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疏-第二会
丑次 第二会真言,名为释尊应化会。循州怀,释云楞严教主会。下之五部三宝,夜叉神王,金刚密迹,八种法门,悉惟释迦示现者也。
烏 昕。唎 瑟 揭 拏。般 剌 舍 悉 多。薩 怛 他、伽 都 瑟 尼 釤。
译、乌昕者,警觉一切,唎下,押领一切部众。萨下,我等天仙,今当敬礼如来大佛顶咒。
证、真言集,唵,讫哩史,誐拏,钵啰,设萨多野,娑怛他,孽睹乌瑟尼钐。
释、乌昕者,观音咒经,乌昕,当唵,尊胜咒经,唵,或云呜吽,如意咒经,乌唵作唵,虎昕作吽,护国经云:唵是遮那如来,置顶上放白毫光,般若理趣释云,唵字三身义,无见顶相义,本不生义,如来毫相功德义,文殊品云,唵者觉悟义,觉悟三乘一乘四圣法故。诸咒部云:唵是引生义,谓三身如来,五字佛母,引生一切功德法门也。教王经云:唵是毗卢字种,吽是阿閦字种,施食经吽者,警策义,降魔出生义,拥护义,除灾义,详如略出念诵仪。唎瑟者,尊胜云:铁瑟吒敌,梵云智光安住,消灾云,底瑟姹,翻安住,百字咒云,谛瑟劄,翻云愿金刚萨埵安住,于我,施食经,阿瑟吒,翻云无比光明炬,金刚法部也。揭拏,或云葛葛拏,誐誐曩,翻虚空藏,宝部法也。般剌,即般若波罗六度中,智度究竟法也,华严云:菩萨以般若波罗密为母,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以般若波罗是觉,菩提。初资量,名义,嗢钵罗,此尊云青莲花,诗云,青莲喻法微,此即莲花法部。舍悉多,即苏悉地,瑜伽念诵云,苏度,翻善哉,尊胜云,悉帝,悉提秫底,悉陀、悉达并翻成就,成就一切义利也,合上苏字,谓善能圆就一切愿心,善能完满一切事理法益也,此即羯磨成就法部,萨怛他,翻诸佛。伽都瑟尼钐,翻无见顶相,此即佛顶首楞严咒,佛部法也。
虎昕。都卢雍。瞻婆那。虎昕。都卢雍。悉耽婆那。虎昕。都卢雍。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
译、瞻句,各领镇中。悉句令加护。波下,总摄诸魔。
证、真言集,吽[豸*内]噜,昝婆曩迦啰吽,[豸*内]噜娑担婆曩迦啰吽[豸*内]噜跛罗尾你也三薄叉,曩迦啰。
释、虎句,先约三身,五字总一唵字,唵含三义,谓婀乌莽,即法、报、化三身,一切佛法皆从此出故,字母释云:[女*恶]诸法远离,不可得义,闇者,诸法边际不可得义,奥者,诸法化生不可得义。虎昕,即乌昕,唵也,都嚧雍,即[女*可]乌,莽,以一唵义,教王经,吉祥仪并云,唵、哑、吽是总持真言,唵即毗卢,哑即弥陀,吽即阿閦。次、约五佛,虎即乌哑,弥陀字种,昕、吽也。阿閦字种,都者[女*恶]自迦也,成就字种。嚧者啰也,宝生字种,雍者,斛也。毗卢字种,以此冠于首者,三部五部咒法,皆此引领,法界三宝圣贤皆此出生故。一字佛顶经,虚空藏仪,苏悉地法并云唵昕,而娜职稽首召佛部种族。唵吽阿嚧力,请召莲花种族,唵吽跋日啰姪力,请召金刚种族。瞻婆者,即瞻匐,或苫末罗,此云金色,黄花树形,高大金翅鸟居,喻佛为大圣贤所止,法身香遍沙界,瑜伽仪昝的罗,翻月,又目首菩萨颂曰,亦如净满月,普照于大地,佛福田亦然,一切处平等,那者无上义,佛宝无上故。连上婆那者,字母释云,转去热恼,得清凉故,总称遮那佛也。悉耽婆者,一云悉陀,唐言顿吉,诸吉祥法,悉皆具足。智论,翻成利,持明藏。悉帝,瑜伽念诵仪,悉地,并翻成就。西域记,萨婆悉达,唐言一切义成略出云,摩诃悉陀,翻曰众所称赞,又梵云,悉昙啰[安-女*卒]睹,唐云成就吉祥章,亦即指悉怛多,般怛啰,秘密章句,那与婆那,释意同上,此明法宝。波啰,瑞应经,翻度无极,事理行满故,大论,翻事究竟,度生事完故。余经论,翻到彼岸,到涅槃岸故。智论三名,一、阿罗密,秦言离生死此岸。二、波罗伽,秦言度烦恼中流。三、波罗密,秦言到涅槃彼岸。瑟地翻成就,又揭底,翻度到究竟,合上,即波罗揭底也。三般叉者,亦云三般那,秦言真正满足,谓三明六通,三漏四流,无不证断,行到圆满也,又三、大也,般叉,即目叉,翻解脱,胜妙解脱也。拏羯啰,一、约自度,娜迦罗,谓我所作法。二空无我,真如性平等故。二、约度他,拏言无上,羯啰云福,迦罗,翻有情,谓一切有情中,称为无上士也。三、约二利,梵语鞞哆遮罗,翻明行,谓三明无漏妙行,皆已顶上,同上那婆那意此僧宝也。
