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业果报看为什么佛教提倡戒杀

佛学常识 | 作者: [投稿]

从杀业果报看为什么佛教提倡戒杀

  佛讲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

  天下有智慧的人,也有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动机就感觉,看到后来的报果;愚痴的人有动机不但没有感觉,就是千言万语对他说,你造这种不合法的因,将来就结恶果,他都不听。所以经上有一句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看因便知后果,就不敢再作恶;凡夫不知作恶因的可怕,就为非作歹,等到受果报时,虽然怕也来不及了。

  杀是万恶之首,凶恶残暴,是伤天害理最不好的事情。俗语说:天地人三才,一脉相通。意思是说:人心好比天地之心,心恶就是恶人,心善就是善人。人心凶暴,天地也会变凶暴;人心和气,天地亦会变和气。

  戾气致殃 这句话怎么讲呢?好比有一个人一肚子暴戾之气,此人一定会招灾殃;假若一个家庭有戾气,这一个家庭就招灾殃;一个国家若有暴戾之气,人民就招灾殃。

  而杀生是戾气的最大来源,宋徽宗时,寇兵入侵,所到之处烧杀屠戮,当时安阳镇被祸尤惨。后有一僧,能在定中勘察冥事,众人访僧叩问战事因缘。僧便入定,察知详情,乃说:“此乡所造杀业,惨于他处,所以受报也比他处惨重。但怨报还未了尽,战事仍有,众等尚不得安息。”后连年兵火,此乡人民屡遭杀戮,果无遗余。

  事例看杀生的果报!

  这是我的一段经历,希望给喜欢钓鱼的朋友提个醒。读小学时和初中时候曾喜欢钓鱼,那时的小城市周围骑车半小时以上都能找到几条野河,周末有时和大人约好搭了他们便车去钓鱼,一钓就是一天。有时候,自己5点钟骑了自行车出去,下午3点回来,一天的收获虽然不是很多,总是有一两条大鱼。直到一次经历之后,就再也没有钓过鱼

  一年,朋友父亲过世,我当时帮忙料理后事,很晚才休息。一大早起来要去参加葬礼,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是在太平间呆得久了,那天早上竟莫明其妙摔了一跤,脸朝下,顿时血就从嘴中流了出来, 满嘴都是血。父母以为是门牙磕掉了,仔细一看,是下嘴唇的内侧被牙齿嗑破了一个大口子,血不断的涌出来。赶往医院,医生拿出针给我缝伤口,我没让打麻药,想就几针应该可以挺住。接下来的场景让我终身难忘,针形和渔钩相似极了,是个弯钩形状的,然后让我张开嘴,翻开嘴唇,一针弯过去,线也跟着穿过我的内侧嘴唇皮,缝了4针。疼倒是忘记了,我只是觉得自己和鱼一样,被钓过的鱼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太痛苦了!之后,我再也不钓鱼了。

  宋代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诗,诗中说:“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不杀生上来培养,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这条戒律有这么大的功德。杀生业障非常重,障碍明心见性,障碍我们得一心不乱。因为一个好杀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念佛怎么会得一心?修禅怎么会得禅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