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佛学常识 | 作者:陈伯达 [投稿]

六、施比受更有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施舍就像把钱存入银行,接受别人的施舍就像领取存款,享受福报就像把领出来的钱花费掉,所以施舍越多的人他的福报就越大。常接受别人的施舍就是在消福。所以聪明的人喜欢施舍,而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施舍。当他接受别人的施舍时,他是为了广结善缘,而且会很快的把所接受的财物又转施出去。

  真正会施舍的人不会爱好名利,而且不贪求福报。因为如果为了求功德而行善,为了福报而施舍,那么他施舍的善行将是虚伪而且有烦恼的。行善希望果报和名利,只不过是利己主义为求其私心之满足所做的表现而已。所以我们施舍行善时,要把积功德的念头和贪求名利果报的意识一并摒弃,这才是真正的大施舍。这种无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施舍不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只施舍了财物,而不能舍弃了名利果报,并不是完全的施舍。所以说: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施舍,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

  关于接受别人的施舍,古代有一副很深的对联:‘三心未了水难消,一念不生金易化。’这意思就是说:有了贪心、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纵使别人只给你一杯白开水,你把白开水喝下去也是很难消化的。假如你心地清净,没有丝毫的妄念,纵使别人给你贵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类似的诗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这首诗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随便接受了别人的一种施舍,来生纵使自己变成了畜牲,还是要偿还的。

  勤积阴德比享受福报好多了。所以先圣先贤都教导我们要努力行善助人。例如:印送经书,修建寺院、造桥铺路、救灾济贫、待人宽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贤、见寒施衣、见饥施食、见病苦施舍药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烦热,施棺椁以免尸骸暴露,点夜灯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过河。

  ……凡是有益大众的福利事业更应尽心尽力去做。(详见阴骘文和感应篇)

  有钱而不知行善积德的人最笨也最可怜了。因为一个人有钱而吝啬施舍,就会把钱花在物质享受方面,天天大吃大喝,自己造了许多恶业而却还不晓得。将来可就惨了,这种人一定会生出不肖的子孙来。因此‘积福歌’再三叮咛我们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而且要修福重于享福: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

  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丘长业冤。

  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

  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

  积福歌

  叹人只知今世财,

  那知财是前生福。

  我今说与积福人,

  劝世重财先重福。

  有福自有福,无福空劳禄。

  若有一分财,定有一分福。

  德厚福自绵,福厚财自裕。

  何故奢靡人,乃以积福资,任意恣淫欲?

  何故骄纵人,反以积福资,倚势欺穷独?

  何故痴迷人,聚有积福资,贪得无厌足?

  何故悭吝人,枉有积福资,舍财如割肉?

  不肯种福田,愿做儿孙犊。

  留了难带财,撇了易带福。

  临时空手去,徒向阎君哭。

  我为世人悲,叮咛还再嘱;

  莫为儿孙计,自有儿孙福。

  不如看破财,及早修些福。

七、普通人怕受苦果,聪明人怕种苦因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究这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这原因上根本解决。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可是害怕受苦和逃避受苦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切苦果都是由过去恶业来的。恶业不除,苦果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逃也逃不了。所以光明童子因缘经第四卷上说:‘善恶业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仍然不会消失,遇到适当的时机和因缘,一定会结果的。’(注二十)大乘造像功德经的第二卷也说:‘善恶业的报应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下一生,要不然可能就在下两生以后才报应。’(注廿一)

  造了恶业好比欠别人债,逃避苦果好比逃避债主,忍受痛苦好比偿还债务。你虽然可能逃得了一时,可是债主还是会不断找你要债。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勇敢地把债务还清,以后不再欠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假如我们把这个道理想开了,当我们遭到倒霉的事情,我们便会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而不再怨天尤人。而且遇到了苦果;我们会很‘快乐地’接受它。因为只有当我们忍受苦痛时,痛苦才会消失了。你想一想:接受苦果不是像了清债务那么地令人轻松愉快吗?

八、凶吉祸福的原因

  (一)十来偈

  佛经上有一首偈描述人们今生十种现象的由来,这首偈叫做‘十来偈’

  1、端正者忍辱中来。

  2、贫穷者悭贪中来。

  3、高位者恭敬中来。

  4、下贱者骄慢中来。

  5、喑哑者诽谤中来。

  6、盲聋者不信中来。

  7、长寿者慈悲中来。

  8、短命者杀生中来。

  9、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

  10、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详见罪福报应经)

  △儒家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有些类似佛家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不行仁义礼智信,就是破戒。

  (二)短命的十种原因

  1、自己亲身杀害动物。

  2、劝别人杀害动物。

  3、称赞别人杀害动物的技巧高明。

  4、看见别人杀害动物心里高兴。

  5、希望我们所怨恨的人早日死亡。

  6、看见所怨恨的人死了以后,心生欢喜。t

  7、破坏动物的窝穴。

  8、教导别人破坏动物的窝穴。

  9、捐钱建立神庙,然后杀害动物去祭祀。

  10、爱好斗争,并且教别人互相残杀。

  (三)长寿的十种原因

  1、自己不杀害任何动物。

  2、劝导别人不要杀害动物。

  3、看见不杀害动物的人,加以称赞。(赞扬不杀生的好处)

  4、看见别人不杀害动物,心生欢喜。

  5、看见被人杀害的动物,设法加以救济或赦免。

  6、看见他人害怕死亡,加以安慰,使他身心平安。

  7、看见别人心里有恐惧,设法使他不再恐惧。

  8、看见别人或动物有病痛,产生同情心。

  9、看见别人遇到急难,就想加以帮忙。

  10、施舍食物给其他众生。

  △我们把小动物关在笼子里,以食物喂它,来生虽然可能使寿命长一点,但是来生也会因为束缚动物而自己不得自由。这实在不划算!你可以把食物放在室外,让小鸟自己来吃,不要把小鸟关在笼子里喂它。不要用绳子去绑动物的脖子或四肢;请诸君要明察这道理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