虎昕。都卢雍。萨婆药叉.喝啰剎娑。揭啰诃若阇。毗腾崩.萨那羯啰。虎昕。都卢雍。者都啰.尸底南。揭啰诃.娑诃萨啰南。毗腾崩.萨那啰。
译、萨婆下,此摧一切恶鬼。者下,我今警觉八万四千金刚神王。
证、真言集,吽[豸*内]噜,萨哩缚,药叉啰刹娑,讫啰贺喃,尾特冈娑曩迦啰,吽[豸*内]噜,拶都啰,施底南,讫啰贺,娑啰南,尾特冈娑曩迦啰。
释、萨婆,一切也。药叉,勇健鬼也。喝者,摩诃,大、多、胜也。啰刹娑,速疾鬼也。揭啰诃,在地、在空、在天、眷属众也。若阇者,大品阇字,秦言生起,华严疏云:即能所生起,又云罗阇,入无边差别门,谓夜叉、罗刹、父母、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使,差别无量故。毗下,谓此二种神王,普能破怨除难,度去一切苦厄也。者都啰,即萨埵喃,金刚手名。又赭波啰,翻伏灾害,大悲咒经,左尾啰,翻智慧弓,令得荣显也。尸底南者,教王经,略出去,帝乞瑟那,或底瑟曩,翻箭,执坚固箭直入三摩地也,又势,帝惹睹,翻明利剑,即金刚王宝剑,降伏一切鬼神也,又尸师喃,翻妙吉祥,或戍唎,破魔经,翻施,此二句,金刚王名。揭啰诃,眷属众,娑诃句,尽大千界中,金刚神众,毗腾句,屏诸魔害,施安宁也。
都卢雍。啰叉。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钐。波啰点阇吉唎。摩诃娑诃萨啰。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俱知娑诃萨泥帝篱。阿弊提视婆唎多。咤咤罂迦。摩诃跋阇嚧陀啰。帝唎菩婆那。曼茶啰。
译、啰叉者,金刚天仙,各令守护婆下,惟仗世尊威神力故。伽下,皈命大佛顶光。波下,我今作礼。摩下,千臂大神。勃下,千头大神。室下,千百眼大神。帝[口*隸]下,敬礼大轮金刚神。帝唎下,皈命三世诸佛设此坛场。
证、真言集,吽[豸*内]噜,萨怛难佐,婆誐[羊*含],娑怛他,孽睹乌瑟尼钐,钵啰听歧哩,摩诃娑贺娑啰。部[苦-古*齐],娑贺娑啰,室哩洒曳,句致舍娑多娑贺娑啰,宁怛啰阿陛你也,左哩多,怛吒迦,摩诃缚[口*日]啰那啰帝哩部缚曩曼拏啰。
释、啰叉者,一云、啰乞义,翻守护。二、啰他,翻富饶,利行,此约摄授。三、啰刹,翻可畏,此约折服。四、洛叉,翻亿,数名,分有四等,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冗四,皆金刚名,今文四通也。婆下,为诸佛一切大佛顶法,万万金刚靡你折摄行守护也。波啰点即般剌密谛,法光遍照也,亦云婆罗羯谛大悲仪云,翻曰光音自在。一云悉吉唎翻作礼。二、钵吉低泥,翻无住。字母阇提,秦言生,谓生生无尽义。摩诃翻胜大,金刚名,又摩诃衍,翻大乘法,谓法宝中,显密三藏,三五教法也,又摩诃,法大千,界名,娑诃萨啰,翻能忍坚固,娑婆世界总称。勃树,或皤赊,翻舞,又补瑟,翻花,皆金刚王,又毕落,翻高显。阿输,翻无忧。阿沛多罗,即菩提树,谓佛宝中,初生成道,一切树也,又钵罗庾多,十数中,正载名,俱舍、部陀、寿量,如一婆诃,此言一篅,盛谷圆[笔-毛*屯]麻,百年除一尽,谓此二十斛蔴子,百年除一升。