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四课 生活

  第十四课 生活

  一、在家信众应该注重怎样的生活行仪?

  要奉行清净的生活行仪:1.不接触非法的场所,如赌场、酒家等眩惑六根,沦丧清明智慧的地方;2.不从事非法的工作,如开设或投资具有赌博或非正当谋生性质的行业。凡违反国家法律及脱离佛教八正道的生活,就是非法,不合乎清净的生活行仪。

  佛陀的三十二相好,都是从累劫注重生活行仪中修来的。生活的行仪,除了要奉行戒律,防非止恶,更要积极的饶益有情,举凡施予他人信心的和风,欢喜的煦日,方便的雨露,服务的温暖,都是学佛者实践清净生活行仪的内容。

  二、佛教徒的人我相处之道?

  人与人相处,布施及喜舍即是最好的人我之道。人际间的冲突、矛盾,都在于大家只顾及自我的立场,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因此,造成彼此的怨恨及诤论不休。

  佛教的人我相处之道,本著护念众生的柔软心,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亲眷手足,自然能够和乐相敬。人我相处之道,秉持光荣归于他人,你大我小的信念;利益归于他人,你乐我苦的胸襟。能以佛心、菩萨心与人相处,便能水乳相融,无有嫌隙。

  此外,佛教的四摄法:「布施」,令众生身心无忧;「爱语」,令众生发大信心;「同事」,令众生信受法义;「利行」,令众生入佛之智。慈悲喜舍是人我相处之道,忍耐柔和是人我相处之道,惭愧感恩是人我相处之道,惜福结缘是人我相处之道。

  三、在家信徒如何过五欲的生活?

  五欲为财、色、名、食、睡,涵盖了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应于色、声、香、味、触等外境的活动。如何在五欲的生活中修行自在呢?

  1.对于色,要不贪美色,对于感情要净化、升华,要持守不邪淫的合法婚姻生活。

  2.对于声,要常闻正法、梵呗赞佛之音,并懂得要善听、兼听、全听,所谓「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3.对于香,家中常有一炷清香供佛,藉此安定心神,俗虑尽消。

  4.对于味,饮食的调理不要酒香、肉香,要清淡的菜根香。

  5.对于触,一般世俗的触,是感官的舒适、快意、刺激、麻醉,但佛教的「触」,是人我接触要自然,要中道,以柔软心、慈悲心、平等心相对待,彼此精神一致,心神意会。

  四、佛教徒如何规划生涯?

  依出家、在家分别说明如下:

  1.出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十年,为培植福德因缘的阶段,应学习持戒的生活,苦行作务,熟悉各种佛事行政。第二个十年,为广学多闻发心的阶段,奉行慈悲,立志为众,随缘参学,以专经专论作为自我的密行。第三个十年,为住持道场教化的阶段,弘法教化,安僧办道,将其经验传承后人。第四个十年,增上发心,伸广长舌,作狮子吼,讲说佛法,度无量众。第五个十年,为放下万缘游化的阶段,随缘自在,游化各方,树立慈悲形象,著书立说,令法音流传十方。

  2.在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阶段,重视信仰的增进,如:听闻正法,布施结缘,参于共修,义工服务等。第二个阶段,重视慧解的加强,如:研读高僧传记、佛教历史、宗派专书等,深入经藏,以法乐自娱。第三个阶段,重视修持的内涵,如:自我的修行:念佛、禅坐、诵经、拜佛等。大众的修行:为教奉献财物、劳力、智慧等。能够明了修持的内涵所在,肯定参于教团的活动,即是修持。第四个阶段,为辅助教团弘化的阶段,把经验传承给后人,协助教团的发展。第五个阶段是学习出家的生活,受持斋戒,离俗世家,阅读经藏,著书立说,破邪显正,讲说佛法,协助教化的工作。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以自利利他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恼、知惭愧为内学,庄严成熟美好的佛国净土

  五、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

  2.不自恼:凡所有施,皆随喜随缘,不须为难勉强。

  3.不后悔:布施后,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计算功德多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4.有意义:布施就像播种,种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丰富的收获。选择一块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众的福田,让每一分的布施,都能发挥无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恼、不后悔、有意义之外,还要有欢喜心、恭敬心,懂得细水长流之道。此外,身体的礼敬、劳动服务;言语的赞美,传播正法;心意的随喜及智慧的贡献,并对于众生无畏的布施,给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