师的寺院正在恢复,他们做了一块碑,就专门请人写了一个很大的“释”字,旁边也有很多小的“释”字,表明在中土,出家人姓“释”是道安大师的首次提议。

  这就是“释姓颇同于《增一》”的含义,就是说在中土,道安大师认为出家人姓释的说法与《增一阿含经》非常相同。道安大师对佛教的这些贡献我们要了解。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安法师净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