尽时,名额部陀,寿量满也,娑婆界数名,此则超前三十数也。室唎沙,具云,曼殊室唎,翻妙首,沙德,妙吉祥,金刚名。具知或俱舍,翻钩,又句舍翻藏,并金刚名,又室利罗,此云骨身,亦云坚固子,大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光明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所熏修成。。法苑明三种:一、是骨舍利,色白。二、是发舍利,色黑。三、是肉舍利,色赤,菩萨罗汉佛身,皆有此三种。又室利靺[王*差],纂要云,吉祥海云,又盎俱奢翻云,曲钩,刊定记,如来胸臆又二十八大人相好,今列二种,又具胝,百亿数名,谓僧宝中,文殊、普贤、舍利、目连,佛与菩萨、罗汉、辟支,凡圣僧等,无数金刚不坏坚固子也。又迦利沙,名义云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或优波尼沙,此云近少,微尘相近少分也,皆数名,此约娑婆界数,又超前前甚多也。萨泥,同下萨啰,有云萨低,翻满意忍,帝[口*隸]者,莲花部。帝惹,翻威德。羯罗经,帝阇,翻润泽,略出仪帝拶耶,翻灌顶,金刚王也。阿句,陀罗尼经,翻无能胜。婆句,七佛经,波利陀,佛善赞,波利那,翻善净,陀罗尼经阿目多,翻无能压,皆神名也。吒吒字母,吒婆,秦言离障,大悲仪,遮啰,翻行动,消灾仪,娑发吒,翻能摧碎,甖迦,字母,娑迦,秦言众法无碍。从上波啰至此,谓无量光音遍被之处,我等金刚戒神,尽空大千沙界,所有法宝教乘,佛宝道树,僧宝舍利莫不顶力,作威赞护,如法雷震,如狮子吼,普令障碍,摧碎无余也。摩句,翻大金刚,能守护持。帝唎,同上帝[口*隸]菩婆那,大悲仪,菩驮夜,即佛陀,翻觉者,密部,娑誐婆,翻胜尊,曼句,瑜伽云,曼拏罗,亦云满怛啰,翻云,印证坛神咒界,菩提场,般若会,现证三昧之坛,神咒吉祥之界。菩提道得之场,般若理趣之会也,如是诸佛大坛,非大金刚王,顶力加护,何能入佛咒心,现证楞严大定也哉。
乌昕。娑悉帝薄婆都、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译、乌下,再敕一切,普令诸部神众,常护随从。
证、真言集,唵,娑缚悉帝多,娑缚睹,摩摩。
释、乌昕,同前觉悟意。婆句,或苏悉提,谓一切悉地法,妙能成就也。薄句,即婆伽婆帝,佛世尊也,有云,跋刺拏,翻圆满,跋刺陀,翻随心,跋难陀,翻善喜,麽麽,字母,磨磨迦逻,秦言我所作法,谓仗佛力加持,令我作法,随愿圆成也。印菟那,或蕴驮喃,谓少意言,印我诵持,又都罗,翻喜,谓示教利喜也。麽麽写者,谓所作诸法,悉皆究竟也。大品,磨字门,入我所作诸法,不可得故。
二会神咒中,密开为八,一、乌下,应作五部。二、虎下,现证三宝。三、萨婆下、化二神王。四、者都下,迹示金刚将。五、罗叉下,护佛顶法。六、波罗下,力持三宝。七、摩诃下,回遮坛下。八、乌昕下,印令圆成,准义思知。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阿难才被救醒归佛。故知楞严咒乃《楞严经》之主体,没有楞严咒的因缘,就没有《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唎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
第一会 (001)nā mó sà dàn tuō.sū qié duō yē.ā là hē dì.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xiě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
大悲咒全文及注音: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 ná mó ·ā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以下楞严咒经文: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 (02)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十小咒全文(原文)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2、消灾吉祥神咒3、功德宝山神咒4、准提神咒5、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6、药师灌顶真言7、观音灵感真言(梦授咒)8、七佛灭罪真言9、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10、大吉祥天女咒(善天女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常念诵此咒,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有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现生可以健康长寿,此咒有大威德,若能念诵药师真言,即可消除病苦,延年益寿。
《大悲咒》全文标准注音版。
药师咒全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 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药师咒注音 以下为药师咒咒文及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善女天咒又称为大吉祥天女咒。大吉祥天女顾名思义就是带给我们一切的吉祥。出自于《金光明经》。在经典裡面解释了善女天是财富的象徵,凡是持诵善女天咒的大众,就会诸事吉祥,最重要的是这一生都会富贵安乐。吉祥天女就是俗称的功德天。很多人问说:「修行学佛不是要解脱生死吗?为什么还要求世间的财富呢?」在《吉祥天女经》裡面就讲到,我们至少在这一生修行的时候,不要有后顾之忧。
究竟是真还是幻觉,很难说。精神专注,身体起了变化,此时如思想向上,眼就能见到光。念经念咒时,如你有善根,有感应,也会有光明显现。据说大屿山圣一老和尚有一次打坐,看到整个大地都放光,这光明相不是日月灯光,是心光。心光遍十方世界,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的
善信问:顶礼师父!阿弥陀佛!楞严咒是如何利益众生的?请师父开示!觉火法师开示:阿弥陀佛!破妄显真,了生死证涅槃!
这不是大问题,我们修行是了生脱死。在这世间,我们做一个东西,做得好和坏这都是因缘,尽心为好。我只要尽了心,我认为它庄严就可以了。那你要改得庄严,庄严会有一个标准吗?安置了神咒,你供养就好了。一切,你求得心安。然后你好好地还是要念阿弥陀佛,你不要搞得太杂呀!
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所谓“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如果祈求智慧,便会拥有大智慧;如果祈求男女,便会拥有男女;总而言之,只要有愿望,有所求,都没有不称心如意的!
此咒汉传佛教十小咒之一,也常用,意为持诵此咒功德积聚犹如宝山。有人或疑,既然象经文所说功德那么大,还要参什么禅、念什么佛、忏什么悔、闻什么教、观什么心?直接一句咒语不就全搞定了么?需知众生根性不一,有人从此得悟,有人从彼得悟,有人好乐妙理,有人乐住禅寂…特别是大部分凡夫(包括我),其性刚强,喜欢偷机取巧、迅捷穿空,佛陀大智大悲,怎么可能不应机种种设教
咒是四种陀罗尼之一。陀罗尼翻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念《往生咒》能助你迅速往生西方,经说:「能诵此咒,佛住其顶,日夜拥护,怨家不得其便,临终往生极乐。」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依法诵持,一心精勤,功力说不可尽,随意所求,速得成就,受胜妙乐。意思是:如果依法持诵准提神咒,勤修不懈,功德和力量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你想要得到什么,很快就会称心如意,而且感受到快乐无比,法喜充满。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人六亲不和,不相爱念,依法诵咒,所向和合,闻名见身,皆生欢喜,举凡所求无不遂心。况能结斋具戒,一心清净,依法诵持,不转此身,即证菩提,有大功力。意思是:如果父母、兄弟、姊妹等六亲眷属之间,常常闹矛盾,不相和合,不相关心和爱护,怎么办呢?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此陀罗尼,有大势力,至心诵持,必当自证,能令枯树生华,何况世间果报?若常诵持,水、火、刀兵、怨家、毒药皆不能害。意思是:准提神咒有大威力,如果能用心去持诵的话,不但自己可以证得解脱自在,而且还“能令枯树生华”!当然,“枯树生华”跟自己的修行有直接关系。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生有生、老、病、死。在诸行无常、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对身边的缘存有珍惜感。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许在今天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明天就会万分难求。好比健康,身体是我们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没有健康的身体,其
所谓的“授记”,圣言说与名“授”,果与心期名“记”。授记有四种类型:第一、未发菩提心授记。指诸佛世尊,观诸众生根机利钝,其有具增上信者,佛则令其发菩提心,而为授记当得作佛,名为未发菩提心授记。第二、共发菩提心授记。指诸佛菩萨善根成熟得增上行,
佛法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老子》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有言:“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敬畏是人心中生发出来的对天地万物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的情愫。人要有敬畏心——对因果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对道德与真理的敬
《大珠禅师语录》中,记载过这么一句话:“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说的就是人生修行中最重要的两件事——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不要让自己时常想得太多。诚然,人生的许多烦恼,很多时候恰恰是我们想得太多,让自己的心渐渐负累了。
之所以称之为“观自在”,是他能以甚深的般若智慧,去观照诸法实相,从而不生执着,得大自在,所以称之为“观自在”;菩萨又能从空出假,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寻声救苦,去度化一切有情众生同出苦海,所以称之为“观世音”。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旅行,有的人选择轻装上阵,有的人却习惯了负重前行。轻装上阵的人自然会有闲情逸致欣赏沿途的风景,负重前行的人则往往自顾不暇,车马劳顿,何言其他。在旅途中,我经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行客。他们总是喜欢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
你也意识到了,颓废是一种消沉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对人百害而无一利。不过你也说了,只是“有时候”,那么就先找出令自己感到颓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近期的生活太累,压力太大,不妨停下脚步,歇一歇。如果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没了激情,不妨尝
『世尊』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佛的十种名号分别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的十种名号是对佛的通称,比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作『释迦牟尼如来』、『释迦牟尼世尊』;『阿弥陀佛』也可称为『阿弥陀如来』。如果单独说佛、如来,并不是确指哪一尊佛。具体到每一尊佛,则有各自的别称,以与其他佛区别开来。比如『药师佛』是专指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与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分属
生活中,大家每天都免不了要接触许多的人和事,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也总会碰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与事,当它们符合自己的认知时会心生欢喜,当它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时则会心生烦忧。这就是心随于境在转动,而外境如波浪般每时每刻都起伏不停,心则随之而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悲苦喜乐。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